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96孔板法,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分别对10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产地抑菌效果的比较。结果:小羽贯众的根状茎和叶的提取物对10种常见的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提取物最敏感。结论:小羽贯众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青霉菌立体选择性环氧化顺丙烯磷酸产生磷霉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青霉 (Penicilliumsp .) ,编号F5,能选择性的将顺丙烯磷酸环氧化为磷霉素 ,在pH7 5、2 8℃、2 80r min条件下培养 6d ,底物浓度 0 3%时 ,产物浓度达 2 2mg mL ,产率 41 % ;底物浓度 0 6%时产率 8%。转化产物经磷霉素敏感菌生物检测 ,TLC检测 ,并与标准品比较 ,确证为磷霉素。  相似文献   
3.
由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编号BM9602。该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中性β甘露聚糖酶。多糖能作为碳源,而单糖不能作为碳源;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魔芋粉4%,牛肉蛋白胨和酵母膏各1%。产酶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起始pH85,35℃,振荡培养36〖KG*3]h。以槐豆胶为底物,培养滤液中性β甘露聚糖酶活力为96IU/mL。酶在pH50~100和50℃下稳定;作用最适条件为pH60和50℃;水解魔芋粉和槐豆胶均产生寡聚糖。  相似文献   
4.
用6、12与31个月的雄性Wistar大鼠的大脑Krieg 2、3区皮质,对其V层大锥体细胞的五段50μm长度内的树突棘做形态学定量研究。在Golgi法的切片中共计数了三个年龄组的151个细胞的725段树突的棘密度。结果表明,老年大鼠比成年和青年大鼠的棘密度普遍下降。其中以基树突与侧树突棘度下降最显著(减少24%左右),顶树突只中段有明显减少。老年大鼠锥体细胞还常出现胞体、树突及其分支的明显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5.
具有时滞的NICHOLSON同源微分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自从Lotka-Volterra生态模型问世以来,对捕食者-猎物(或寄主-宿主)系统的研究,大致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改进方程组中的非线性项,使之更符合生物学实际。其中对两个种群系统的研究,有大量的工作,普遍认为Kolmogorov模型是最为一般化的。多年来在论证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等问题方面,有很好的成果,陈兰荪的工作概括地介绍了问题的历史及现状,他的专著不但详述了各种模型的来源、意义,而且论证了它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性方法,内容相当丰富。在国外有许多专著,如等。 2.从生物学实际出发,加进时滞项,这在Volterra的工作中,已经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产中性纤维素酶特异腐质霉H31-3复合诱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性纤维素酶在纺织、食品、饲料和制药行业均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H31-3进行诱变,经发酵筛选获得较高酶活力且传代稳定的正突变菌株H14,制备其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后得到正突变菌株H14.2,最终CMC酶、滤纸酶活力分别达82.56IU/mL和5.77I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78.57%和106.81%。  相似文献   
7.
中性纤维素酶在纺织、食品、饲料和制药行业均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H31-3进行诱变,经发酵筛选获得较高酶活力且传代稳定的正突变菌株H14,制备其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后得到正突变菌株H14-2,最终CMC酶、滤纸酶活力分别达82.56IU/mL和5.77I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78.57%和106.81%。  相似文献   
8.
对幼年、成年与老年Wistar大鼠大脑躯感皮质的胶质细胞的电镜研究表明:老年大鼠胶质细胞脂褐素增加和卫星化增多;在胶质与神经元胞体之间,神经元的胞质膜和胶质贴近处出现表面下复合器的情况也增多。星形胶质细胞还有胞质肥大和微丝增多的倾向。在个别老年动物中见到一种特殊的多层平行膜板状髓鞘样结构出现于胶质与神经元胞体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睐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固定化和固定化酶的性质。通过对戊二醛浓度、酶量和交联时间各单因素的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与游离酶相比,以DEAE纤维素为载体的固定化酶最适pH向酸性偏移,最适温度不变,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在40℃、150r/min下反应3h,转化率可以达到32%。固定化酶可以连续使用4次以上。固定化酶在4℃、5mmol/L CaCl2溶液里保存18d,还剩余80%以上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