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用透射电镜观察盐胁迫下3种青钱柳幼苗叶中H^+-ATPase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超微结构的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幼苗叶中H^+-ATP酶活性较小,且多分布于细胞核上。盐处理12d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H^+-ATPase活性越大,盐胁迫20d的叶中亚细胞结构受破坏的程度越小,幼苗盐适应能力越强。H^+-ATPase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轻,主要分布在液泡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重。从整体上看,3种青钱柳幼苗的耐盐能力大小为:安徽黄山幼苗〉云南昆明幼苗〉江西九江幼苗。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生态建设与造林用材的主要树种,为了揭示马尾松抗虫机理尤其是诱导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外源喷施茉利酸甲酯(Me JA),分析了处理与对照间植株针叶显微结构、萜类合成酶活性及其细胞化学定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 mmol·L~(-1)Me JA处理下马尾松植株松针中萜类物质,尤其是单萜、二萜的相对含量增加,马尾松毛虫拒食性明显,诱导抗性增强。显微观测中,针叶叶肉细胞内树脂道分泌物增加,叶绿体数目减少,但叶绿体体积增大,叶绿体片层结构增加。Me JA处理4周后,针叶中萜类合成酶活性增加,通过电镜酶细胞化学观察,膜系统尤其是叶绿体膜上萜类合成酶活性定位明显增强。这说明Me JA诱导的马尾松诱导抗性可能与改变的叶绿体结构及绿色质体萜类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姚瑞玲  王胤 《广西植物》2016,36(11):1282-1287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生根困难,该研究在严格控制光温条件的光照培养中,以马尾松无性系组培继代芽为材料,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率、生根时间、根系条数和移栽成活率等生根能力指标以及生根解剖构造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ANOVA)的显著性检验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25℃最适温度培养下,马尾松组培生根效果较佳,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1%。低温处理下,生根时间显著延长,根系条数减少,生根率偏低;高温处理下,根茎愈伤组织明显,移栽成活率显著降低。从生根解剖构造来看,马尾松不定根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分化而成。与25℃适温处理相比较,在20℃较低温处理下,细胞分裂活动缓慢,不定根原始体诱发较少;而在30℃较高温处理下,细胞活动旺盛,但髓射线与维管组织细胞染色颜色加深、排列紧密,将诱发的不定根原基细胞团区隔成带状或片状。该研究结果探讨了培养环境温度对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能力的影响,为马尾松组培苗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胤  姚瑞玲 《广西植物》2021,41(6):922-929
马尾松属高氮需求树种,然而在苗木培育中马尾松对氮素,尤其是不同形态氮素的需求尚不明确。该文以马尾松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养方法,针对硝态氮、铵态氮两种氮素形态均分别设置了2、4、8、16 mmol·L~(-1)4个处理,以不添加氮素为对照,对苗木的高径生长、根构型参数(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平均直径和根尖数)以及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2~8 mmol·L~(-1)硝态氮处理下,除根冠比外,苗高、地径、根构型参数、生物量均不低于对照,其中以2 mmol·L~(-1)水平下苗木生长效果最好,苗高、地径、根构型参数、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在16 mmol·L~(-1)硝态氮处理下,苗高、总根长与根尖数低于对照。(2)在2~16 mmol·L~(-1)供试范围内,铵态氮处理下的苗木根冠比小于对照,但其苗高、地径、根构型参数、生物量均不低于对照,整体上以4 mmol·L~(-1)处理下的苗木生长表现最佳。(3)在任一供氮水平,除根冠比和2mmol·L~(-1)处理下的根总表面积与根尖数在两种氮素形态间无明显差异外,铵态氮处理下的苗木生长情况显著优于硝态氮处理,这说明马尾松组培苗偏好于吸收和利用铵态氮。综上结果表明,外施硝态氮、铵态氮均能促进马尾松组培苗生长,但需控制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其中以2 mmol·L~(-1)硝态氮和4 mmol·L~(-1)铵态氮处理效果较佳。高浓度硝态氮会抑制苗木高度及根系发育,且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苗木生长的促进效果大多弱于铵态氮。因此,今后为达到培育优质壮苗和提高肥效、减少肥害的目的,可考虑使用铵态氮肥。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及钙调节对青钱柳根部组织离子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研究了NaCl胁迫及钙调节下,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幼苗根部组织中离子的浓度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3.0和5.0 g.L-1NaCl胁迫下,青钱柳幼苗根部各层组织中Na 和Cl-的相对含量增加,K 、Ca2 和Mg2 的相对含量降低;5.0 g.L-1NaCl胁迫下加入3.0 g.L-1Ca(NO3)2后,Na 的相对含量降低,K 的相对含量增加,Cl-的相对含量变化较小。随NaCl浓度的升高,中柱和皮层中Cl-的相对含量增高;Na 大部分沉积在皮层及表皮上;K 由皮层进入中柱的比率增大;Ca2 由表皮进入皮层的比率减少,由皮层进入中柱的比率增大。5.0 g.L-1NaCl胁迫下加入高浓度Ca(NO3)2后,Cl-的分布比率变化不明显;Na 由表皮进入皮层的比率增加,从皮层进入中柱的比率下降;K 和Ca2 的分布比率变化不明显。高浓度NaCl胁迫破坏了青钱柳幼苗根部的离子平衡,加入外源Ca(NO3)2(1.0~3.0 g.L-1)后,缓解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组培生根关键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瑞玲  王胤  吴幼媚 《广西植物》2016,36(11):1288-1294
该研究以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优良种群无性化组培继代芽为材料,探讨了影响马尾松组培单芽生根的几个关键因素如基本培养基、基因型、激素及光温条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以半量的WPM、DCR、GD、MS和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生根处理,生根率差异显著,其中以1/2改良MS的生根效果最佳。(2)基因型不同,马尾松组培生根能力差异显著,在供试无性系中,以GLM-80的组培生根能力较强。(3)生根激素的浓度显著影响了马尾松组培生根,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根率高、根系发达,与IAA、IBA相比,低浓度0.1~0.2 mg·L-1 NAA处理下的组培生根效果好。(4)光照强度对马尾松组培生根影响不明显,但对芽苗地上部分形态建成影响显著;在2000 lx光照强度处理下,芽苗生长健壮、移栽成活率高,而温度对马尾松组培生根具有显著的影响;在25℃培养条件下,生根效果稳定。该研究结果为马尾松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实现马尾松无性系育林、加快良种选育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幼苗各部位离子分配、吸收与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0.085mol·L-1NaCl胁迫28d后,来源于安徽黄山的青钱柳幼苗根、茎、叶片及叶柄中的Na /Ca2 和Na /K 比值均最小;相同NaCl浓度胁迫下,3个种源青钱柳幼苗各部位的Na /Ca2 比值较稳定。随NaCl浓度的升高,青钱柳幼苗从根系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提高,从叶柄到叶片的K 和Ca2 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下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安徽黄山种源青钱柳幼苗的耐盐性高于云南昆明种源和江西九江种源。  相似文献   
8.
无菌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利用液氮将不同含水量的无菌马尾松种子(27.4%、24.6%、22.7%、16.8%、15.8%、10.7%、7.5%、6.1%、4.8%、3.2%)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1)在3.2%~6.1%含水量范围内,经液氮冷冻保存后的发芽率随着含水量升高而逐渐升高,在含水量6.1%时,发芽率达到最大值(91.33%);当含水量大于6.1%时,发芽率逐渐下降,尤其是当含水量大于15.8%时,发芽率迅速下降;在3.2%~7.5%含水量范围内冻存后发芽率在80%以上。(2)冷冻、化冻方式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种子无需低温预冷,直接投入液氮保存(快速冷冻)效果最好;室温空气化冻(缓慢化冻)较42℃水浴化冻发芽率高,且后者容易发生种皮炸裂现象。(3)种皮对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过程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机械损伤,去掉外种皮的种子冻存后发芽率显著下降,且容易出现形态不正常的幼苗。(4)超低温保存对马尾松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在最适含水量6.1%时,经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的发芽率显著大于对照种子。总之,含水量、冷冻方法、化冻方法、种皮结构显著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的最优方法是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6.1%,直接投入液氮快速冷冻后室温空气缓慢化冻,冻后发芽率可在90%以上。马尾松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其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