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及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170例CCP患者(CCP组),其中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9例、Ⅲ级66例、Ⅳ级55例,根据1年后存活状况分为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144例,另选取同期54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收集CCP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CP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对CC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P组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升高(P<0.05)。Ⅱ级、Ⅲ级、Ⅳ级CCP患者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肺动脉收缩压、Tie指数和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高于存活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和肺动脉收缩压、IL-6、PCT、D-D、NT-proBNP升高为CC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FEV1占预计值%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CC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89、0.792、0.801、0.954,灵敏度分别为93.33%、66.67%、66.67%、86.67%、86.67%,特异度分别为46.67%、82.67%、85.33%、66.67%、94.67%。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联合预测CC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CCP患者血清IL-6、PCT、D-D、NT-proBNP水平升高可增加心功能严重程度并导致预后不良,可作为CCP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且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三维断层技术(DBT)结合乳腺超声(BUS)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且有完整病理结果的149例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DBT、BUS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BT、BUS、DBT联合BUS三种检查模式的诊断效能。结果:BUS对良性病变的检出率(97.87%)高于DBT(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7,P<0.05);DBT与BUS对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8.44%、9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90.61%、特异度为93.55%、准确率为91.77%,BUS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89.36%、准确率为84.81%,DBT联合BUS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为95.31%、特异度为95.74%、准确率为95.57%。DBT联合BUS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7,稍高于DBT的AUC(0.951),明显高于BUS的AUC(0.885)。结论:BUS对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BT,DBT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高于BUS,二者结合能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与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M编码和自适应二值算术编码的EEG无损压缩技术;首先对数据进行DM编码,然后再通过适当数据格式的转换以消除各个字节的“冗余比特位”,同时整个数据基于比特位的熵值也因此降低;在此基础上,再对结果进行二值算术编码输出最终的压缩结果,经实践表明,该技术的压缩性能明显优越于常规的无损压缩算法,并且整个过程实现简单,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基于微机控制的心脏电生理刺激系统。利用微机可视化界面设置各项刺激参数,然后通过串行口将所有参数传送给外接单片机系统,最后由微机启动控制单片机按照既定模式发放刺激脉冲,同时微机接收单片机反馈的当前状态参数并将其实时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之上。实践表明,该系统较以往的电生理刺激仪而言功能完备,操作简单,并且监测实时,在临床心脏电生理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一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斑点叉尾鲖(Ictalurus punctatus)对不同形式赖氨酸的利用效果, 设置了鱼粉含量5%、豆粕含量15%的正对照饲料, 及鱼粉含量2.5%、豆粕含量0的负对照饲料, 在负对照饲料基础上, 分别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 使其赖氨酸含量达到与正对照饲料一致的水平, 共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 饲养平均体重为(54.40.1) g的斑点叉尾鲖60d, 考察不同形式赖氨酸对斑点叉尾鲖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负对照组相比, 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和晶体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而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20.7% (P0.05), 降低饲料系数16.0% (P0.05), 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正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 在饲料中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晶体赖氨酸硫酸盐以及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对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但显著提高了胃蛋白酶活性(P0.05)。此外, 添加微囊赖氨酸盐酸盐还显著提高了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 在低赖氨酸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盐酸盐或赖氨酸硫酸盐对斑点叉尾鲖的生长性能改善作用不显著(P0.05), 而补充微囊赖氨酸盐酸盐则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鲖增重率, 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源花楸树幼苗越夏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来自6个种源花楸树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观测苗木田间生长表现、叶片相对电导率、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不同种源花楸树对夏季高温环境的适应性,为早期筛选出适应低海拔地区的优良种源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对高温的适应性表现不同。山东崂山种源的苗高年增长量最大,为34.99 cm,而河北雾灵山种源的地径年增长量最大(6.90 mm);河北驼粱山种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为12.1μmol CO2·m-2·s-1和6.28μmol H2O·m-2·s-1,而山西庞泉沟种源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低,分别为8.03μmol CO2·m-2·s-1和4.39μmol H2O·m-2·s-1。山西庞泉沟种源叶片受伤害程度最大,叶伤害指数为46.53%;受伤害最小的是山东泰山种源,叶伤害指数为17.75%。综合评价表明,越夏能力最强的是山东泰山和山东崂山种源,河北种源次之,山西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