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扩增p16基因第二外显子易发生突变片段,扩增样品纯化后经95℃变性;以毛细管电泳(CE)分析法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对60例胃癌患者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只有3例低分化腺癌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测序表明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碱基序列AGAC发生碱基A丢失。结论:p16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但不起主导作用;CE-SSCP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爱梅  殷一然  孔维宝  朱学泰  孙坤 《生态学报》2021,41(20):8212-8221
根瘤是微生物侵染植物根部并与之形成的共生结构,这些微生物都可被称为植物内生菌。豆科植物根瘤中的内生菌常常又被称为根瘤菌,而侵染非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的主要是放线菌弗兰克氏菌,这些非豆科植物又被称为放线菌结瘤植物。西藏沙棘是一种典型的放线菌结瘤植物,由于其分布生境的特殊性,对其根瘤内生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对于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的研究,培养方法因难以模拟自然条件而不易获得纯培养,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因此,本研究以生长在甘肃省天祝县金强河河滩地的西藏沙棘根瘤为材料,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结合OTU分析,对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的多样性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根瘤内的优势属为共生固氮的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其相对丰度为47.63%,共检测到7个弗兰克氏菌属的OTUs;根瘤内除弗兰克氏菌外,还存在大量的非弗兰克氏菌,共检测到1523个OTUs,隶属于22个门、33个纲、69个目、113个科和202个属,相对丰度排名前9的属中有25个非弗兰克氏菌属的OTUs。该研究也表明,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西藏沙棘根瘤中不仅存在着可共生固氮的弗兰克氏菌,并且还分布着非弗兰克氏菌;在同一根瘤样品中,弗兰克氏菌属还具有不同的物种。本研究不仅拓展了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还为同一寄主植物中弗兰克氏菌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盐碱土未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免培养技术对河西走廊酒泉地区的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和农田土中的放线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河西走廊酒泉地区原生盐碱土克隆文库分归于19个OTUs,分属于微球菌亚目、丙酸杆菌亚目、棒状杆菌亚目、弗兰克氏菌亚目、假诺卡氏菌亚目和放线菌目未知类群;次生盐碱土克隆文库分归于14个OTUs,分属于微球菌亚目、丙酸杆菌亚目和放线菌目未知类群;农田土克隆文库分归于7个OTUs,分属于微球菌亚目和棒状杆菌亚目;微球菌亚目是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共有种群,是原生盐碱土和农田土中的优势种群.多样性指数和稀释性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放线菌种群丰富度为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农田土;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的稀释性曲线均未趋于平稳,说明盐碱土中放线菌多样性比实际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盐碱土壤是一类典型的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质。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和最佳培养基。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菌株鉴定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最佳培养基采用单因子优化培养基实验和正交实验。菌株Ⅱ4-0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在25 g/L蔗糖、25 g/L黄豆粉、0.5 g/L MgSO_4、2 g/L Na_2HPO_4·12H_2O、1 g/L NaH_2PO_4·2H_2O、pH=7.5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6 h时,胞外多糖产量可达8.594 g/L。菌株Ⅱ4-01发酵培养基经优化后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钙激活氯通道蛋白ANO1在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向成肌纤维细胞(MFs)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电生理特性,探索ANO1在心肌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刚分离贴壁的大鼠原代CFs及其分化的MFs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检测钙激活氯通道电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ANO1、α-SMA和vimentin在CFs和MFs细胞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刚贴壁培养的CFs钙激活氯通道电流密度远高于MFs;ANO1主要表达于CFs和MFs的细胞核周围及细胞核上,少量表达于细胞膜;ANO1在刚贴壁的CFs中表达较弱,而在有分裂增殖趋向的MFs细胞中表达较为明显。结论: ANO1的表达与MFs的分化过程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调节心肌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爱梅  殷一然  孙坤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933-3944
弗兰克氏菌(Frankia spp.)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植物形成根瘤进行共生固氮,其固氮效率远远高于豆科植物根瘤菌,与沙棘共生的弗兰克氏菌还能够促进沙棘对旱寒等各种不同生境的适应性,是自然界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放线菌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弗兰克氏菌资源,推进弗兰克氏菌分类鉴定工作,加强弗兰克氏菌与寄主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机制研究,促使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尽快应用,本文简要介绍沙棘属(Hippophae L.)物种多样性、结瘤状况与分布特点、沙棘根瘤形态结构与功能、弗兰克氏菌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征,讨论弗兰克氏菌的结瘤机制、生理生态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沙棘属植物与弗兰克氏菌共生的主要因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的系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楚科奇海ARC5-C01孔中的48个样品中的硅藻进行鉴定,共发现27个属的47个硅藻种,优势种主要有Actinoptychus undulates(Bail.)Ralfs,Biddulphia aurita(Lyngbye)Brebisson et Godey,Coscinodiscus argus Ehrenberg,Coscinodiscus curvatulus Grunow,Coscinodiscus oculus Ehrenberg,Fragilariopsis oceanica(Cleve)Hasle,Fragilariopsis sp.,Paralia sulcata (Ehrenb.)Cleve,Thalassiosira antarctica Comber,Thalassiosira leptopus(Grun)Halse et G.Fryxell,Thalassiosirasp.等11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该孔分为3个硅藻带和2个硅藻亚带。分带结果显示硅藻带I1带时期气候相对较暖,以Actinoptychus undulates暖水种和Paralia sulcata沿岸种组合为代表;硅藻带I2时期Thalassiosira antarctica冷水种和Azpeitia nodulifera暖水种都相对增多,显示此时极地的冷水团和白令海沿岸暖流同时影响该区域;硅藻带Ⅱ时期以水体交换程度的指示种Fragilariopsis oceanica含量大幅减少为特征,显示该时期表层与底层水体交换减弱,水体分层明显;硅藻带Ⅲ以暖水种数量减少和极地种增加为特征,在~550cal.a BP时期Bacteriosira bathyomphala极地种出现高值,该现象可能与全球小冰期有关,由于该时期研究区被海冰覆盖,因此受白令海沿岸暖流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9.
甘南高寒地区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甘南高寒地区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内生菌的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不同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内生菌的菌群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的内生菌主要包括6大门,分别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是蓝藻门和放线菌门,蓝藻门在3个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中的丰度分别为68.1%,64.7%和66.0%,放线菌门在3个海拔的西藏沙棘根瘤中的丰度分别为28.6%,30.2%和29.5%。放线菌门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为共同的优势菌属之一,在3个海拔的丰度分别为28.2%,29.8%和29.1%。3个不同海拔西藏沙棘根瘤中的内生菌除了能与沙棘共生固氮的弗兰克氏菌外,还存在其他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有价值的内生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马衔山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集甘肃省兰州市马衔山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oes)根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纯培养方法,分析中国沙棘根瘤内定殖的内共生细菌的组成、相对丰度和物种多样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研究结果的差异。在不同的微生物分类单元,高通量测序检测到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24门50纲90目167科215属;而纯培养方法仅检测到3门5纲7目8科8属。进一步分析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主要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现高通量测序与纯培养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在科和属的分类单元上差异尤其显著。两种方法都表明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高通量测序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而纯培养方法仅能够分离到部分可培养的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在很大程度上极可能低估中国沙棘根瘤内共生细菌的物种组成并高估其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