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9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FNA组及PFLP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内固定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1.11%明显高于PFLP组的71.11%(P0.05);PFNA组比PFL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并发症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内固定并发症少的特点,治疗效果较PFLP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ICR怀孕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槟榔碱对怀孕小鼠的抗生育作用,重点研究了槟榔碱对小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用0 mg/kg·day、5 mg/kg·day、10 mg/kg·day和20 mg/kg·day的槟榔碱分别处理怀孕小鼠后发现,槟榔碱处理能导致怀孕小鼠胚胎着床数量和子宫重量减少,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当槟榔碱剂量为20 mg/kg·day时,槟榔碱处理组小鼠的胚胎数量减少为对照组的59%,子宫重量减少为对照组的77%。HE染色发现20 mg/kg·day槟榔碱处理能导致怀孕小鼠第5天子宫内腔张开和第6天脱膜失败。荧光定量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0 mg/kg·day的槟榔碱处理能显著上调ERα和PR在子宫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  相似文献   
3.
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槐角苷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受孕小鼠按照0 mg/kg·day、150 mg/kg·day、300 mg/kg·day、600 mg/kg·day浓度的槐角苷进行灌胃处理,检测其胚胎着床数,SEM检视子宫内膜结构以及免疫组化研究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600 mg/kg·day槐角苷处理的小鼠胚胎平均着床数显著降低(P0.01);第5天SEM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胞饮突的形成受阻,子宫内膜容受性发生显著改变;第4天、第5天及第6天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ER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槐角苷能够通过调节子宫内ERα与PR的表达、影响胞饮突的形成、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多种途径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小鼠胚胎着床的失败,显示出了显著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4.
小麦丰产资源的筛选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二十余年小麦大粒、穗重资源研究与创新基础上,2000-2006年对287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研究,筛选出千粒重50~59.9g的大粒种质256份,占全部资源的8.9%;千粒重60~69.9g的稀有大粒种质93份,占全部资源的3.2%;千粒重70g以上的珍贵大粒种质8份,占全部资源的0.3%。筛选出单穗重2~2.49g的穗重种质176份,占全部资源的6.1%;单穗重2.5~2.99g的稀有穗重种质83份,占全部资源的2.88%;单穗重3g以上的珍贵穗重种质19份,占全部资源的0.66%。探索出大粒、穗重型种质创新的途径是:理想株型与大粒、穗重性状相结合;保产性状与大粒、穗重性状相结合;优良品质性状与大粒、穗重性状相结合;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通过创新,培育出一批优良的大粒、穗重型中间材料,可为超级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源,促进超级小麦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嗅觉与摄食相互关联和相互调节。在摄食过程中,体内的代谢信号及食物刺激产生的进食信号首先被下丘脑的弓状核及脑干的孤束核感受到,进一步投射到下丘脑室旁核,室旁核再将信号传递到与摄食相关的其他脑区,调控摄食行为。在此过程中,嗅觉信号可以通过嗅球及嗅皮层投射到下丘脑,调节摄食行为。与此同时,摄食过程中产生的胃肠激素(促生长激素释放素、胰岛素、瘦素等)和体内的一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内源性大麻素等)又作用于嗅觉系统,对嗅觉功能进行调节,反过来影响摄食本身。本综述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方面总结了近年嗅觉与摄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