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7月17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参与进行了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本文简要报道墨脱队从派镇到62k的考察结果,本线路考察共采集到239份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及一些蝌蚪,以及丰富的DNA组织样品和影像图片资料。标本经鉴定隶属8科16属19种,其中有湍蛙属(Anuglops)2新种,本文先介绍其鉴别特征,将另文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3年7月和2004年1月对海南省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内有两栖动物1目5科13属25种,全部为东洋界种类,其中华南区成分有15种,华中华南区有10种,分别占黎母山两栖动物总数的60%和40%,海南特有种有7种,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系成分和热带山地林灌动物群特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1种;数量优势种有黑眶蟾蜍、小湍蛙、泽蛙、细刺蛙、海南溪树蛙和背条跳树蛙;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7109,均匀性指数为08321。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树蛙属一新种及海南冬季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4年 1月在海南省进行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共获得 2 0种和l新种。在吊罗山采到小树蛙成体 ,与眼斑小树蛙P .ocellatusLiuandHu的体形、体色、鼓膜等特征相近 ,但有以下主要区别 :胫跗关节前伸超过吻端 ,额部有 2~ 3个银白色小斑点 ,背中部有一极明显的浅棕色椭圆形斑 ,腹面黄白色 ,前臂背侧具有 2~ 3条横纹 ,故将该蛙定为新种。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7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参与进行了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本文简要报道墨脱队从派镇到62 k的考察结果,本线路考察共采集到239份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及一些蝌蚪,以及丰富的DNA组织样品和影像图片资料.标本经鉴定隶属8科16属19种,其中有湍蛙属(Amolops)2新种,本文先介绍其鉴别特征,将另文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议”于 2 0 0 0 - 0 7- 1 6~ 2 0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 ,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B Wake、日本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松井正文等 1 7个国家的近 5 0名代表和我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地区的近 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的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因事未能出席大会 ,他发来贺电并表示了歉意 ;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康乐副局长到会致贺。大会收到论文摘要近 1 5 0篇 ,基本涵盖了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学科。大会用语为英语 ,极少数英语有困难者用汉…  相似文献   
6.
蝾螈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及我国属种检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顺清  杨大同 《四川动物》2002,21(3):189-196
蝾螈科Salamandridae隶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 ,由Goldfuss(1 82 0 )所建 ,模式属为真螈属Salamandra。现存 1 5属 60余种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欧洲 7属 ,亚洲 6属 ) ,另有 2属 6种分布于中、北美洲 ,还有 3种的分布区从欧洲延伸到非洲北部 (图1 )。蝾螈科是有尾目中较大的类群 ,在有尾类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 ,且其分布主要在近代博物学研究最先兴起的欧洲 ,因而是较早得到描述和研究的类群之一。本文试就蝾螈科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外国属种的中文名均按照赵尔宓等 …  相似文献   
7.
首届海峡两岸动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简介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动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6月27日至30日在风景如画的春城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院士、吴征镒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来大样教授等大陆代...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蜥蜴类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过多年调查,共得海南岛蜥蜴类动物标本238号,隶属5科16属22种。综合文献记录,海南岛实有蜥蜴类动物8科19属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多于福建,与广东省(含香港)相当,略少于台湾和广西。海南蜥蜴类均为东洋界物种,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特有种较少。  相似文献   
9.
1933年,张孟闻以1号采自浙江天台山的次成体有尾类标本定名粗皮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并于1935年建立新属--秉螈属Pingia以辖之.因模式标本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遗失且多年来一直未再采集到标本,后来学者多认为其是无斑肥螈的同物异名.2008年6月1日,两栖动物爱好者周行在浙江龙王山采集到2号有尾类标本,经本文作者仔细研究后发现,除部分色斑及指(趾)端腹面未覆有角质鞘外,其他特征与秉螈Pingia granu.losus完全相符.因此作者建议恢复秉螈属Pingia和秉螈Pingia granulosus的有效性,并指定新模标本予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对蝮亚科(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 Emelianov、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 和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Stejneger各两条)6种蛇共8个个体测定、分析了约370bp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odon semicarinatus 序列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分子数据结果支持尖吻蝮形态学的属级分类地位;提示蛇岛蝮位于黑眉蝮的蛇岛亚种分类地位,同时探讨了蛇岛蝮的起源问题;并提示短尾蝮和乌苏里蝮同位于种级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