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蝗虫产卵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蝗虫繁殖后代时常选择适当的时间在适宜于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中产卵,蝗虫的这种选择常因其种类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蝗虫产卵对气候因子的选择 1.蝗虫产卵与时间的关系 不同种蝗虫不仅在一年中其产卵期各不相同,就是在一日中的不同时间内其产卵虫数的多少与有无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F.-W.)从8时30分即开始产卵,而宽须蚊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Zub.)和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Ikonn.产卵最早时间一般在11时30分以后,但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地区雏蝗属一新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长白山地区采集蝗虫的过程中,在雏蝗属中发现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长白山雏蝗Chorthippus changbaishanensis,新种 雄:颜面隆起较狭,侧缘明显,在中单眼之下具有较深的纵沟,向下渐浅,近上唇基部纵沟消失。头顶前缘近直角状。头侧窝明显,狭长,其长度约为宽度的3—4倍。复眼较大,其垂直直径约为水平直径和眼下沟长的1.5倍。触角丝状,其长明显长于头和前胸背板之和;中段一节的长约为宽的2倍。前胸背板侧隆线在沟前区呈弧形弯曲,在沟后区明显向外扩展;侧隆线间的最宽处约为最狭处的2倍;后横沟明显,割断中隆  相似文献   
3.
西藏蝗虫区系及其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73~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西藏地区进行了多学科考察;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在青藏高原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根据已发表的蝗虫种类和文献记载,对西藏地区的蝗虫区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全文分三部分:一、区系特性和地带分布;二、垂直分布;三、区系的起源和演替。  相似文献   
4.
刘举鹏 《昆虫学报》1997,40(2):185-186
本文记述分布在新疆的网翅蝗科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赛里木毗蝗E。mippussay。mensisLiu,新种(图1)雌性体小型。头短小,其长明显短于前胸背板。颜面明显向后倾斜,颜面隆起自上向下渐宽,全长具明显纵沟。头顶较短,三角形,顶端是钝圆形,侧缘隆线明显,背面低凹;头顶在复眼前的最宽处约为颜面隆起触角间宽的2倍。头侧窝明显,前狭后宽,其长约为宽的1.5~2倍。触角丝状,其顶端到达或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缀。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外突出;中隆线明显;侧隆线明显,侧隆线间最宽处约为最狭处的2倍…  相似文献   
5.
芫菁科不同种类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芫菁体内含有斑蝥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近年来我国对斑蝥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为了摸清我国芫菁科昆虫的自然资源和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作者调查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芫菁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并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了不同性别以及交尾高峰前后的芫菁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发现雄性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均高于雌性成虫。交配高峰后的芫菁雌性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高于交配高峰前的芫菁雌性成虫体内斑蝥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蝗虫鸣声结构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席瑞华  刘举鹏 《昆虫知识》1990,27(6):329-331
本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7种常见蝗虫鸣声的图象以及音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为蝗虫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癞蝗科(Pamphagidae)在中国的分布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癞蝗科在中国共有2个亚科,即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蠢蝗亚科Thrinchinae和东北部的癞蝗亚科Pamphaginae,这种分布格局很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后使中亚气候变得干旱少雨才形成的。在癞蝗科的12个属、42个种中(蠢蝗亚科11属40种,癞蝗亚科1属2种),特有成分占有绝对优势,计有特有属6个、亚特有属3个、特有种33种,这些特有成分的分布范围均很狭小,基本分布在以贺兰山为中心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中。蠢蝗亚科的特有成分很可能均起源于波腿蝗属AsiotmethisUv.或者它们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8.
刘举鹏 《昆虫学报》1983,(3):311-312
棘螽亚科Deracanthinae主要分布在蒙古和我国北部的一些地区,是荒漠草原的代表性类群之一。本文所记述的新种属于小棘螽属Deracanthella I.Bol.。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锡林小棘螽 Deracanthella xilinensis新种(图1—4) 雄性 头短小。触角窝间的距离大约与触角第一节的宽度相等。触角着生于复眼间下缘,近唇基缝而远离后头。复眼强烈突出,大于半球状(图1)。前胸背板狭长;前缘近  相似文献   
9.
横断山地区蝗亚科新属记述(直翅目: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举鹏 《昆虫学报》1984,(4):433-438
印象初(1983)记述了横断山脉地区蝗亚科的4个新属7个新种。笔者在整理王书永、柴怀成、张学忠等在横断山脉地区所采的蝗虫标本,在蝗亚科中又发现了一些新属新种。可见,横断山脉地区蝗虫的特有种十分丰富。本文记述3个新属。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新疆蝗总科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现有蝗虫157种,它们分别隶属于8科62属。在157种蝗虫中,古北种占绝对优势,有120种,其次为特有种,有35种,广布种甚少,仅2种。在古北种中,中亚种最多,其次为泛古北种,而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和东北种均很少。在8个科中,泛古北种在网翅蝗科中占优势,中亚种在班翅蝗科中占优势,斑腿蝗科在蝗总科中是相当大的一个科,在我国也占有很大优势,但在新疆其属种数量却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