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袁媛  罗志军  齐松  张田  刘梦婷  许巾  刘洋洋 《生态学报》2020,40(24):9037-904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分析城乡建设用地承载能力及空间格局匹配情况,对解决土地利用不合理、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首先从生态安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限制系数评价模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然后测算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最后与现状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匹配度分析,并探讨可承载临界值、丰度与空间匹配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最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1466.19、1346.01、353.69 km2和3770.70 km2;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潜力分别为41.25%和24.05%,各县(区)值差异较大,各县(区)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潜力范围分别为19.43%-98.71%和5.65%-49.83%,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情况良好,各县(区)值介于0.19-1.50之间;研究区各县(区)空间匹配度范围为67.41%-99.25%;相关分析显示,空间匹配度与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可为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沉香(agarwood)为热带常绿乔木沉香属(Aquilaria Lam.)植物含树脂的木材,为名贵中药和香料.沉香属植物在全世界约20种,分布于亚洲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1].其中,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Spreng.]为中国特有种,亦是《中国药典》收载沉香的正品基原植物,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 白木香又名土沉香、女儿香、莞香,乔木,叶近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9 cm,先端骤尖,基部宽楔形,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侧脉15~20对;叶柄长5~7 mm,被毛;花数朵组成伞形花序;蒴果卵状球形,长2~3 cm,绿色,密被黄色柔毛,2瓣裂,每瓣具1种子;种子褐色,卵球形,长约1 cm,疏被毛,基部附属体长约1.5cm,先端具短尖头[2].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探讨海南黎药海巴戟多糖含量,并对多糖含量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估。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海巴戟药材中多糖含量,并根据苯酚-硫酸法建立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的因素,最终确定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以D-葡萄糖作为对照品,浓度在0.002 5~0.012 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重现性试验RSD=1.84%,4 h内显色稳定,加样回收率为98.05%(n=9,RSD=2.32%);16批海巴戟药材多糖含量为5.53%~12.63%,其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029 4~0.093 8,扩展不确定度为0.059 0~0.187 6。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称量、浓度配制和吸光度。本研究建立的海南黎药海巴戟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适应性广、灵敏度高,若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纳入标准制定有助于对海巴戟药材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对海巴戟药材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南药巴戟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以控制血叶兰药材质量,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血叶兰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了血叶兰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其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拟规定血叶兰药材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7.5%、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9.0%、多糖含量不得少于10.0%.本研究制定出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可为血叶兰药材的原料生产、市场流通及其产品开发提供检验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8年12月14日,在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2°39′38″E,34°50′35″N,海拔116 m)使用单筒望远镜(Swarovski ATS 80HD+20-60X目镜)观察到1只体色黑白相间雁类个体,使用相机(佳能EOS 7DⅡ+EF 300 mm f/2.8 ISⅡ)拍摄到照片(图1),拍摄距离约180 m。其为中等体型的深色雁,头、颈、胸黑褐色,背和两翅灰褐色,颈的两侧各有一白色横斑,在颈前后断开,未能联成颈环。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褐色,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查阅相关文献(赵正阶1995,约翰·马敬能等2000),鉴定为黑雁(Branta bernicla)。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裸花紫珠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本研究以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备裸花紫珠水提物,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鉴定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最终从裸花紫珠药材水提物中共鉴定出37个化学成分,包括5个黄酮类化合物,1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1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京尼平苷酸、连翘脂苷E、肉苁蓉苷F为首次从裸花紫珠中报道。并推测木犀草苷、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为裸花紫珠的标志性成分,可为裸花紫珠后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中成药二次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柱、反相C18及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对降香檀心材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和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降香檀心材中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包括4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1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hydoxymelanettin(1),sativanone(2),pinocembrin(3),6aR,11aR-medicarpin(4),3'-hydroxy-2,4,5,-trimethoxy dalbergiquinol(5),rel-(3S,6R,7S)-3,7,11-trimethyl-3,6-epoxy-1,10-dodecadien-7-ol(6),rel-(3R,6R,7S)-3,7,11-trimethyl-3,7-epoxy-1,10-dodecadien-6-ol(7),7,3',5'-trihydroxyflavanone(8),5,7-dihydroxy-2',4'-dimethoxyisoflavanone(9),R(+)-4-methoxydalbergione(10),nerolidol(11),6-methyl-2-(5-methyl-5-vinyltetrahydrofuran-2-yl)hept-5-en-2-ol(12),bolusanthin IV(13),4-methoxymedicarpin(14),5,7-dihydroxy-2',3',4'-trimethoxyisoflavanone(15),5,7-dihydroxy-4'-methoxyisoflavanone(16),acacetin(17),7-methoxy-3',4'-dimethoxyisoflavanone(18),(6aR,11aR)-variabiin(19)。化合物8~13,15~18为首次从降香檀心材中分离鉴定得到。同时,对化合物1~19抑制NO产生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10、15和18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NO生成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50μM,且以化合物2和3活性最强,IC50值分别为(34.9±5.4)和(22.5±2.7)μM。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扁角豆芫菁Epicauta impressicornis主要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扁角豆芫菁生物学和行为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参考,也为今后的触角感受器电生理研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对扁角豆芫菁E. impressicornis雌雄成虫触角感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分布及其差异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存在性二型现象,二者的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既有共性又存在明显差异。雌雄成虫触角共有的感器分为7种,即2种刺形感器(CH1和CH2),2种锥形感器(SB1和SB2),1种Böhm氏鬃毛(BB),1种耳形感器(SA)和1种钟形感器(CA);雄虫触角特有的感器类型包括1种刺形感器(CH3)和1种锥形感器(SB3),而雌性触角特有的感器类型包含2种锥形感器(SB4和SB5)和1种凹槽钉形感器(GP)。【结论】扁角豆芫菁成虫触角感受器类型丰富多样。根据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分布以及与之前报道结果的比较分析,推测其功能可能为信息素感器(CH1)、化学感器(CH2和GP)、嗅觉受体(CH3, SB1-SB5, SA和CA)、机械感器(BB)和温度感器(GP和CA)。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条件下25科86种C3植物叶片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测定,研究了高寒草甸C3植物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坡向变化的响应以及环境因子对其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坡向上控制植物δ13C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从北坡到南坡的生境梯度上,土壤含水量不断减少,而土壤温度及光照强度不断增加,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5个坡向中,植物叶片δ13C值为-31.19‰~-21.80‰,均值为(27.18±0.13)‰;生长季植物叶片δ13C均值在南坡最高,其次为西南坡、西坡、西北坡,最低值出现在北坡.坡向间δ13C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其中土壤含水量是主要的限制因子.北坡-南坡梯度上植物叶片δ13C值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温度及光照强度升高而变大,表明不同坡向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植物逐渐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以适应干旱胁迫的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