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107例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个体的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HLA—DQA1基因多态性,并将所得结果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健康个体中共检出10个等位基因,以DQA1*0104(O.3727)、DQA1*0501(0.2636)、DQA1*0103(0.1318)的频率较高,DQA1*0401(0.0045)、DQA1*0601(0.0091)的频率较低。结果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同类资料进行比较,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独特性。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HLA—DQA1基因,与国内其他民族群体的资料比较,总体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显示人类的遗传系统既有共性亦有各自的特点,显示华人群体遗传背景的复杂性,结果为人类学研究和HLA—DQA1基因相关的疾病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生长方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5~2007年在长江上游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476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 et Dabry标本的数据,对其生长方程进行了分析.圆口铜鱼鳞片半径-体长的函数关系在雌雄群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符合方程L=85.429S0.8125 (R2=0.9635),推算体长表现出Lee氏现象;运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方法,对基于4种备选生长方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VBG)、Richards生长方程、Gompertz生长方程和Robertson生长方程)的36种不同模型分别以生长推算数据进行拟合,并根据AIC选择最优生长模型,得到不同备选方程对圆口铜鱼生长描述的优劣顺序为:VBG、Richards、Gompertz、Robertson方程,其中最优生长模型为VBG Model 6:Lt=602.9(1-e-0.1693(t+0.024)) (雌雄群体间在0.01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圆口铜鱼的生长特征指数φ=4.7891±0.01612.对于存在Lee氏现象的鱼类,在使用生长推算数据构建生长方程时,建议使用非线性混合模型以对参数值进行较合理的估计.本文为圆口铜鱼种群动态及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不同种鱼类、同种鱼类不同生活史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生长模式的识别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胜利油菜(Brasslca napus)干种子以15万伦(A),3万伦(B),6万伦(C),9万伦(D),12万伦(E)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剂量率650伦/分,湿度88%。细胞学的研究是用Randolph液固定,从14时起至次日12时止,每2小时固定5mm根尖10—15个,一昼夜间固定12批。石蜡连续切片,片厚10μ,铁矾苏木精染色。  相似文献   
4.
七种云南地衣植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分属于三个科的七种云南产地衣植物的化学成分。这些植物是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R.)、沟树发(Alectoria sulcata Nyl.)、长茎松萝(Usnea longissimaAch.)、胡子松萝(Usnea comosa(Ach.)Rohl.)、林石蕊(Cladonia arbuscula(Rabh.)Rabh.)、砖孢发(Oropogon loxensis(Fee.)Th.Fr.)和卷梢雪花衣(Anaptychiaboryi(Fee.)Mass.)。根据光谱数据测定,其化学成分为:松萝酸(Usnic acid)(1),维任西酸(Virensic acid)(2),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3),瑞藏酸(Rhizonic acid)(4),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5),扁枝衣酸乙酯(Ethyleverninate)(6),黑茶渍素(Atranorin)(7)和泽屋萜(Zeorin)(8)。上述资料,对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攀枝花江段棒花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灿  祝茜  程鹏  熊玉宇  谭德清 《动物学报》2008,54(2):218-224
在2006年5月和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期间,通过使用三层定置刺网捕捉棒花鱼,我们研究了金沙江中游攀枝花江段棒花鱼的生物学。棒花鱼在三层定置刺网中的平均出现率为93.1%,在总渔获物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为7.68%;雄性个体的平均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体长和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4×10-5L2.8499(W为体重,L为体长,R2=0.8614);根据鳞片年轮对82尾标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其中0龄个体1尾,占1.22%;1龄个体68尾,占82.93%;2龄个体13尾,占15.85%。鳞径与体长显著相关,且雄性个体的线性回归关系比雌性个体强。绝对怀卵量为737-4516粒,相对怀卵量为180-597粒/g。棒花鱼的卵径分布范围为0.28-1.24mm,卵径分布呈双峰型。综合分析棒花鱼的性成熟系数变化趋势、繁殖期的持续时间、雌性个体的性腺发育和卵子的不同步发育,得知棒花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外源乙酸钠对大肠埃希菌DA19生长代谢的影响,将该菌株在氮源限制基本培养基及添加不同浓度乙酸钠的氮源限制基本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测定稳态时生长代谢参数和胞内关键酶酶活。与MN培养基相比,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和延胡索酸比生成速率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丙酮酸比生成速率则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而乙酸比生成速率则明显降低(除9 g/L乙酸钠外)。磷酸果糖激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乙酸激酶酶活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则随着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为了应对外源乙酸钠压力,大肠埃希菌DA19的生长代谢和中心代谢途径酶活都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前文中报道,从地衣植物(Cladonia arbuscula (Rabh.) Rabh.)和胡子松萝(Usnea Comosa (Ach.) Rhl.)中分别得到一个命名为原伊斯兰苔酸乙酯(ethyl protocetrarate, 1)的新缩酚酮化合物。本文报告其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