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状况及其对消毒剂抗性水平。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体外抗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0株临床分离的MRSA中,检出4株携带qacA/B基因,检出率为40.0%。含氯消毒剂对4株qacA/B基因阳性MRSA的MIC值均高于标准菌株。戊二醛消毒剂对2株MRSA基因阳性MRSA的MIC值和1株MRSA基因阳性MRSA的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其他均与标准株相同。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 qacA/B基因阳性率较高,携带qacA/B基因阳性的MRSA对含氯消毒剂有产生抗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 E△1-sul1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qac E△1-sul1基因。结果 201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和头孢类等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但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qac E△1-sul1基因的总检出率为40.8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qac E△1-sul1检出率分别为34.78%、44.23%、58.91%和31.25%。结论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 E△1-sul1携带率较高,加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的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消毒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索担头细蛾Epicephala duoplantaria和革叶头细蛾Epicephala daltonii共同为革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ltonii传粉的"一对二"协同进化模式。本文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两种传粉头细蛾个体发育过程中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详细研究并对比,记述共生双方利益得失;对比研究两种头细蛾幼虫形态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在革叶算盘子上每年均为1个世代,幼虫和成虫的活动时间分别在2月-4月和4月-5月;革叶算盘子结实率为11.20%-27.02%,其中被蛀食率为26.47%-44.83%;果实中的种子败育率为26.03%-34.68%,种子被头细蛾蛀食率为9.29%-17.95%;平均每头幼虫消耗2.59-2.94粒种子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每个植株留有49.53%-62.63%完好的种子,以维持互惠共生关系的稳定;产卵方式的差异导致担头细蛾的种群数量远高于革叶头细蛾;两种头细蛾的幼虫形态趋同进化但各自具有特性,这与革叶算盘子的形态特征及两种头细蛾习性有关。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共同为革叶算盘子传粉,形成了特殊的"一对二"协同进化互惠共生体系,推测担头细蛾是寄主转移来的传粉者,但该互惠共生体系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 玉米尖蛾Sathrobrota rileyi Wals.属鳞翅目尖翅蛾科。幼虫形态与红铃虫近似,本文针对其分布情况及生物学特性报道如下。 一、分布情况 据我们在江西全省各地调查结果表明,从赣北到赣中、赣南,不论平原、丘陵,还是山区,各棉地均有玉米尖蛾的分布,且密度颇高,是我省广发性棉花害虫之一,见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在皮肤科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特点、传播途径。方法回顾分析44例住院、门诊HIV感染者皮肤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HIV感染者皮肤黏膜病变的有25例(56.81%),以感染性疾病病毒、梅毒感染为主,分别为12例(27.27%)、6例(13.63%),疾病种类依次为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病毒、带状疱疹、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全身湿疹和口腔念珠菌等9种。有2种以上皮肤黏膜疾病者8例(18.18%)。感染途径以男性同性恋为主17例,其次是异性恋13例。结论HIV感染者在皮肤科就诊时皮肤黏膜损害以病毒和梅毒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陕北丘陵沟壑区撂荒地自然恢复植被的组成结构与数量分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样带调查与TWINSPAN分类等方法,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延安、安塞和吴旗174个撂荒地样方的物种组成、出现频率与盖度、及群落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类.植被组成结构的统计结果表明:该区自然恢复的植被几乎一半是由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蔷薇科的物种组成,北温带、旧世界温带、世界与泛热带分布成分占到总物种数近75%,且以中旱生、中生和旱生的草本类植物为主,具有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植被的数量分类表明:调查样方基本包括了该区自然恢复的主要植被类型,延安、安塞和吴旗的植被在1年生草本群落到多年生蒿禾类草本群落阶段,依次均以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等为主要优势物种构成的不同组合的植物群落,且这些物种具有较高的盖度和频度;但在植被演替后期,不同植被带及阴阳坡的演替方向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延安为代表的森林带,阴坡可形成黄刺玫(Rosa xanthina)、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等为优势种的群落,阳坡可形成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等为优势种的群落;以安塞为代表的森林草原带,阴坡可形成黄刺玫、紫丁香(Syringa julianae)、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等为优势种的群落,阳坡可形成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狼牙刺等为优势种的群落;而以吴旗为代表的草原带,阴阳坡植被分异不明显,为多年生蒿禾类草本群落.这些演替后期的灌乔优势物种均为高位芽植物,在阴坡为中生,在阳坡为旱生、中旱生,虽具有比较高的盖度,但分布仅仅是零散出现,并不是目前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STD门诊复发性外阴道念珠菌病(RVVC)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然后用ATB ID 32C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3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80份标本中检出白色念珠菌201株,占71.79%;非白色念珠菌79株,占28.21%,其中光滑念珠菌42株,占15%.VVC组与RVVC组抗真菌药物比较,VVC组对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D门诊患者阴道念珠菌病检出菌种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RVVC组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色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占比例最高.VVC组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法(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三年内123例疑似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三种方法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共诊断25例神经梅毒患者,其中1例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阴性;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8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17例;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白细胞计数>5×106/L,异常率为62.50%;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白细胞计数<5×106/L,异常率为58.82%。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脑脊液蛋白>0.5 g/L,异常率为75.00%;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平均脑脊液蛋白<0.5 g/L,异常率为64.71%。TP-ELISA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 和43.88%,TRUST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94%和100%,VDRL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100%。结论 脑脊液TP-ELISA不可作为神经梅毒的确诊病例标准,脑脊液TRUST可以代替 VDRL用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亦可作为其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区域特殊群体梅毒检测的方法学意义。方法对2010—2013年在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15881例患者和其中确证梅毒患者648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评价TRUST、TP—ELISA、TPPA和乳胶层析法检测特殊群体患者血清的意义。结果2010—2013年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分别为1347例、1679例、1787例、1675例,共6488例,占大连市沙河口区梅毒确诊患者的82.13%、82.02%、75.18%、71.67%。TRUST、TP-ELISA、TPPA和乳胶层析法敏感性分别为74.48%、99.75%、99.46%、86.24%,特异性分别为99.65%、99.98%、99.95%、99.92%。结论梅毒患者和全国一样,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且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在大样本梅毒血清学试验中,TRUST和TP—ELISA结合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高危人群体检的方法首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