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海地区135例NSCLC且行EGFR基因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GFR突变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组(64例)与野生型组(71例)。检测PLR、NLR、SIRI、HSP90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NLR、SIRI、HSP90α联合应用预测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EGFR突变型组血浆HSP90α水平高于野生型组(P<0.05),PLR、NLR、SIRI低于野生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腺癌、高HSP90α是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P<0.05),高PLR、NLR、SIRI是保护因素(P<0.05)。PLR、NLR、SIRI、HSP90α预测NSCLC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0.826、0.815、0.811,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32,高于单独预测。结论:青海地区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PLR、NLR、SIRI降低,HSP90α增高。联合PLR、NLR、SIRI,HSP90α对EGFR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颚(虫兆)属(Neanura)1893年由Mac Gillvary所建立,模式种为N.muscorum(Templeton)。该属为一大属,至1964年已记录了75种,5亚种。1967年底,massaud根据口器的结构,对该属进行了订正。他将该属中下颚呈简单的尖刺状,无缨状叶,上颚仅3—4端齿的种保留在该属内,而将上颚6齿以上,下颚复杂,有缨状叶的种列入别的属。经Massaud订正后的长颚(虫兆)属Neanura(s.str)共48种。目前该属已知种已超过55种。  相似文献   
3.
1978年夏,在四川省西北部采获的蠓类中,发现库蠓三新种,现分别描述于后。新种的模式标本均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动物标本室。 南坪库蠓,新种Culicoides nanpingensis Yu et Song,sp.nov.  相似文献   
4.
5.
中国鳞虫兆属Tom ocerus四新种(弹尾目:鳞虫兆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记述了中国鳞虫兆属Tom ocerus4新种,即紫胸鳞虫兆Tom ocerus(Tom ocerina) pur-purithorus, sp. nov., (四川); 白鳞虫兆Tomocerus(Tom ocerina) calceus, sp. nov., (四川);巨鳞虫兆Tomocerus(s.str.)m aximus,sp.nov.(四川);小鳞虫兆Tom ocerus(s.str.)em eicus, sp. nov. (四川)。模式标本保存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农艺系昆虫标本室。1. 紫胸鳞虫兆Tom ocerus(Tomocerina) purpurithorus, 新种(图1)鉴别特征:本种与T.(Tom ocerina) m inutusTullberg 1876 非常相似,但其下列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弹器齿节刺的刺式为5/7,1,弹器端节间齿数为5~7,爪内齿数为1,1,1,握弹器体上刚毛数为5支。正模:♀,四川峨眉山,19- IV- 1995,刘永琴;副模:4♀♀2♂♂,同正模。2. 白鳞虫兆Tom ocerus (Tom ocerina) calceus, 新种(图2)鉴别特征:本种与T.(Tomoceri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蠓科(Ceratopogonidae)昆虫种类甚多,两年(1978-1979)的调查共采获15个属,其中有5个属是国内首次记录。三个主要吸血蠓属——细蠓属(LeptoconopsKieffer,1921)、蠛蠓属(LasioheleaKieffer,1921)、库蠓属(CulicoidesLatreille,1809),在四川分布很广,已采获40余种。本文仅就三个主要吸血蠓属中的几个主要种的习性观察结果作一初步报导。调查方法挥网法用口径20公分,全长60公分的圆锥形绢制网,网柄长70公分。由采集者持网以小臂用力,转动手腕作“∞”形挥动,这样可采获距地面20公分至采集者头顶以上空中飞舞的蠓类。数量调查时,以2人…  相似文献   
7.
郧县细蠓Leptoconops(Holoconops)yunhsienensis Yu,1963系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郧县与均县毗邻地区,当时曾对所获雌虫作了初步描述(虞以新,1963)。1978—1979年在四川调查发现岷江、沱江、嘉陵江、雅砻江与金沙江沿岸均有该种细蠓的活动。因本种正模标本被损毁,模式产地又已为丹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克隆了水稻谷蛋白基因G t1的启动子序列,并将其构建到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植物表达载体上,用微束激光穿刺法转化玉米的受体组织,通过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的方法验证了该启动子的功能,结果表明在胚乳中有较强的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中表达很弱;证明了水稻谷蛋白基因G t1的启动子在不同物种玉米中同样具有胚乳特异表达的功能。为这一胚乳特异启动子的广泛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中国鳞属1新种:王朗鳞Tomocerus(Tomocerina)wanglang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昆虫标本室。王朗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ina)wanglangensis,新种(图1~9)本新种和白鳞虫兆T.(Tomocerina)calceusLiuetal.1999非常相似,但新种爪内缘齿为1,1,1;弹器齿节刺简单、不具褶,刺序为2/1,Ⅰ,1,Ⅰ;弹器端节间齿数为2。正模♀,四川省平武县王朗,1800m,06-Ⅹ-2002,刘永琴;副模:3♀♀,5♂♂,同正模。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的蚊类,据有关文献记载在解放以前共发现5属14种,分布于16个县市。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四川各级卫生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75年陆宝麟教授等对四川西南部的蚊类进行了广泛的采集调查工作,我们由于战备的需要于1976至1980年对四川各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填补了许多空白地区,增添了一些四川新记录,使蚊类资料日益丰富。现在四川蚊类已由解放前的14种增至95种左右。约占全国蚊类总数的三分之一。调查地区由解放前的16个县市增至117个,占全省总数的64%。据资料记载,四川省的蚊类达130余种,据我们近几年来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