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lyocypris是陆相介形类的一个常见属。对其壳体外层瘤状凸起分类意义的认识历来存有争议。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具瘤或经常具瘤的Ilyocypris分子进行研究并初步查明其瘤状装饰分类意义的基础上,将其鉴定描述为三个种:Ilyocypris gibba,I.echinata和I.salebrosa。前者个体发育中壳瘤减少直至消失的变化及其与气候环境变迁的相关性表明,I.gibba的壳瘤发育程度是表型特征,区内原定的I.biplicata和I.bradyi实为I.gibba的无瘤类型。I.echinata的壳瘤也不具备分类意义。I.salebrosa则不同,其鲜明而巨大的后背瘤足以与Ilyocypris属的其它种区别开来,是稳定的种征。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介形类化石带与磁性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柴达木盆地东部晚上新世-全新世湖相沉积巨厚,无明显间断,微体化石丰富。区内已建厚度超过2000m的第四系磁性柱中,记录了布容、松山和高斯极性时带。由于有剖面上部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剖面中、下部的介形类化石带序列的对比成果配合验证,布容、松山极性时下限的确定和布拉克、莫纳、琵琶湖、奥尔杜威、马默思等亚极性时的鉴别依据充足可信。据此极性年表标定的晚上新世-第四纪介形类化石带序列中12个标准化石的时限得以识别。古生态研究与壳体元素分析的资料表明,始见于距今305万年的Microlimnocytheresinensis指示低温水体,该化石带的出现标志着中新世以来柴达木盆地古气候的首次明显变冷。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介形类化石带与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东部晚上新切一全新世湖相沉积巨厚,无明显间断,微体化石丰富。区内已建厚度超过2000m的第四系磁性柱中,记录了布容,松山和高斯极性时带。由于有剖面上部的同位素测年数据和剖面中,下中的介形类化石带序列的对比成果配合验证,布容,松山极性时下限的确定和布拉克,莫纳,琵琶湖,奥尔杜威,马默思等亚级性时的鉴别依据充足可信。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层广泛发育,其中轮藻的地理分布与水体含盐度有密切的关系,并严格受到淡水水域的控制。第四纪至现代轮藻的地理分布,实际上就是当时湖泊咸水与淡水的分区。湖泊的含盐度又取决于盆地周边雪山的分布。这种雪山补给水量的差异,造成了盆地湖泊西咸东淡的地理格局及轮藻、介形类等化石的东西地理分区。  相似文献   
5.
介形类属Qinghaicypris Huang,1979的外貌酷似同属一科的Ilyocypris,由于建属人未提供足以将两者区别开来的壳内结构特征,有些学者对Qinghaicypris属的独立地位不予认同,只将其视为Ilyocypris内两端较圆的大个体类型。经对青海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Qinghaicypris模式种标本壳瓣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后得知,其附边的缺失及铰合构造中部与前、后端宽度的相近均明显有别于Ilyocypris,是重要的属征。Q.crassa壳壁微量元素的组成是低锶钙比和低镁钙比。另外,该种钙化襞上的缘纹十分发育。依据上述资料,并结合考虑其它有关资料后推测,该种的生存环境应是寒冷水体,水体的盐度较低。Q.crassa是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下部的标准化石。按照磁极性测定及沉积速率计算结果,其分布时限被确定为距今2.52Ma至2.34Ma。约2.50百万年前正是北半球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这表明,V28—179及DSDP552A站深海岩芯同位素记录的冰川规模扩大事件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的青海省境内也有反映。  相似文献   
6.
甘肃玉门非海相第四系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玉门非海相第四系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由来钟石兰,勾韵娴,廖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孙镇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00)赵福寿,胡令善(甘肃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酒泉735000)甘肃玉门花海子一带晚新生代地层分布区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勘探工作向沉积盆地中心深入展开,近年来对辽宁省辽河断陷的西部凹陷南部双台子河口构造一带的下第三系进行了重点钻探。从盆地边部浅水沉积区向盆地中心较深水沉积区,跨越不同相带的地层对比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例如,在划分对比双91井、双101井、双94井和双96井等井范围内东营组与沙河街组分界时,发现了东营介属Dongyingia与西营介属Xiyingia重叠的地层,因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对比方案:(1)以Dongyingia作为东营组的标志,强调以Dongyingia底界为准划分分界;(2)  相似文献   
8.
在对研究区内第四系及现代沉积中大量分布的Li mnocythere壳进行再鉴定、并对文献中的相关图片及文字描述进行复查后,未能发现具有L.dubiosa种征(♀个体中背部深深内凹;♂个体背视两侧近平行,最大宽度位于中前部且右壳比左壳长)的壳体存在,也没有找到壳长达到L.sancti-patricii定种标准的壳瓣。此前研究区内被定名为L.dubiosa及L.sancti-patricii者实为L.inopinata的无瘤个体及单瘤个体,而L.binoda则应属次异名。区内L.inopinata无瘤个体在现代沉积中的分布表明:尽管L.inopinata是广盐、广钙和广流速种,但它偏好渐盐水特别是盐度低于14‰的中盐水低钙静水水体的特征明显。有瘤个体的出现似可指示其生活环境为高硅含量的低盐度水域。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不同水体介形类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于2005年7—8月在青海湖地区进行考察期间,对青海湖、尕海、耳海以及周边河流、沼泽等不同水体和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了水底表层41个1—2cm沉积物样品中的介形类动物群组成及对应的水化学组成。初步分析得出青海湖大湖区介形类以Limnocythereinopinata和Eucyprismareotica为主,依盐度的不同二者的优势度有所区别;尕海盐度较高,以Eucyprismareotica为主,耳海盐度较低,分布Limnocythereinopinata和较多偏淡水种如Ilyocyprisechinata,Ilyocyprisbradyi和Candonanyensis;沼泽坑和河流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考察壳聚糖(chitosan)、壳寡糖(chitosanoligosaccharides,COS)、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J)、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和Cu2+等诱导子对藏红花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藏红花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浓度范围内,壳寡糖(1~500mg/L)和较低浓度壳聚糖(≤10mrdL)、MJ(≤10μmol/L)、SA(≤10μμmol/L)和Cu2+(≤1μmoL/L)对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较高浓度壳聚糖(≥100mg/L)、MJ(≥100μmol/L)、SA(≥100μmoL/L)和cu“(≥10μmoL/L)显著抑制细胞生长。5种诱导子对藏红花色素合成的诱导效果不同,并且与诱导子作用浓度和添加时间有关。MJ诱导效果最好,在细胞培养第0天添加终浓度100仙moL/LMJ,藏红花色素含量(以1克干细胞计)达到28.57mg,比对照提高177.9%。其次是cu“,在细胞培养第4天添加终浓度500μmoL/LCu2+,色素含量达到19.82mg,比对照提高108.2%。再次是壳聚糖和壳寡糖,在细胞培养第14天分别添加终质量浓度100mg/L壳聚糖和壳寡糖,色素含量分别达到18.33和17.39mg,比对照提高69.1%和69.0%。最后是SA,在细胞培养第14天添加终浓度10μmoL/LSA,色素含量达到14.65mg,比对照提高4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