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淀山湖基于初级生产力的鲢鳙富营养化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8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黑白瓶测溶氧法对淀山湖湖南区和围隔区初级生产力进行逐月测定,依据测定的湖南区初级生产力估算鲢、鳙渔产潜力及合理放养量,讨论温度、透明度、营养盐、叶绿素a等理化因子与初级生产力的相关性,分析鲢、鳙放养对淀山湖水体营养物质的定量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湖南区平均水柱日毛产量(PG)为4.02gO2.m-2,8月最高、1月最低,净产量(PN)为1.99gO2.m-2,年PN/PG=52%;2)0~0.5m水层对水柱初级生产力贡献最大,湖南区占32.3%、围隔区占32.2%;3)初级生产力与透明度、水温呈明显正相关,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4)淀山湖浮游植物年生产量为28.18×104t,按鲢鳙3:1比例放养,鲢渔产潜力为1621.58t,鳙为1216.18t,鲢合理放养量为16.94t.km-2,鳙合理放养量为6.35t.km-2;5)以淀山湖每年渔产2837.76t计算,可以固定氮、磷分别为85.50t、7.63t,由此可使淀山湖水体中氮、磷含量分别降低0.67和0.06mg.L-1。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12月,对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14属.优势种类为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eianus、湖球蚬Sphaerium lacustre、蜾蠃蜚Corophium sp..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177.58 ind./m2,沙蚕对密度的贡献最大,占年均密度的45.85%,最大密度出现在7月,1月最低,St1年均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站点;年均生物量为19.60 g/m2,软体动物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占年均生物量的97.25%,9月生物量最大,St3年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另5个站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值表明,淀山湖水体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状态.能量估算法估算出淀山湖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为5.198×103 kg.  相似文献   
3.
淀山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帮助利用生物操纵技术进行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现存量进行了2周年的系统调查.淀山湖浮游动物有128种,其中浮游原生动物23属29种、轮虫23属51种、枝角类15属33种、桡足类15种.年均密度6 965ind/L,原生动物和轮虫分别占62.19%和36.77%,密度高峰出现在春季;生物量年均为6.00mg/L,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分别占51.65%和38.38%,生物量高峰出现在夏季.4个类群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与其均匀度指数J呈显著正相关,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其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根据浮游动物密度及优势种组成特征判断,淀山湖水质为富营养型.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具有较好的水质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构建的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表面流和水平潜流湿地复合系统中,对湿地植物各组织、湿地表层土壤(0~10 cm)、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湿地植物表层土壤和湿地植物对有机碳的固定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在生长期迅速增加,8月较高,进入成熟期(11月)后保持稳定,8月有机碳含量与5月有显著性差异、与11月差异不显著;湿地植物地下部分组织固定的有机碳含量低于地上部分,但季节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5月含量最小,8月达到一个较高的值,11月与8月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植物进入生长期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湿地上无植物时期,各湿地植物根际土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表层土,但差异不显著(睡莲除外).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96~1.67 kg·m-2,受植物种类、植物生长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湿地面积和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估算出沙田湖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部分面积为3592 m2)0~10 cm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61 t,通过植物吸收每年固定的碳量为10.34 t.  相似文献   
5.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明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于2004-2006年对上海市最大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淀山湖浮游植物84属205种,主要由绿藻(种类数占50%)、硅藻(20%)、蓝藻(13%)、裸藻(13%)等组成.相邻两月之间种类相似性系数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优势种为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小席藻(Phormidium tenus)、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具缘微囊藻(M.marginata)、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te)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等.浮游植物群落细胞数量主要由蓝藻(42.73%)、绿藻(37.75%)、硅藻(12.67%)和隐藻(6.06%)组成;生物量主要由硅藻(36.75%)、蓝藻(16.78%)、绿藻(16.36%)和隐藻03.53%)等组成.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演替模式不同于PEG(Plankton Ecology Group)模型,其中蓝藻从春末开始大量出现,夏季大量繁殖,一直延续到秋初.综合文献资料看出,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已从1959年的硅藻一金藻型、1987-1988年的隐藻-硅藻型演变为2004-2006年的蓝藻-绿藻型;数量由1959年的103 ind./L上升至2004-2006年的1.11×107 cells/L.演替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贫中营养型的金藻、甲藻比例下降,富营养型的蓝藻、隐藻和微型绿藻增加.浮游植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演变指示了淀山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市8个区县25条中小型河道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重金属在沉积物和水生植物中累积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采用生物富集系数(BCF)方法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对水生植物与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与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相比,As、Ni和Zn平均含量是标准的6.7倍、1.5倍和1.4倍,Cd、Pb、Cu、Cr平均含量不超标。参照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上海市中小型河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AsPbNiCuZnCr,其中Cd、As生态风险严重,7种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431.43,有强生态风险。植物体内累积最高的重金属为Cu,累积最低的重金属为Cd,沉水植物体内重金属Cd、As、Cr、Pb、Ni、Cu的含量均大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盾草对多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于1,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较大潜力。根据植物体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关系,发现黑藻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Ni、Pb的含量显著正相关;水盾草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含量显著正相关,芦苇与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含量显著正相关,上述3种植物可作为上海市河道重金属污染监测植物的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7.
江苏滆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滆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3—2014年对滆湖20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按季节进行了8次调查,同时对14项水环境指标进行了逐月监测.结果表明: 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5种,其中软体动物3种,占12%,摇蚊幼虫12种,占48%,寡毛类4种,占16%,甲壳类4种,占16%.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中国长足摇蚊和太湖裸须摇蚊.摇蚊幼虫和寡毛类存在显著的空间和季节变化.氮、磷营养元素和水温对滆湖水域环境状况有较大影响,且总氮(TN)、硝态氮(NO3--N)和溶解氧(DO)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TN和NO3--N是影响滆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