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桑白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方法对桑白皮(Cortex Mor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羟基白藜芦醇(Hydroxyresveratrol,1),桑叶苷A(mulberroside A,2),熊果酸(ursolic acid,3),3-乙酰基-α-香树酯醇(3-acetyl-α-amyranol,4),熊果烷(ursane,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十六碳烷酸(palmitic acid,8),十八碳烷酸(stearic acid,9),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α-glycerol monohexacosanoate,10),二十八烷酸-α-单甘油酯(α-glycerol monooctacosanoate,11)。其中化合物5、8~11均为首次从桑白皮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inn.)又名麻疯树,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 Linn.)植物,在中国西南各省均有大规模种植基地。小桐子树皮和叶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2];种子含丰富油脂,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3]。小桐子油饼是一种在小桐子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副产品,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合理,是优  相似文献   
3.
赤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方法从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赤芝萜醇A(lucidumol A,1)、麦角甾醇(ergosterol,2)、麦角甾醇棕榈酸酯(ergosteryl palmitate,3)、棕榈酸(palmitic acid,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硬脂酸(stearic acid,6)、油酸(oleic acid,7)、α-羟基-24-烷酸(α-hydroxytetracosanoic acid,8)、2-羟基-二十四烷酸乙酯(2-hydroxytetracosanoic ethyl ester,9)以及2-羟基-二十四烷酸甲酯(2-hydroxytetracosanoic methyl ester,10)。其中,化合物9~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又名岩兰花、土桔梗、土沙参,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风铃草属(Campanul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阿富汗和老挝等也有分布[1]。民间常以该种的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瘫痪、破伤风和虚痨咳血等[2]。有关风铃草属种类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学特性方面[3-4],对该属种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生物碱为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的特征性成分,具有多种骨架类型和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番荔枝科植物中该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Kurz)A.L.Cabrera]的化学成分,从其树皮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齐墩果酸(3)、齐墩果烯(4)、豆甾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正十五烷酸(8)、十四烷酸-1-甘油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和没食子酸甲酯(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菊木属植物中发现。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模型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试验对单体化合物1~4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4具有明显的NO抑制活性(IC5010μmol L–1),化合物2、3和4具有一定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