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EGFR/AK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在调控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EGFR抑制剂AG1478处理人结肠癌细胞LoVo;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EGFR及p-AKT蛋白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用Transwell小室观察体外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结合Matrigel胶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AG1478(20μmol/L)处理后p-EGFR及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EGFR与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性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AKT信号转导通路调控人结肠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DLC-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DLC-1 shRNA(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序列克隆到质粒pGCsi-U6/Neo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构建的DLC-1 shRNA表达质粒转入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LoVo细胞中DLC-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转移实验观察LoVo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达DLC-1分子.所构建质粒表达载体能有效地干扰LoVo细胞DL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转移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LoVo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达DLC-1基因,应用RNAi技术可特异性降低其表达.DLC-1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鱼类的捕食者种类繁多,为验证猎物鱼针对不同捕食者是否会做出相异的反捕食策略选择,选取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猎物鱼,乌鳢(Channa argus)和胡子鲶(Clarias fuscus)为捕食者,将鲫幼鱼分别暴露于空白(对照)、乌鳢、胡子鲶和双捕食者(同时存在乌鳢和胡子鲶)环境中持续2个月,随后考查不同组鲫幼鱼的生长、行为特征、形态和运动能力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2个月的捕食胁迫处理,鲫幼鱼的自发运动、隐蔽场所利用率和勇敢性等行为指标在4个组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相比对照组,乌鳢、胡子鲶和双捕食者暴露组鲫幼鱼的快速启动反应时滞显著缩短(P<0.05);但所有处理组中仅乌鳢暴露组鲫幼鱼的快速启动120ms移动距离(S120ms)和体高(B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鲫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活跃代谢率(MO2active)在各组之间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乌鳢暴露组鲫幼鱼快速启动能力的提升可能与形态上体高的提高有关;另外相比临界游泳能力,快速启动能力可能在鱼类逃避捕食者过程中更为关键;鲫幼鱼表现出对乌鳢的反应最为明显,可能与乌鳢口裂较大,给鲫幼鱼带来的威胁更大有关。整体而言,应对捕食胁迫时,鲫幼鱼仅表现出形态和快速启动能力的反捕食响应,其行为特征的保守性可能是对生长作出的妥协,这对于鱼类适应生境中长期存在的捕食胁迫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对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试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进行选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振荡提取5 min。色谱条件:YMCTM C30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用磷酸调节pH 到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420 nm,柱温30 ℃。结果表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在0.10~10.00 μg/mL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生姜和咖喱中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86%~107.35%和87.08%~107.47%,RSD均小于5%,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广泛用于食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建军  李慧敏  徐佳佳 《生态学报》2011,31(23):7056-7066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植被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间采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以每30min监测1次的频度,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地、油松人工林地、次生林地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次生林地0-150 cm土层中平均蓄水量为331.95mm,刺槐人工林地为233.85 mm,有整地措施的油松人工林地为314.85mm,刺槐人工林比次生林多消耗的98.10mm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80 cm以下土层.次生林主要消耗0-80 cm土层的水分,而人工林不但对0-8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量大于次生林,对深层土壤的消耗也较次生林大,这将有可能导致人工林地深层土壤的“干化”.在土壤水分减少期(11-1月)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的日均损耗量为0.86mm、油松人工林为0.82 mm、次生林为0.84 mm.土壤水分缓慢恢复期(2-5月)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恢复速度0.90mm/d,油松人工林地为0.53 mm/d、次生林地为0.79 mm/d.土壤水分剧烈变化期(5-10月)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含量的极差为95.71mm,油松人工林地为179.1mm,次生林地为72.03mm.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进行植被恢复时,应多采取封山育林等方式,依靠自然力量形成能够与当地土壤水资源相协调的次生林,是防止人工植被过度耗水形成“干化层”、保障水土保持植被持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