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持续监测菜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是菜蚜防治与抗药性治理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探析贵州菜蚜对十字花科蔬菜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7-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修文县、毕节市黔西县、遵义市播州区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田间种群对10余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并分别以物种、年份、地区和杀虫剂为变量进行数据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3种菜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甘蓝蚜和萝卜蚜(分别相差12.7倍和15.5倍);贵州不同地区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贵阳、黔西和息烽甘蓝蚜对杀虫剂敏感性没有差异;贵阳和遵义萝卜蚜对杀虫剂敏感性也没有差异。年度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发生变化,从2017-2018年桃蚜和甘蓝蚜敏感性分别下降了2.2倍和1.9倍;其中贵阳市桃蚜种群对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噻虫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下降了5.6-115.0倍;贵阳市甘蓝蚜种群对功夫菊酯、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也有2.1-6.7倍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多数药剂对甘蓝蚜和萝卜蚜的毒力较高,可用于这2种蚜虫的防治,优先推荐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等交替轮换使用;桃蚜对多数杀虫剂很不敏感,且抗性上升很快,推荐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和抗蚜威等药剂暂时还可以用于防治贵州桃蚜,急需寻找新型高效药剂来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杀虫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全盛的80个引物对抗杀虫比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3条特异拉增带;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有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杀虫剂抗性是害虫防治中的一个主要挑战。为有效治理抗性, 我们必须了解杀虫剂诱导的害虫生理生化变化。目前害虫抗药性的一些机理已经清楚, 但更多的相关机制还有待探究。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间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 SDS-PAGE胶上有大约300个蛋白差异点, 其中23个蛋白点具2.5倍以上的表达差异, 通过MALDI-TOF-MS, 我们成功鉴定出8个蛋白, 其中包括化感蛋白CSP2、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eroxiredoxin样蛋白。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分析了其中5个蛋白的mRNA 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mRNA 表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验证了双向电泳中SOD1的表达差异。本研究有力地证明溴氰菊酯诱导小菜蛾成虫蛋白质组表达变化, 这为进一步筛选抗性靶标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用改进的蛭石萝卜苗法饲养小菜蛾,以点滴法处理对杀虫双、杀螟丹两种药剂淘汰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和不以药剂处理的敏感品系的各项生物学特性与同期田间种群比较,各品系间差异不显著,均没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上的不利情况.5年来药剂淘汰选育,杀虫双品系至F_(85)代其抗性增长178倍;杀螟丹品系F_(80)代其抗性增长87倍,均已形成高抗品系.两个抗性品系经停止药剂淘汰选育后5代,抗性倍数分别从167倍降至57倍和74倍降至16倍,说明这两个抗性品系的抗性是不稳定的,在没有药剂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开始几代抗性下降较快,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抗性便比较稳定,似乎很难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昆虫肠道微生物对于其食物消化、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对小菜蛾3龄幼虫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和16S r DNA分子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之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小菜蛾3龄幼虫肠道有5属6种细菌,即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欧文氏菌属Erwinia 2种、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均与小菜蛾中肠细菌已知种不同,其中蒙氏肠球菌数量最多;蒙氏肠球菌、桃色欧文氏菌和成团泛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麦迪霉素、克拉霉素和洁霉素均不敏感,而对磷霉素、万古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表现出相似的敏感性。【结论】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且存在天然耐药性现象。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微生物区系及功能细菌的研究提供了菌株材料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对苦皮藤素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测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经苦皮藤素20代的抗性选育,其抗性增长21.57倍。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对杀虫双、杀螟丹和叶蝉散分别有4.63、4.11和3.71倍的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分别有0.22、0.01和0.26倍的负交互抗性。高抗杀螟丹、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对苦皮藤素无明显交互抗性,而高抗溴氰菊酯小菜蛾品系对苦皮藤素有3.61倍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现实遗传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抗性品系,分析了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的现实遗传力,并对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室内继代药剂选择119代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遗传力很低(h^2=0.03)。因此,小菜蛾对这两种药剂产生更高水平抗性的潜力不大,在选择的前半段(F30),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遗传力(分别为0.14t 0.11)高于选择后半段(F80)的遗传力(均为0.05),选择前、后半段的选择差数没有明显差别。即使在室内选择条件下,假如斜率=2.0(δp=0.5),h^2=0.05,群体中70%个体致死时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34代,田间条件下,由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抗性增长10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田间条件下小菜蛾在短期内不易对杀虫双和杀螟丹产生高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 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 其中以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最快。溴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中杀虫毒力最强的品种。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 小菜蛾溴氰菊酯敏感品系(DS)和抗性品系(DR)成虫期的蛋白质双向电泳(2-DE)图谱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从小菜蛾4龄幼虫中分离出89个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 从中选出30个进行串联质谱(MALDI-TOF-MS)实验, 并利用蛋白质数据库检索这些在抗性品系中表达而在敏感品系中不表达或者不同品系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的归属、 性质和功能, 最终成功鉴定出10个蛋白。对其中的3个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验证, 发现这些蛋白质在mRNA水平的表达与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是一致的。这些在溴氰菊酯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为研究溴氰菊酯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理, 以及筛选与其抗性相关的蛋白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3条特异扩增带;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有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肠道细菌桃色欧文氏菌Erwinia persicina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桃色欧文氏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 l-10代谢板,对桃色欧文氏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桃色欧文氏菌能代谢39.47%的碳源、89.74%的氮源、100%的硫源和100%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该肠道细菌表现出261种不同的氮源代谢通路和95种生物合成通路.桃色欧文氏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9%氯化钠、4%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2%尿素、6%乳酸钠、200mmol/L磷酸钠(pH 7.0)、20 mmol/L苯甲酸钠(pH 5.2)、100 mmol/L硫酸铵(p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其适应pH值范围为4.5 ~10,最适7.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桃色欧文氏菌均表现出脱羧酶和脱氨酶活性.[结论]桃色欧文氏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特别是其与宿主昆虫的互作及其在肠道环境中的适应性的认识,同时表明通过降低桃色欧文氏菌密度来防治小菜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