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动物行为观察中个体识别是非常重要的。而现有对蝙蝠的标记方法,如臂环和颈圈等并不能满足室内红外线摄像头下识别个体进行行为观察的需要。本文采用体毛染色和臂环相结合的方法对犬蝠(Cynopterus sphinx)进行标记,可在室内行为观察中识别个体。  相似文献   
2.
理毛行为是动物防御寄生虫感染有效的行为策略之一。通过室内行为观察,对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理毛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理毛行为的种间差异,以及体表寄生虫负荷量对理毛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理毛行为主要可分为舔拭及抓挠,两种蝙蝠舔拭行为的频次和持续时长均大于抓挠行为。舔拭和抓挠行为的频次具有种间差异,扁颅蝠舔拭行为的频次高于褐扁颅蝠,但是其抓挠行为频次则低于后者;而舔拭行为和抓挠行为的持续时长无种间差异。两种蝙蝠体表寄生虫负荷量与理毛行为的总时长和总频次均无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理毛行为可能受到中枢神经调控及外部刺激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行为实验,研究了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与其体表寄生革螨(雷氏巨刺螨(Macronyssus radovskyi)及拟雷氏巨刺螨(M.pararadovskyi))之间的关系.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雌性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健康指数呈正相关(Spearman:rs=0.55,P<0.01,n=24),而在雄性扁颅蝠以及雌、雄褐扁颅蝠中则无相关性(P>0.05).室内原宿主感染实验发现,扁颅蝠和褐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均明显倾向于选择各自的雄性宿主,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42±12)%和(58±12)%(t=-3.6,df=31,P<0.01);褐扁颅蝠雌、雄性感染率分别为(37±11)%和(63±11)%(t=-6.1,df=26,P<0.001).用扁颅蝠体表寄生革螨(拟雷氏巨刺螨)对扁颅蝠与褐扁颅蝠交叉感染后发现,寄生革螨明显选择其原宿主扁颅蝠,扁颅蝠与褐扁颅蝠感染率分别为(71±13)%和(29±13)%(t=9.1,df=29,P<0.001).以上结果表明,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负荷量与宿主身体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而对宿主性别表现不同偏好;扁颅蝠的体表寄生革螨对宿主表现明显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4.
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尝试取食陌生食物会给其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是利益。许多动物在首次遇到陌生食物时,不会立即对其进行取食,甚至感到恐惧而避开,这是动物应对陌生食物和环境的一种恐新行为(neophobia)。2010年10—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圈养条件下的犬蝠Cynopterus sphinx取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中犬蝠首次面对陌生食物(苹果)刺激时表现出2种不同的行为,14只实验个体中,6只在首次面对陌生食物时直接对其进行取食,定义其为探索者(explorer);而另外8只对陌生食物表现出了恐新行为,定义其为恐新者(coward)。在人为施加的环境压力下,恐新者经过反复试探,首次成功取食陌生食物后才接纳陌生食物。雌雄个体间(Mann-Whitney U test:雌性31.3 min±8.5 min,n=6,雄性122.8 min±16.2 min,n=5,U=721.0,P<0.001)及亚成体与成体间(Mann-Whitney U test:亚成体20.9 min±10.9 min,n=3,成体72.9 min±9.7 min,n=11,U=901.0,P<0.001)在首次取食行为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雌性和亚成体个体更易于接受陌生食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的这2种行为差异各自有其生态学意义,探索者的行为利于拓宽取食食物源,以应对野外多变的环境;而恐新者的行为可防止摄入过多有毒或营养过剩的食物。雌性倾向于探索陌生食物,可能与其在种群中的繁殖地位有关;亚成体积极探索陌生食物的行为则体现出其取食经验上的缺乏,同时也利于将陌生食物引入种群食谱中。行为的多样性利于种群繁衍,本文探讨了2种取食策略各自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犬蝠的嗅觉灵敏度,我们以6只成年犬蝠对不同浓度的成熟香蕉汁和纯水对照的选择倾向和取食时间各进行了连续5个夜晚的室内观察。香蕉汁的浓度分别为100%(120g),50%(60g香蕉汁和60g纯水),25%(30g香蕉汁和90g纯水),12.5%(15g香蕉汁和105g纯水);另取纯水(W)与熟烂的香蕉汁(OR)各120g作为对照。将以上食物和对照随机注入不同的容器内,观察犬蝠对不同浓度的香蕉汁、熟烂香蕉汁和纯水的选择。结果表明,犬蝠对纯成熟香蕉汁的选择性最强,取食次数和取食量均最高,而停留时间也最长;说明犬蝠具有分辨不同浓度的气味差异。我们推测犬蝠在野外觅食时可能优先取食成熟水果。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2002~2007年在广西龙州县和宁明县采用标记重捕法对扁颅蝠的扩散行为进行研究,共标记669只(成体316只,亚成体353只;雌雄分别为293只和376只),重捕到139只(重捕率20.8%)。结果表明,大部分扁颅蝠雌雄后代在性成熟前发生扩散,其亚成体扩散率无性别差异(雄性82.2%,雌性66.7%;P>0.05)。对成年雌雄两性扩散率(雄性76.5%,雌性58.5%)的分析亦未见性别差异(P>0.05),但亚成体和成体合并结果显示雄蝠扩散率(80.7%)高于雌蝠(62.3%,P<0.01)。此外,我们还测量了扩散的距离,雄性后代的扩散距离(787.5±26.980m,n=37)比雌性(517.4±25.308m,n=24)远(P<0.01);在出现扩散的61只后代中,仅有一只(0.7%)雄性亚成体扩散到其它的竹林,其余个体均在出生竹林内的不同竹筒之间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