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部组织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测定拮抗菌株脂肽类活性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牡丹灰霉病菌(Botrytis paeoniae Oadem)、牡丹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sp.)、牡丹黑斑病菌(Altenaria sp.)、牡丹黄斑病菌(Phyllosticta commonsii)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鉴定拮抗菌株。根据脂肽类抗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拮抗菌株进行基因扩增检测,采用酸沉淀法提取拮抗菌株的脂肽类物质,平板对峙法测定脂肽类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从牡丹根部组织中共分离获得62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Md31和Md33对4种病原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Md31和Md33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对菌株Md31和Md33进行5个脂肽类合成功能基因bmyB、fenD、ituC、srfAA和srfAB的检测,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两个菌株具有合成脂肽类物质的能力。菌株Md31和Md33的脂肽类粗提物对所测试的牡丹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获得了2株对牡丹病原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Md31和Md33,两个菌株的脂肽类粗提物也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活性,该研究为牡丹内生细菌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温-2540的种子用0.1%的HgCl2灭菌10min,每份取300粒,分别用N-(1-萘乙酸基)-,N’-(4-氨替吡啉基)硫脲(NAT,先用少量二甲亚砜溶解后,再溶于蒸馏水中)和NAA各50、10、1.0、0.1mg·L-1及蒸馏水浸种17h后,播于铺有3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加等量蒸馏水,于25℃培养箱中萌发。胚芽鞘伸长至一定长度后转移到培养缸的尼龙网上,于人工光照箱中进行水培(Hoagland完全营养液,25℃,每天光照11h,光照度1400lx)。苗展开叶片时,喷施与浸种相对应浓度的药液。种子萌发72h时,随机取30粒,用精…  相似文献   
3.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幼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格木幼苗对硝普钠(SNP)-氯化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格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处理4(0.2 mmol/L Al Cl3、0.1 mmol/L SNP)时最高,在处理9(0. 8 mmol/L Al Cl3、0 mmol/L SNP)时含量最低,而叶片中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则相反;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时最高,在处理9时最低;处理10(0.8 mmol/L Al Cl3、0.1 mmol/L SNP)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施加SNP后,格木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施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本研究结果得出,低浓度Al Cl3(0.2 mmol/L)胁迫可促进格木幼苗的生长,添加外源SNP对高浓度Al Cl3(0.8 mmol/L)胁迫格木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在格木幼苗的培育及抗性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扁蓄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ed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es from Polygonum aviculare L.var.aviculore were discuseed with respects to solvent,concentration and the extracting temperature.The rutin was used as a standard compound,the total flavones extracted by the different extracting procedure were quantitated by measurement of absorbance at 510 nm.The results show that 80℃ and 35% alcohol are optimal and the extracting rate of the total flavones in as high as 4.349%.  相似文献   
5.
PCR技术在对虾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制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脂质代谢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关于糖尿病患者添加益生菌制剂相关性研究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益生菌组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结果共纳入17项符合标准的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FPG (SMD=-0.43,95%CI:-0.57~-0.28,P0.00001)、HbA1c (SMD=-0.47,95%CI:-0.82~-0.12,P=0.009)和TG (SMD=-0.31,95%CI:-0.51~-0.11,P=0.002)水平;TC (SMD=-0.63,95%CI:-1.46~0.20,P=0.13)、CRP (SMD=-0.59,95%CI:-1.41~0.22,P=0.15)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7.
烟叶表面微生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改善烟叶品质,是目前国内外学争相研究的课题。在发酵过程中有微生物、酶及化学物质的协同作用,诱发一系列与香气物质变化有关的生化反应。其中微生物贯穿烟叶发酵始终,对烟叶品质起重要作用。人为的将微生物用于烟叶发酵是提高烟叶品质、改善烟气特性的新途径,给予烟叶自然、醇和芳香,减少苦涩气味,改善余味。基于以上目的,中综括烟叶微生物种类及应用概况,试图将微生物资源广泛应用于烟叶发酵,诱发烟叶内与香气物质转化有关的生化代谢途径,达到改善烟叶品质和增进烟叶香气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抽出10只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其余20只采用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这20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DM组)和药物处理组(DB组)。其中药物处理组即DB组大鼠每天应用苯那普利进行治疗性灌胃,C组和DM组用等量自来水灌胃。分别于治疗4、8周后,测定皿糖和内生肌苷清除率,用代谢笼收集24h尿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MMP-9在肾组织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苯那普利治疗组血糖水平和内生肌苷清除率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MP-9在正常肾小球有阳性表达;DM组大鼠病程第8周时,MMP-9在肾小球表达明显减弱;DB组大鼠病程第8周时,经苯那普利治疗后,与同期糖尿病组比较表达明显上调。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苯那普利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糖尿病肾病的大鼠肾小球MMP-9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5.55%±3.44%和20.10%±2.11%,与糖尿病组对比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MMP-9在糖尿病肾小球中的表达随病程进展逐渐减弱,苯那普利可能部分通过上调MMP-9在肾小球中的表达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miR-139555及其潜在靶基因PtNBC(碳酸氢钠协同转运基因)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适应盐度胁迫中的表达调控分析, 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PtNBC基因, 该基因全长5308 bp, 开放阅读框(ORF)3570 bp, 共编码 1189个氨基酸。利用RT-PCR技术分析miR-139555和PtNBC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低盐胁迫(11)下的表达规律。组织表达分布结果显示, miR-139555和PtNBC基因均在三疣梭子蟹鳃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与其他组织相比, 有显著差异(P<0.05)。体外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 miR-139555能够显著抑制PtNBC基因的表达(P<0.001)。低盐胁迫显著影响了miR-139555和PtNBC基因的表达, 且两者间的表达趋势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在低盐胁迫后, miR-139555整体呈现上调表达的趋势且在48h达到最大值, 为对照组的4.9倍(P<0.05), 而PtNBC基因呈现显著下调表达的趋势且各时间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 在12h表达量最低, 为对照组的0.06倍(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PtNBC基因是miR-139555的靶基因, miR-139555可能通过调控鳃上皮细胞PtNBC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渗透压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与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实验室内人工控制交尾的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及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的条件下,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18℃,有效积温为3828.27℃.h。在15.3—28.1℃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呈双曲线性缩短,而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性加快,但当温度超过30℃时,胚胎无法正常完成发育。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18、20、22、24、26、28℃各实验组开始出现仔虾的时间依次为17、14、11、9、8和8 d,各组90%以上幼体变态为仔虾的时间依次为21、18、15、14、11和11 d。各实验组在幼体变态过程中存活率都呈明显的阶梯式下降趋势,且28℃组的存活率下降最快,但当存活幼体全部变为仔虾时,各实验组间的存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18℃组仔虾干质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28℃组仔虾干质量最低,但与20、22、24、2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脊尾白虾育苗中,幼体孵化温度不应低于12℃,最高不超过28℃为宜;幼体培育温度,建议控制在22—26℃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