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观遗传因素是生物学和病理机制的关键调节因子,它们可以与不同的分子通路相互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表观遗传因子通过靶向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相关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因此,根据特定的lncRNA/miRNA相互作用,明确lncRNA-miRNA轴对于CRC的诊断、预后及精准靶向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lnc RNA-mi RNA轴在CRC增殖、迁移、侵袭和治疗抗性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新军  高玉葆 《植物研究》2011,31(2):180-187
选取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3种生境条件下的中间锦鸡儿为对象,研究了灌丛群落学特征、叶片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与土壤基质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间锦鸡儿灌丛在3种生境下的基质特征差异明显,半流动沙丘土壤相对贫瘠、土质疏松,半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土壤紧实度较大;(2)灌丛当年枝长度、枝干重、叶干重以及叶干物质含量均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叶片N∶P及C∶P与土壤紧实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叶片C∶N与土壤紧实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3)中间锦鸡儿灌丛的灌幅、密度和盖度在不同沙丘生境间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紧实度的差异引起的。土壤紧实度对中间锦鸡儿生长状况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地上生物量和当年枝生长量上,而且也表现在叶片C:N:P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叶片对营养物质的保持效率上。  相似文献   
3.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型单链RNA,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没有5′帽端和3′尾端,过去认为circRNA不具备翻译功能。随着测序技术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ircRNA能够通过“非帽依赖式翻译”合成蛋白,且其产物可参与多系统肿瘤的演变。本文简述了circRNA的主要翻译机制,包括IRES介导、m6A介导及滚环扩增,介绍了常用的circRNA翻译功能预测工具,阐述了circRNA编码产物与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旨在为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伴侣分子相互作用蛋白 CHIP 对 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利用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建立四环素调控表达 CHIP 的稳定细胞系 (Mv1Lu-Tet off-CHIP). 利用此细胞模型,发现 CHIP 的过量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内 Smad2/3 蛋白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分析也表明开启 CHIP 蛋白表达可明显降低 Smads 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进一步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CHIP 蛋白可明显下调 TGF-β所诱导的下游基因 JunB 的表达 . 上述结果提示 CHIP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蛋白质分子抑制性调节 TGF-β信号通路 .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南10种杜鹃属植物叶片毛被与鳞片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已报道的中国45种杜鹃属植物毛被与鳞片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叶表皮毛被与鳞片在该属植物中的系统学意义。结果表明:(1)常绿杜鹃亚属的8种植物叶背面具毛被却无鳞片结构,杜鹃花亚属的2种植物叶背面均具鳞片结构。(2)基于叶表面毛被与鳞片特征对55种杜鹃属植物进行聚类分析显示,有鳞片杜鹃与无鳞片杜鹃分别聚为2类,聚类结果与杜鹃属植物在亚属水平上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表明叶表面毛被与鳞片特征在杜鹃属植物各亚属的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3)从亚组水平看,55种杜鹃属植物的聚类结果对云锦杜鹃亚组、有鳞大花亚组、露珠杜鹃亚组具有较好的分类学界定,但在三花杜鹃亚组、高山杜鹃亚组、大理杜鹃亚组、大叶杜鹃亚组、树形杜鹃亚组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表明叶表皮覆被物特征不足以作为这些亚组在分类处理上的关键性状。(4)该研究聚类结果表明,糙叶杜鹃与其他有鳞杜鹃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支持糙叶杜鹃归并到杜鹃花亚属。  相似文献   
6.
Dishevelled (Dvl)是个多功能、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在Wnt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Dishevelled介导Wnt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了小鼠11.5d胚胎cDNA库,发现了15个可与小鼠Dvl2 DEP结构域和羧基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将阳性库质粒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做BLAST分析,发现其中一个阳性克隆是编码Gli3蛋白氨基端(6—122aa)的cDNA片段,从而暗示Gli3蛋白可能与Dishevelled一起作用并参与某些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探讨SidT2基因过表达与细胞转运双链RNA(dsRNA)能力的关系。方法:根据人SidT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其编码区序列,经双酶切后与pEGFP—N3载体连接,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瞬时转染BHK及MDCK细胞,并使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在此基础上,体外转录合成绿色荧光蛋白(GFP)dsRNA,以G卯基因为报告基因,进一步分析过表达人SidT2基因对BHK及MDCK细胞转运dsRNA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基因克隆、酶切、连接后,构建了人SidT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SidT2;经瞬时转染及G418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其SidT2基因转录水平分别提高71、64.5倍;稳定表达SidT2基因后,在培养液中添加GFPdsRNA,GFP荧光强度较对照细胞分别降低88.1%、73.7%,表明稳定表达SidT2基因的BHK、MDCK细胞转运dsRNA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构建了稳定表达人SidT2基因的BHK及MDCK细胞系,SidT2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提高外源性dsRNA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多样性,可为区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1年期间,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文献资料与标本查阅等方法,对腾冲县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县有药用维管植物153科450属651种,其中蕨类植物32科51属68种,裸子植物仅有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8科396属579种。腾冲县药用植物优势科为唇形科、菊科和豆科。从药用部位来看,全草类植物比例较高,其次是根和根茎类。按药用功效划分,腾冲药用维管植物以清热、祛风湿和活血化瘀类药用植物居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县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Dishevelled (Dvl)是个多功能、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 ,在Wnt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Dishevelled介导Wnt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 ,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了小鼠11.5d胚胎cDNA文库 ,发现了15个可与小鼠Dvl2DEP结构域和羧基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将阳性文库质粒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做BLAST分析 ,发现其中一个阳性克隆是编码Gli3蛋白氨基端 (6-122aa)的cDNA片段 ,从而暗示Gli3蛋白可能与Dishevelled一起作用并参与某些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的常绿乔木,由于分布地域的局限性和资源的稀少性,该植物被列为我国首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叶表皮装片法对大树杜鹃叶片、幼茎和根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种子表面纹饰、气孔以及叶毛被特征进行了观察。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大树杜鹃根的次生结构主要由周皮和维管柱组成,茎的解剖结构由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组成;大树杜鹃的叶为异面叶,上表皮具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脉具发达的维管束鞘延伸区。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大树杜鹃叶片毛被由两层不同类型的毛组成,即上面一层为海绵状绒毛,下面一层为短的薄片状绒毛;种子具翅,有明显的背腹面之分,背腹面纵纹明显。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大树杜鹃的生物学特征、确定其系统分类位置和探讨其生境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