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鹏飞  曾宗永  王跃招  朱波 《生态学杂志》2005,24(10):1241-1244
在2002年9月,分别利用洞穴深度法、标志重捕法和洞口计数法对分布在若尔盖草原荒漠中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分别是190.4、76.8和250.7只.1000 m-2。通过对3种结果的比较与分析,证明洞穴深度法有较高的可靠性,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沙蜥(Phrynocephalus)是一种变温动物,不能长时间处在温度低于致死低温(-2.5℃)以下的环境中,为了能够成功地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它必须居住在深度达到最大冻土层之下的洞穴中。这是沙蜥躲避低温伤害的一种行为机制。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分布在中国的沙蜥属的其它物种密度调查。  相似文献   
2.
曾宗永  梁中宇 《生态学报》1982,2(3):303-310
人口分析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Leslie矩阵则是Leslie(1945)提出的分析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一种数学模型。现在它的应用已经推广到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分析等许多方面(Jeffers,1978;Pallard,(1973),Leslie曾利用1960年澳大利亚女性人口资料,从理论上讨论了他自己提出的随机模型的性质。 本文的打算是:借Leslie矩阵法,用四川省彭县清平公社1978年(指从1978年7月1日到1979年6月30日的人口统计年)的人口调查资料作典型,来预测川西平原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和稳定人口分析,从而对四川省在控制人口中采取的人工流产、引产等计划生育补救措施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小相岭大熊栖息地干扰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强烈的人类干扰是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本于2001年6~7月对四川省小相岭大熊猫栖息地内竹子开花、火灾、滑坡3种自然干扰类型和采伐、放牧、采药、公路、偷猎、割竹采笋、耕作、开矿和旅游9种人类干扰类型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878个,干扰发生在海拔1800~4000m。结果表明:自然干扰都不严重,干扰比例最高的竹子开花,也仅占1.14%。采伐、放牧、采药和公路是主要人类干扰类型,分别占调查总样方的34.9%,26.3%,5.1%和4.2%。干扰最严重的地段是海拔3000~3499m,采伐样方的49.67%,放牧样方的47.19%,采药样方的31.11%均发生在该段,同时有48.89%的大熊猫活动痕迹样方也在该海拔。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采伐已不再是主要干扰,而放牧、采药和偷猎等活动在短时间内仍不会减少。  相似文献   
4.
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彪  冉江洪  蔡国  曾宗永 《四川动物》2006,25(3):509-515
2003年12月对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实际发现鸟类151种,结合历史文献23种,保护区鸟类共有174种,隶属于12目41科。保护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四川省保护鸟类2种,我国特有鸟类5种。保护区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群落的鸟类多样性,结果表明:地处1300~2600 m的中山云南松及其混交林群落鸟类多样性最高,原因是该群落中生境类型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两次标志重捕所获得的荒漠沙蜥体长的资料。由中国西北腾格里荒漠1985年标志重捕的182个个体体长与被捕时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不同体长的个体形成离散的体长区间,根据体长区间又可以推断各组对应的年龄。各年龄组的体长区间为:1—6月,一龄组无被捕个体,二龄组35—54毫米,三龄组55—65毫米,四龄组66—70毫米,五龄组大于70毫米;7—12月,一龄组小于42毫米,二龄组43—56毫米,三龄组57—67毫米,四和五龄组同前。我们用兰州大学校园内持续5年的第二次标志重捕资料验证了根据体长来划分荒漠沙蜥的年龄组是合理的。由低龄组到高龄组,各组体长日平均增长率逐渐降低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6月作为时间间隔,对第一次标志重捕资料用生命表方法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为0—6月的个体平均预期寿命是16.7月;存活曲线介于对角线型和长方形之间,该种群密度1985年后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7月和2011年4月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随机抽样,测量记录大熊猫主食竹华西箭竹Fargesianitida各样品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通过相关回归的方法建立九寨沟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模型。研究表明,高度对地上生物量的估计贡献最大,其次是叶数,分节数和基径也有显著贡献。引入叶数、分节数等指标的模型拟合结果优于只采用高度和基径的模型。以地上生物量为自变量的幂回归方程模型估计地下生物量的拟合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青海沙蜥——洞穴密度与深度的生态内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2年9月,采用样方法和挖掘法分别对分布在若尔盖草原荒漠(东经102°29′04.1″,北纬33°43′25.0″,海拔3 464 m)上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的洞穴密度及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青海沙蜥的洞穴密度随植被盖度的升高而下降(r=-0.81,P<0.01),这说明青海沙蜥的生境选择是偏向于植被盖度较低的荒漠,因此可以把该物种作为草地荒漠化的一种指示生物.②青海沙蜥居住洞穴深度大于74 cm,在冻土层之下.青海沙蜥选择深度达到最大冻土之下的洞穴居住是它抵御低温的一种行为机制,而深度小于74 cm的洞穴则可能是用于逃避敌害的临时隐蔽所.  相似文献   
8.
研究使用了从1997~2005年四川省58个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的鸟类野外调查记录、国内外从1908年到2005年有关四川省鸡形目鸟类野外物种调查公开发表的60篇文献,以及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标本馆共386号鸡形目标本,共1103条记录,对四川省鸡形目的资源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四川省鸡形目鸟类计2科18属25种,占全国鸡形目(63种)的39.68%,其中,国家I级保护鸡形目5种,国家II级保护鸡形目11种,分别占全国保护鸡形目总数(I级21种、II级21种)的23.81%、52.38%;特有种7种,占全国鸡形目特有种(14种)的50%,分布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居多,以东洋界成分占绝对优势。②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为平武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绵竹县、冕宁县、康定县、青川县和宝兴县,保护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为平武县、九寨沟县、宝兴县、松潘县、青川县、冕宁县;③四川省159个县(市)中有鸡形目调查记录的有73个,没有记录的县86个,这86个空白区域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新的染色体制备方法,成功地制备和观察了柑桔始叶螨和柑桔全爪螨的中期染色体。柑桔始叶螨的核型n=4、2n=8,柑桔全爪螨的核型n=3、2n=6或n=4、2n=8。C显带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柑桔始叶螨与柑桔全爪螨为全着丝粒染色体,并存在混倍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曾宗永 《兽类学报》1999,19(2):107-118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