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木瓜两性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混合分离群体分析法,在205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寻找番木瓜两性基因(M2)的RAPD标记,发现两个多态性RAPD条带:OPQ-07 1800和OPE-06 1050。它们仅能在两性DNA池中扩增到,而不能在雌性DNA池中扩增到,用上述两引物检测了210株番木瓜单株DNA,结果表明,OPQ-07 1800和OPE-061050与M2基因紧密连锁,它们位于M2基因的两侧,其遗传距离分别为4.5和1.9cM。  相似文献   
2.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能否引致植物发病,取决于病毒侵入植物后能否运转到植物的其它部分.一般认为病毒是通过由生物介体或机械磨擦造成的机械损伤而侵入植物细胞的.从初始侵染的细胞开始,大多数病毒在植物体内有两种运转方式:在薄壁细胞间进行的缓慢的短距离运转;在输导组织间进行的快速的长距离运转.80年代中期认识到病毒的体内运转需要其基因产物(运动蛋白,movement protem,MP)的参与,证实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30kD蛋白即为TMV的MP[1,2].之后有关病毒MP及对病毒如何在植物体内进行运转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有关这方面的综述文章有Hull R、Atabekov等、Lucas等和Carrington等[3-6]的.本文主要综述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但为了其完整性,也包含了一些上述综述的主要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合肥地区从豇豆带毒实生苗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物Cp—2.侵染豇豆表现为卷叶、花叶,并使叶片革质化.易经汁液摩擦接种.可经桃蚜、棉蚜、蚕豆好及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其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测试的7科20种植物中的11种。稀释限点为10~(-3)~10~(-4),钝化温度为60~65℃,体外存活期7~8天。纯化病毒悬液A260/280为1.523.病毒粒体为杆状,宽约18~20nm,多种长度,优势长度分别为58,98,150nm。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不与烟草脆裂病毒(TRV)、豌豆早枯病毒(PEBV)苜蓿花叶病毒(ALMV)、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血清发生反应。病毒外壳蛋白为单一电泳组分.其分子量为34 800,氨基酸组成中缺精所酸和脯氨酸。根据上述特征,认为Cp—2分离物为一种不隶属于目前确认病毒组群的单一病毒,且在国内外尚未见类似的报道,故暂定名为豇豆蚜传碎裂病毒(Cowpea aphid-borne breakage virus,CABV)。  相似文献   
4.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CH-1a株GP5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Bartha-K61株TK基因中,获得了一株TK^-/gE^-表型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rPRV—GP5。经生长动力学、表达动力学和间接免疫荧光证实PRRSV GP5在重组病毒中获得了表达,表达蛋白的抗原性与亲本病毒相似,rPRV-GP5在不同的细胞上毒价和细胞病变与Bartha—K61比较无显著差异。4只PRV抗体阴性的绵羊,每只接种10^6.0。PFU的rPRV-GP5可以完全抵抗10^3LD50伪狂犬病强毒S株的攻击。10头PRV、PRRSV抗体阴性的仔猪滴鼻接种rPRV-GP5 10^7.0 PFU/头并在接种后63d攻击PRRSV CH-1a株10^5.0 TCID50/头,攻毒后3d和5d出现了PRRSV荧光抗体和ELISA抗体,在政毒后14d检测到了PRRSV中和抗体,Bartha—K61活疫苗组和对照组至实验结束时仍未检测到PRRSV中和抗体。这说明rPRV-GP5免疫产生了针对PRRSV的回忆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两种兰花病毒病害的分子鉴定及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在其cp基因上下游设计PCR引物.CyMV预计扩增产物784bp,ORSV预计扩增产物604bp.以采集自广东省顺德的墨兰和文心兰表现病毒病症状的病株叶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对预期大小的5个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兰种或同一兰种不同兰场的病样CyMV引物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存在少量差异,但均与世界各地的CyMV分离物cp基因高度同源;而来源于不同兰种的病样ORSV引物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与世界各地的ORSV分离物cp基因高度同源.因此可将侵染广东兰花的两种病毒鉴定为CyMV和ORSV.混合上述两种病毒的 PCR引物,采用双重RT-PCR扩增,对采自广东顺德23个兰场共153份样品进行病毒检测,76份(49.7%)检出CyMV,52份(34.0%)检出ORSV,2份(1.3%)同时检出CyMV和ORSV.  相似文献   
6.
番木瓜抗病突变体阻碍环斑病毒体内运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一步法检测了PRSVYs株系在感病番木瓜及其抗病突变体植株体内的运转动态,结果表明在感病植株中,接种后48hr接种叶的未接种部位可检出病毒,第4天部分接种叶柄可检出病毒,第6天植株各部位均能检出病毒;而在抗病植株中,接种后可以而且仅能在接种部位检出病毒;因而认为抗病突变体能够阻碍病毒从接种部位运出及(或)向未接种部位运入。  相似文献   
7.
应用RT-PCR一步法检测了PRSV Ys株系在感病番木瓜及其抗病突变体植株体内的运转动态,结果表明:在感病植株中,接种后48hr接种叶的未接种部位可检出病毒,第4天部分接种叶柄可检出病毒,第6天植株各部位均能检出病毒;而在抗病植株中,接种后可以而且仅能在接种部位检出病毒;因而认为抗病突变体能够阻碍病毒从接种部位运出及(或)向未接种部位运入。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区两种兰花病毒病害的分子鉴定及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在其cp基因上下游设计PCR引物。CyMV预计扩增产物784bp,ORSV预计扩增产物604bp。以采集自广东省顺德的墨兰和文心兰表现病毒病症状的病株叶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对预期大小的5个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兰种或同一兰种不同兰场的病样CyMV引物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存在少量差异,但均与世界各地的CyMV分离物cp基因高度同源;而来源于不同兰种的病样ORSV引物扩增产物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与世界各地的ORSV分离物cp基因高度同源。因此可将侵染广东兰花的两种病毒鉴定为CyMV和ORSV。混合上述两种病毒的PCR引物,采用双重RT—PCR扩增,对采自广东顺德23个兰场共153份样品进行病毒检测,76份(49.7%)检出CyMV,52份(34.0%)检出ORSV,2份(1.3%)同时检出CyMV和ORSV。  相似文献   
9.
2009年以来,稻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区域性暴发和它们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大面积流行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对这种新的毁灭性病毒病却知之甚少。为此,亟需解决稻飞虱区域性迁飞规律、虫毒互作、毒源寻踪等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宏微观结合及多尺度多途径的综合研究,探索稻飞虱发生与SRBSDV流行的互作机制(虫病地方性消长关系、两者在微观水平上的互作等),明确稻飞虱远距离传毒的行为与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迁飞与病原摄带及传毒的关系),阐释各稻区飞虱与病毒的源库关联机制,揭示稻飞虱与SRBSDV区域性灾变的触发因子与调控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和进口大国。水果是最容易携带虫害的产品之一,粉蚧是口岸水果检疫过程中常发现的害虫类群,中国口岸每年从进境水果截获大量粉蚧。通过分析中国进境水果携带粉蚧疫情,可为一线口岸检疫查验提供指导,为相关部门开展产地检疫和口岸监测提供依据,以防止危险性粉蚧的传入,保障中国水果生产安全,促进国际水果贸易健康发展。【方法】通过FAO网站、动植物检验检疫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收集中国进境水果贸易数据及其携带粉蚧疫情,统计分析了中国水果进口贸易情况、粉蚧截获情况以及截获粉蚧的种类、来源地、截获口岸和寄主。【结果】2013—2016年,中国口岸从进境水果上截获的昆虫中粉蚧科昆虫截获量最大,占47.31%;其中截获量前十的粉蚧种类为杰克贝尔氏粉蚧、木槿曼粉蚧、双条拂粉蚧、大洋臀纹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柑橘棘粉蚧、甘蔗簇粉蚧、康氏粉蚧、菠萝灰粉蚧和李比利氏灰粉蚧;而这些有害生物的主要来源地为越南和泰国;粉蚧的主要截获口岸为广西、深圳和云南;而火龙果、榴莲、龙眼和山竹是截获粉蚧最多的进境水果。【结论】中国进境水果粉蚧疫情与水果的贸易量和贸易方式、输出国有害生物发生和检疫除害处理措施、口岸关注度和能力建设等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