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f.megalocarpa Markgr.)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大仔买麻藤分别在北京和昆明的温室内培养,对其1年生幼苗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叶片总淀粉、总糖、黄酮和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在二糖、莰菲醇、部分氨基酸和某些元素含量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大部分的元素含量受土壤的影响显著。因此,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下栓皮栎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强  王小菲  江泽平  刘建锋 《生态学报》2016,36(14):4475-4484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东亚天然分布最广泛的树种之一。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现实气候条件下栓皮栎在东亚地区的潜在分布及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全新世中期(6000年前)和未来气候(2050年)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栓皮栎潜在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现实气候条件下东亚栓皮栎适生区(适宜生境和低适宜生境)面积占总研究区面积的21.88%,主要集中在东亚南部区域,在我国北起陕西中部、山西和河北南部边缘、山东,西起甘肃东部边缘、四川中东部、云南、西藏东部边缘,一直到东部沿海区域,同时在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中南部也有分布,其中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9%,主要集中在秦岭山脉、大巴山脉、伏牛山、云南的云贵高原、罗霄山脉、南岭山脉、武夷山和台湾岛;气候变化情景下,栓皮栎的适生区分布面积变化较小,但其适宜生境的分布范围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性变化,适宜生境分布范围逐渐向西部秦岭山脉、大巴山脉、四川、重庆和云贵高原等区域集中,并使该分布中心的适宜生境面积逐渐扩大;影响栓皮栎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冷月的最低气温(Bio6)、最冷季平均气温(Bio11)和年降水量(Bio12),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48.6%、21.4%和14.2%。  相似文献   
3.
崖柏与侧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的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崖柏及其近缘广布种侧柏幼苗为材料,测定了二者的光照和二氧化碳响应特征参数、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分析两者间差异并探讨崖柏异地保存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在光响应参数方面,崖柏和侧柏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39和0.027 mol.mol-1,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崖柏的光补偿点(81.04μmol.m-2.s-1)显著高于侧柏(59.72μmol.m-2.s-1),但二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d)均无显著差异;崖柏的CO2补偿点(129.17μmol.mol-1)显著高于侧柏(95.86μmol.mol-1),而光呼吸速率则崖柏略高于侧柏,但二者的羧化效率相当。(2)气体交换参数方面,崖柏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侧柏,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略高于侧柏;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崖柏和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增加,而气孔限制值则降低。(3)2个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如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等均无显著差异,但崖柏光化学猝灭系数(0.218)显著低于侧柏(0.322)。研究表明,崖柏与侧柏在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也表明崖柏在生长季对北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岷江柏的迁地保护居群和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居群间基因流,判断迁地保 护岷江柏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其迁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 测序技术获得的SNP位点对四川大渡河双江口岷江柏迁地保护移栽苗、苗圃播种苗及3个野生居群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聚类分析、分子进化树、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经过GBS测序共获得高质量Clean Data 118 321 514 728 bp,并开发了1947 047个tags,从中鉴定到了1 259 610个SNP位点。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大部分移栽岷江柏居群和野生岷江柏聚在一起,居群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交叉验证错误率的谷值确定最优分群数为1。4个岷江柏居群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Shannon信息指数I(Shi)、近交系数(Fis)、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值分别为0.181 5~0.272 0、0.223 2~0.300 3、0.331 0~0.464 9、0.178 0~0.246 5和0.272 2~0.309 2,说明岷江柏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移栽岷江柏居群的He=0.300 3,Shi=0.464 9,岷江柏居群迁地保护居群遗传多样性总体水平略高于野生居群。野生岷江柏居群中白湾隧道(BW)_vs_松岗镇(SA)的遗传分化指数(Fst)较大,基因流(Nm)较小(Fst=0.091,Nm=2.496),而迁地保护的岷江柏居群与野生岷江柏居群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基因交流频繁(Fst<0.05,基因流Nm>4),说明没有明显的分群现象,岷江柏居群迁地保护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因此,移栽濒危植物是迁地保护过程中较好的方法,本文为以后野生岷江柏迁地保护提供参考,为其他树木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荒漠珍稀灌木半日花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并利用生存分析理论进行了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存在下降趋势。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少,中龄级个体多。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密度存在差异,坡上部种群密度最大,坡下部最小,坡中部居中。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在Ⅰ龄级时期望寿命达到最大,并在Ⅶ、Ⅷ龄级时期望寿命出现波动;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y Ⅱ~Ⅲ型之间;在第Ⅵ~Ⅷ龄级半日花种群死亡率较高,且坡中部和坡下部种群死亡率峰值比坡上部种群滞后一个龄级。生存分析引入生命表中的4个函数能较好地说明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纬度栓皮栎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栓皮栎天然分布的南界(云南安宁,YN)、中心(湖北鹤峰,HB)和北界(辽宁庄河,LN)各选择1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群体栓皮栎幼苗叶片的大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光响应参数和全株生物量分配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于相对高纬度的LN群体在叶片长与宽、长宽比及叶面积均大于中低纬度的HB和YN群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高纬度群体(LN)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α)和暗呼吸速率(Rd),而低纬度群体(YN)则具有较高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高纬度群体(LN)对地上部分的投入高于中低纬度的HB和YN群体,而HB和YN群体将更多的光合生产物质输送至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7.
干旱和复水对崖柏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年生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盆栽实生苗为材料,试验干旱和复水对崖柏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然干旱处理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在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降至30%之后开始出现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随着土壤可利用水分的减少而逐渐降低;而表观量子效率(Q)、表观量子需要量(1/Q)及光补偿点(LCP)未发生明显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则随着SRWC的下降而逐渐提高。在停止浇水50 d后(SRWC下降约95%),叶片萎蔫,净光合速率接近零,复水后3 d,净光合速率(Pn)恢复至对照的88.59%,WUE降至对照的88.63%。通过干旱-复水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认为,崖柏为干旱避免型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边缘早期营造的人工固沙花棒林、沙拐枣林和梭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附近天然植被为对照,采用连续小样方组成的样带法调查,分析了已进入衰老期的3种人工固沙林的多种群多尺度格局特点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对照区的天然植被中, 74.29%以油蒿单种群格局出现,24.99%以白刺单种群格局出现;人工固沙林逐渐演替成为近天然植被.与对照区天然植被相比,人工固沙林格局强度较高,在防风固沙,促进天然固沙植物恢复、演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演替进程,人工种植灌木将衰退减少,天然植物种逐渐成为林分的优势种.在环境条件差异较小情况下,植被的格局尺度受斑块内优势植物种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较大.种间关联与斑块的大小、植物种组成及不同植物种对斑块的贡献率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栓皮栎天然分布的北界(北京,NP)、中心(陕西,CP)和南界(云南,SP)3个种源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北缘(北京)和南缘(云南)的交互移植试验,探讨不同种源幼苗光合生理性状的差异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各种源在北缘生境下的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羧化效率(CE)、光呼吸速率(Rp)、光化学猝灭系数(PQ)均显著高于南缘生境(P0.05);(2)南界种源(SP)则具有更高的CE、Rp、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SPCPNP);北界种源(NP)具有更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NPCPSP);(3)生境和种源的交互作用对最大羧化速率(A_(max))和LSP影响显著,Amax在南北缘生境下均以当地种源的最高;而LSP在北缘生境下以中心种源(CP)最高,在南缘生境下以北界种源(NP)最高。不同生境对表观量子效率(AQY)、CO2补偿点(CCP)、暗呼吸速率(Rd)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如F_v/F_m、F_v/F_o以及NPQ影响不显著,其中AQY和Rd不受生境变化及其与种源的交互影响,这可能与栓皮栎自身遗传因素有关;(4)生长表现方面,栓皮栎幼苗在南、北不同生境下生长表现出明显差异,各种源在北缘生境下生长状况均明显优于南缘生境,且均以南界种源(SP)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小叶买麻藤种子形态及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省小叶买麻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种子形态与营养成分的研究,发现不同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对小叶买麻藤种子各形态指标和营养成分均有显著影响。种子形态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而同一地区不同单株间基本一致;同一地区不同单株间总淀粉和不同地区间总糖无显著差异。含水量、总脂肪、总黄酮等各指标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单株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脂肪含量总体较低,但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吊罗山地区小叶买麻藤种子含水量(41.20%)、总淀粉(40.85%)和总黄酮(15.07%)含量占有绝对优势,这与当地较大的降水量,适宜的温度以及优质的山地黄壤有着密切关系。小叶买麻藤种子营养丰富,但不同生长环境对种子形态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大,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