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2份角堇与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平均臂比等核型指标,以明确两种植物细胞学特点,为分类以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份角堇自交系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染色体基数为x=13,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6=8m+12sm+6st、2n=2x=26=4m+16sm+6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20%~70.10%,核型分类均属于3B。(2)4份大花三色堇自交系均为四倍体,其中2份(EYO-1-2-1-4、DSRFY-1-1-2)染色体数目为44,核型公式为2n=4x=44=4m+16sm+6st、2n=4x=44=16m+24sm+4st;2份(G10-1-3-1-4、XXL-YB-1-1-1-1)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8=8m+20sm+20st、2n=4x=48=4m+36sm+8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6.74%~71.77%,核型分类属于2B、3B。  相似文献   
2.
大花三色堇性喜冷凉、忌酷热。该研究以大花三色堇3个自交系08H 、HAR 和 E01为材料,分别测定了40℃高温处理4、8和12 h 时不同基因型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生理指标,以及不同浓度(0.1、1、2 mmol?L-1)水杨酸预处理对热胁迫下大花三色堇幼苗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大花三色堇电解质外渗量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更多,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POD 酶活性先提高后降低;与其他2个自交系相比,HAR 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其可溶性糖含量、POD 酶活性的增加均较高,而电解质外渗率偏低;与对照相比,3种浓度 SA 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电解质外渗率,增加了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大花三色堇的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和 POD 酶活性;其中1 mmol?L-1的 SA 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大花三色堇幼苗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最高,最大程度减缓幼苗体内的电解质外渗量,08H 和 HAR 的脯氨酸含量和 POD 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对 E01而言,0.1 mmol?L-1的水杨酸预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和 POD 酶活性最高。该研究结果探讨了高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花三色堇幼苗的生理表现,以及外施水杨酸对增强大花三色堇幼苗耐热性的效果,为大花三色堇抗热栽培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以斑叶堇菜花粉为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表观形态,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步判断斑叶堇菜在堇菜属中具有较为特殊的分类地位;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280 g·L~(-1)蔗糖+250 mg·L~(-1)硼酸+50 mg·L~(-1) GA_3+200 mg·L~(-1) Ca(NO_3)_2。花粉最佳贮藏条件为-80°C;-80°C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40.50%,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在3种酶出现高峰值前后,室温和4°C的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C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SOD为非敏感性保护酶;-20和-80°C下,POD为零下低温敏感性保护酶。花粉萌发率与SOD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进行紫荆杂交育种和开发利用,以垂丝紫荆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3种染色法(醋酸洋红、TTC和碘-碘化钾染色)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垂丝紫荆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0 g/L蔗糖+40 mg/L硼酸,花粉萌发率达86.23%;醋酸洋红染色法适宜快速测定垂丝紫荆花粉生活力;垂丝紫荆花粉最佳的贮藏温度为 -196 ℃,经济的贮藏方法为-20 ℃。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香薷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枝条上部、中部、下部叶片的腺毛种类、分布及数量;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显微技术,观察香薷腺毛分泌黄酮类物质的过程,探讨香薷叶表皮腺毛的泌香机理,为生产中确定提取香薷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取材时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香薷叶表皮有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成熟的头状腺毛包括基细胞、柄细胞和头部,头部较小,呈半圆球型,直径为(20±2)μm;发育近成熟的盾状腺毛头部较大,呈盾状,直径为(60±5)μm。(2)香薷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均有腺毛的分布,远轴面分布较多,近轴面分布较少;盾状腺毛主要分布在叶的远轴面,头状腺毛在叶的两面均有分布;腺毛密度随节位的降低而减少,节位相同时,营养生长期叶片上的腺毛密度(283.9个/mm2)高于生殖生长期(194.4个/mm2)。(3)香薷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均能分泌黄酮类物质,且随着腺毛的发育成熟,黄酮类物质逐渐积累于腺毛的头部。  相似文献   
6.
采用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41份大花三色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用Bayesian法和UPGMA法分别对其进行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26对RS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67个,多态性比率为97.03%,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22.62个位点和21.81个多态性位点,18对引物组合的鉴别能力达到100%,说明RSAP在大花三色堇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分析效力。41份大花三色堇种质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均值分别为0.248 9、0.395 1,高于自花授粉植物烟草,与异花授粉植物玫瑰相近,表明大花三色堇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结构分析将41份大花三色堇种质分为6个组群,组群的划分与种质的地理来源存在较高相关性。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41份大花三色堇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第3大类又可细分为4个亚类,来源于相同或相近地域的种质大多聚在一起,表明大花三色堇的种质交流存在地域限制。按地理来源划分的种质群亲缘关系分析显示,中国种质群与荷兰种质群相距最近,与德国种质群最远,提示应加强对德国种质的引进;按花色划分的6个群体Shannon信息指数为0.199 4~0.364 9,其中白色种质群最高,黑色种质群最低,说明白色花遗传多样性基础较广,而黑色花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低温下香樟叶肉含晶细胞和溶酶体的变化规律,以三年生香樟为试验材料,以常温为对照,通过人工模拟低温,分别于5和0°C条件下处理48 h,经制样切片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肉含晶细胞和溶酶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处理下,香樟叶肉部分细胞中晶体数量多、体积大,晶体的形态多为柱状晶和方晶;5°C低温处理下,液泡中晶体的数量较常温略有减少,晶体体积也略有变小,晶体形态以柱状晶和方晶为主;0°C低温处理下,细胞液泡内晶体的数量急剧减少,晶体的形态以针晶为主,伴之少许方晶。不同温度处理的香樟叶肉细胞液泡内均有溶酶体,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观察视野内单个细胞中溶酶体的数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