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6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生理科学会生理学会于1983年6月3~7日在西安召开了首次消化和内分泌学术讨论会,这是近年来这个领域内科研工作的一次较全面的检阅.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71个单位的99名代表汇聚在一起,认真地听取和讨论了各兄弟单位的科研工作经验.会议开得紧凑、生动活泼,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全体会议上,王志均教授和王复周教授分别作了胃肠道的细胞保护以及内分泌学和免疫学的关系的专题报告.这是国内消化和内分泌科研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给大家很大的启发.消化专题组在会上报告了22篇论文,其中有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如胆囊收缩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胃酸分泌机制等;还有大量结合实际的应用性课题,如五肽胃泌素对大鼠紧张性溃疡的防护作用、罗氏海盘车总皂甙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作用、γ射线照射后狗小肠肌电活动的变化等.一些单位还结合中医中药,研究了它们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从宣读的论文来看,消化生理研究的面正在铺开,一些新技术也  相似文献   
2.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属猕猴桃科,落叶大藤本,雌雄异株,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浆果植物,在苏联、日本、朝鲜和我国西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均有分布.软枣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风味清香可口,适合制造美味食品及各种饮料。近年来,经过人们的选择及改良,获得了一些果实大、产量高的优良单株.为使其扩大增殖,利用组培方法繁殖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作者首先研究Epichloe yangzii植株上的人工杂交,明确了供试菌株的交配型.然后将分离自无子座鹅观草属植物的23株"Neotvphodium属"真菌孢子分别与E.yangzii的子座杂交,其中发现有21株与E yangzii(mat-1,mat-2)杂交不亲和,有2株与E yangzii(mat-1)杂交亲和.利用tubB基因片段对8株"Neotyphodium属"真菌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E yangzii杂交亲和的2个菌株和E.yangzii聚为一枝,而其它6个菌株形成独立的分枝,进一步证实了这2个菌株足有时在宿主植物上不形成子座的Eyangzii.这说明了在宿主植物上的人工杂交是区别有时不产子座的E yangzii和Neotyphodium属真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是目前困扰市政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其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核心任务。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污泥处理工艺之一,但厌氧消化技术受到污泥低水解速率的制约。基于热水解的高效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不仅打破传统厌氧消化的水解限速,还在改善污泥流变特性和化学特性、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和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综述了热水解预处理对污泥特性和对系统中新兴污染物去除特性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发展前景,指出工艺运行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经济可行性的系统评价是其推广使用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卞晓萌  郭佳佳  赵勇  李长林  李伟 《菌物学报》2016,35(10):1273-1279
报道了分离自渤海沉积物的4个中国真菌新记录种:黄褐隐囊菌Aphanoascus fulvescens、小翅孢壳Emericellopsis minima、弗氏光黑壳Preussia flanaganii和湿生假散囊菌Pseudeurotium hygrophila。其中,隐囊菌属Aphanoascus为中国新记录属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6.
摘要: 文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寡核苷酸芯片, 用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和肌阵挛性癫痫伴发不规整红纤维(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s, MERRF)线粒体DNA所有已知突变位点的集成检测。将31对allele位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包被在醛基修饰的载玻片表面, 以多重不对称PCR方法制备Cy5荧光标记靶基因。利用此芯片对5例MELAS患者、5例MERRF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进行筛查, 结果发现, MELAS患者均为MT-T1基因A3243G突变; 在MERRF患者组, MT-TK基因A8344G突变4例, T8356C突变1例; 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31种相关mtDNA突变。芯片检测与DNA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 这种寡核苷酸芯片可以对MELAS和MERRF综合征已知突变位点进行同步快速检测,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一模式的基因芯片经过适当改装后也可用于其他人类线粒体疾病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7.
李伟  陈怀谷  李伟  张爱香  陈丽华  姜伟丽 《遗传》2007,29(9):1154-1160
利用公共的真菌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及最长序列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与已经研究过的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等几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SSR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的SSRs非常丰富, 分别为6 539和8 627个, 并且在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相比, 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 从而使得这两种真菌具有更高的变异性。同时, 我们发现真菌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与基因组的大小及GC含量没有必然的关系。文章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基因组中SSRs的丰度、出现频率及最长基序的分析为快速、便捷地设计多态性丰富的SSRs引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青岛沿岸潮间带采集9种海藻,包括3种褐藻、4种绿藻和2种红藻,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共分离获得92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真菌转录间隔区(ITS)r DNA序列分析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92株真菌隶属子囊菌门56种,担子菌门1种及接合菌门1种;优势属为枝顶孢属、曲霉属、枝孢属、青霉属和帚霉属;无性型真菌40种,占总菌株数量的75%;绿藻门刺松藻的真菌多样性最高,其次为褐藻门鼠尾藻,红藻门珊瑚藻的真菌多样性最低。本研究首次对中国沿岸潮间带海藻中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藻生真菌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利用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进行接种试验,研究了在Cd胁迫下(0、5、15和30mg/kg)接种AM真菌对高羊茅Festuca elata ‘Crossfire II’的生物量、防御酶活性、磷和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相对依赖性有所增加。接种AM真菌改善了磷从植株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有助于植株在地上部积累更多的磷。此外,AM真菌和Cd胁迫对高羊茅植株抗氧化酶活性都有显著影响,在镉胁迫下,与未接种植株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植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显著降低了植株的丙二醛含量。与未接种植株相比,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提高了寄主植物对Cd的富集能力,有利于重金属在根部的积累,同时降低了地上部的Cd含量。本研究表明,高羊茅-丛枝菌根共生体在Cd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miRNA 的生物合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的小分子单链 RNA ,通常为 18 ~ 25 nt 长,能够通过与靶 mRNA 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 mRNA 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 . 近几年来,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组织中,上百种 miRNA 被陆续发现 . 这些小分子调控 RNA 是从 60 ~ 200 nt 的具有发夹状结构的前体中被切割出来而成熟的,在动物细胞中, miRNA 基因的转录初产物 (pri-miRMA) 很快被一种核糖核酸酶Ⅲ Drosha 加工成为 miRNA 前体 (pre-miRNA) ,然后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中,经另一种核糖核酸酶Ⅲ Dicer 识别剪切为成熟 miRNA.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且对植物 miRNA 的成熟过程也进行了探讨 . 对 miRNA 的生物合成过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研究这一类起重要调控作用的 RNA 是如何行使功能的,从而进一步研究其在生长发育及各种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