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盐、碱胁迫下小冰麦体内的pH及离子平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小冰麦苗进行12 d胁迫处理,测定茎叶组织液的pH值及Na+、K+、Ca2+、Cl-、SO42-、NO3-、H2PO4-和有机酸等溶质的浓度,以探讨盐、碱两种胁迫下小冰麦体内的pH及离子平衡特点.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小冰麦茎叶内的pH值均稳定不变;随胁迫强度的增加,盐胁迫下小冰麦茎叶内有机酸浓度没有明显变化,Cl-浓度大幅度增加,而碱胁迫下有机酸浓度大幅度增加,Cl-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盐、碱胁迫下小冰麦茎叶中的阳离子均以Na+和K+为主,但阴离子的来源明显不同.盐胁迫下无机阴离子对负电荷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达61.3%~66.7%;而碱胁迫下,随胁迫强度的增大,有机酸对负离子的贡献率从38.35%上升到61.60%,逐渐成为主导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积累是小冰麦在碱胁迫下保持体内离子平衡和pH稳定的关键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2.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生物教学也不例外。1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观察。达尔文通过许多年对大自然的观察,写出了闻名世界的《物种起源》巨著。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伟大的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长臂(1q)的扩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神经分化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H9 hESCs克隆化培养的方法获得1q扩增的hESCs系。中期染色体计数的方法明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鉴定染色体变异的情况,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基因组片段拷贝数变异的情况。使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法检测细胞干性维持的情况,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ESCs)标志物OCT4、SOX2、NANOG、REX1和SSEA4等的表达。拟胚体(EB)形成实验进行hESCs不定向分化、全反式视黄酸(RA)诱导hESCs向外胚层分化、使用STEMdiff? SMADi Neural Induction Kit诱导hESCs向神经祖细胞(NPCs)定向分化,并通过RT-qPCR、AP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其分化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分离获得一株1q发生2个拷贝扩增的细胞,核型分析发现额外获得的2个1q是等臂染色体,核型为[47,XX,+i (1q)],将其命名为Amp (1q)。Amp (1q)AP染色呈阳性,且表达ESCs标志物OCT4、SOX2、NANOG、REX1和SSEA4,具备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特征。EB分化过程中,与H9细胞相比,Amp (1q)向外胚层的分化能力下降,MAP2 (29.67±1.53比66.67±1.15)和PAX6 (8001±567.09比28308.00±1692.50)的表达降低(P均< 0.05);RA诱导分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与H9细胞相比,Amp (1q)存在向外胚层分化的缺陷,MAP2 (22.50±3.54比42.50±2.12)和PAX6 (5403.00±569.93比38756.00±1068.44)的表达降低(P均< 0.05)。当定向诱导向神经谱系分化时,Amp (1q)形成NPCs的能力降低,NPCs标志物PAX6的表达水平低于H9细胞(13.83±3.75比88.33±1.53) (P均< 0.05)。 结论Amp (1q)具有ESCs自我更新的能力,但1q的扩增会削弱hESCs神经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与丝素蛋白(SF)复合而成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已被研究用作骨移植及填充材料,但其由丝素蛋白分子内交联导致的较差的力学性能,限制了该复合材料的应用。本研究中,采用一种名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GDE)的交联剂对复合材料中的丝素蛋白进行改性。该改性的复合材料经过一系列的检测,结果显示交联剂PGDE可以提高丝素蛋白的结晶性,复合材料HA/SF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00%,且该交联剂并没有影响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黄花甸子流域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流域内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各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均呈岛状分布,其高值区均集中分布在流域西北部,呈现出明显肥岛状;低值区主要在流域南部连片分布.全氮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中,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随坡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不同坡向上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农地>林地>草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