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肃橐吾属植物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立草本。茎高70~85cm,具多数明显纵棱,中空;基部直径0.5~Icm,埋人土层部分深达5~7 cm,淡黄色,光滑;上部及花序轴被白色蛛丝状毛。叶灰绿色,直立,无  相似文献   
2.
人蛔虫和猪蛔虫同域种群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蛔虫感染遍布各地,受染人数达5亿多.而在多数农村流行区,生猪饲养十分普遍,人群和猪群的蛔虫感染往往并存,且人、猪接触密切.据作者在江西省新建县蔓湖村进行的一年纵向调查,当地人群蛔虫感染率和猪群蛔虫感染率比较接近(约60%-70%),土壤蛔虫卵污染普遍而严重,并长年稳定 ( Peng, W.D. et al. 1996 Ascaris, people and pigs in rural Jiangxi, China. Parasitology 113:547~557.). 因此这些地区人蛔虫和猪蛔虫交叉感染的机会是大量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的交叉免疫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比较了经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叮咬三次后再经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bispinosa)叮咬的家兔与仅经二棘血蜱叮咬的家兔的交叉免疫抗性。二棘血蜱叮咬被中华硬蜱致敏的家兔时,吸血增重为:143.12±32.67mg,但二棘血蜱在正常家兔体上寄生,初次吸血增重为:181.30±44.35mg,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唾液腺提取物(SGE)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两者分别有24条和22条电泳带,中华硬蜱主带有6条,分子量分别为142、105、94、66/65、64和56kD,而二棘血蜱主带有5条,分子量分别为:215、114、105、66/65和58kD,经中华硬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和经二棘血蜱叮咬致敏的家兔血清作免疫印渍,均显示出105kD这一电泳带。该实验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叮咬家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提示105kD蛋白质抗原可能是两者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的束腰蟹经研究计六个新种,本文予以详细的描述报道.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在卫氏并殖吸虫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的研究中,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的文献很少,而且均写为用囊蚴感染小鼠后的观察,动物用量也少,因而有所局限。我们在以小鼠等常用实验动物进行卫氏并殖吸虫的宿主转换及转续传播的研究中,分别用囊蚴和滞育童虫感染了大量小鼠,对该虫种在小鼠体内的滞育现象作了进一步观察,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山东山楂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法曾  彭卫东 《植物研究》1986,6(4):149-151
灌木,高1-2米;具刺,刺较粗状,长1-1.2厘米;小枝初被疏柔毛,以后脱落无毛,老枝灰褐色,散生椭圆形皮孔,无毛。  相似文献   
7.
当今作物改良中杂种优势的广泛应用得益于杂交玉米的首先培育成功,对其分子基础的探讨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却尚未达成共识。关于杂种优势的经典解释曾聚焦于显性和超显性假说,现在看来似乎是借喻遗传学分子概念而无实际分子基础的实用性概念,籍此导致了一些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和相关分子技术的出现,文章回顾了过去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杂种优势分子机制研究的现状和问题,针对两亲本及其后代杂交后基因组构架和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趋势及方向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由此资讯引发的SNPs单倍型用于玉米杂种优势分子基础研究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