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当我们进行经济昆虫志分类工作时,曾发现虎蛾科一新种,夜蛾科一新种及一新亚种,兹分别作出记述,一并报导。 彩虎蛾 Eusemia arctopsa sp.n. 体长27毫米(图1);翅展78毫米;头部黑色,微带白点,下唇须黑色,第一和第二节端有白环,触角黑色,基部外侧有一白点;颈板黑色,中内部左右各一粉黄斑,翅基片黑色,基部到中部有一粉黄色三角形斑,中后胸黑色,中胸背面中央有两粉黄条,足黑色,后足跗  相似文献   
3.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蚜在我国主要大豆产地都有分布, 以吉、辽、黑和内蒙自治区的一部分为害最重, 为猖獗发生区。大豆蚜的寄主植物除大豆外, 还有野生大豆和鼠李, 由调查和接种试验的结果, 肯定了大量地分布在东北三省的鼠李为越冬寄主。 大豆蚜的全年发生周期和为害特点在大豆上共分三个阶段:1)从侵害豆苗起到7月中旬大豆盛花期止, 是大豆蚜的盛发时期, 占有总蚜量的50—70%, 群聚于豆株上部幼嫩的枝叶上, 这时期的为害, 对大豆的生长威胁最大;2)到7月下旬, 由于大豆生长点停止生长, 大豆蚜即从群聚于植株上部发生转移到分散在中、下部的叶片背面, 并同时出现小型蚜, 生长迟缓, 为田间大豆蚜为害的消退阶段;3)8月下旬结荚后期到9月上旬黄熟期, 重新开始了大豆蚜的后期繁殖阶段, 随即在秋末季迁回鼠李, 经雌雄交配产卵越冬, 秋季雄性蚜和雌性产卵蚜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寄主上, 雌性发生在鼠李上, 雄性发生在大豆上。全年在大豆上共繁殖15代。 根据大豆蚜的生活规律和几年来田间消长规律并结合几年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 初步得出大豆蚜的发生消长规律和其影响因子:1)上年越冬量及早期田间蚜量大, 因而造成了苗期大发生;2)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旬平均温度在22—25℃, 相对湿度在78%以下时, 则极有利于田间大豆蚜的发育和繁殖, 即使早期蚜量少, 由于繁殖快, 往往也能造成7月花期的大发生;3)7月底开始随着大豆生长点的停止生长, 由于营养条件的恶化, 造成了大豆蚜的消退阶段。 综合上述, 我们可以根据大豆蚜的越冬数量、气象预报、历年的蚜情资料和当年的蚜情调查, 做出长期或短期的蚜情预报。 防治方法, 从几年的室内外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结果, 0.5%666、6%可湿性666300—400倍、E605 15000倍、烟草冰100倍液以及20% 666拌种都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 其中0.5%666粉和20%666 以种子量的0.7%用药量拌种已广泛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是虫草蝙蝠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朱弘复 《昆虫学报》1965,(6):620-621
冬虫夏草原名夏草冬虫,简称虫草,是我国一味名贵药材。李时珍(1578)的本草纲目中未有记载。据考据此种药材在清朝雍正或乾隆年间才应用(中国药学大辞典,1958)。赵学敏(1756)的本草拾遗和吴遵程(177)的本草从新才把它记载为药材。四川通志、黔囊、文房肆考、柑园小识等书中早已提到,足见在民间府用已久。1723 年曾有法国人把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钩蛾属Tridrepana全世界已有32种(Watson,1957),其中包括中国的10种(Watson,1968)。我们手中标本已鉴定10种,其中新增4新种及1新亚种。本文作一全般记录。  相似文献   
6.
中国网蛾科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娥科Thyrididac是小至中形蛾类,其分类地位不很肯定,有人认为介于钩翅蛾科与螟蛾科之间,并认为是蝴蝶类的祖先。从其幼虫与成虫的生活习性,实似螟蛾。绝大部分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例如印度有200种以上,南美也与此数相仿,但在欧洲只1种,亚洲北部才3—4种,北美亦如此。个体数往往很少,且生性警惕,往往不易采到,所以标本馆往往储量不多。有些种在白天飞翔,有些种则在夜间趋灯。Thyris属幼虫青绿色,用植物作袋蔽体,有蝽臭味,成虫喜在日光中飞翔,常在伞形花科及山萝卜属花上栖息。 此科曾名窗蛾科,因翅上偶有透明斑,但不普遍,而网状纹则普遍皆是,一望而知,容易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我国天蛾12个新种及新亚种。模式标本均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川锯翅天蛾 Langia zenzeroides szechuana,新亚种(图版Ⅰ,1) 翅展160毫米,体长50毫米。触角背面灰白色,腹面黑色;肩片上有较宽的赭黑色纵条,两侧灰色;胸部背板黄褐色,足短,灰蓝色,跗节上有黑环。腹部灰褐色,披有褐色长鳞毛,毛端灰白;尾节暗灰有三条灰白色纵带;前翅暗银灰色,有白色散纹,后半部散布紫点,  相似文献   
8.
昆虫卵的孵化及破卵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虫的发育,从卵受精到胚胎发育,这是一个过程。一旦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就必须破卵而出,进行其胚后发育过程,由幼期发育成长,进而至成虫羽化。胚胎发育是一个依靠母体留给营养,在卵内发育的阶段;胚后发育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自行取食、获得营养成分,适应环境条件的独立生活阶段。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昆虫生活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从胚胎发育阶段,转化为胚后发育阶段,其分界线就是孵化。所以孵化是昆虫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刚刚完成胚胎发育的幼期,其体力自然十分纤弱,如何能破卵而出?在其生理上和行为上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条件,否则就会夭折。  相似文献   
9.
菜叶蜂的种征区别比较细微,国内过去未曾作过研究,因此在农业昆虫工作中往往发生混淆。当作者研究中国 Athalia属分类时,深深感觉到把为害十字花科植物的菜叶蜂须尽先报导,以便农业上应用。 本文所根据的标本计来自18个省区的许多地点,其中大部分系动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历年所收集,其他一部分则系许多地区的昆虫工作同志所代采,在此深表谢忱。分类结果。巳经确定为寄生于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是白菜、油菜、萝卜等)共计三三种,在菜叶峰中亚种分类很重要,此三种实际包括五个亚种。如果各地同志发现尚有其他种类,希望将成虫和幼期标本随时寄赠,以备补充,使我国菜叶蜂的记载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学名一般都认为瑞典科学家林奈在他175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一书中创始应用,但是林奈只对植物提出了命名规则,而对动物则没有。现在的国际动物学命名法则有其一段发展过程:当1889年第一届国际动物学会议在巴黎开会时,当时的秘书长Blanchard教授曾提出一系列的有关动物的命名规则,可是未被采用。1892年第二届国际动物学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时,才加以讨论。1895年第三届会议在荷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