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9年11月(冬季)、2010年4月和2011年3-4月(春季),依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将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划分为6种生境类型,在各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统计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相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结果表明:2个季节共记录鸟类121种,隶属于12目40科71属,其中,留乌92种,夏候鸟24种,旅鸟5种;冬春季节各生境带的鸟类组成均以留乌为主;不同生境带相同季节和同一生境带不同季节鸟类组成和密度及密度频次组成有一定差异;不同的生境带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不同,而且在冬、春也有变化;中海拔人为干扰阔叶林带冬、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中海拔阔叶林带鸟类均匀度指数均最高;相邻生境带的相似性指数普遍高于不相邻生境带.除中高海拔针阔混交林带比相邻的前一植被带的鸟类物种数有所上升之外,物种的丰富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减少,鸟类物种组成与夏、秋季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于2008和2010年每年5~7月在秦岭东段南坡的商洛地区商南、山阳、柞水和洛南4县根据海拔和植被类型选择样点,并采用样线法和网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繁殖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观察记述鸟类159种,农田和栽培植物带(215~650 m)有鸟类96种,其中优势种是山麻雀(Passer rutilans),低山阔叶林带(650~1 200 m)鸟类种数最多,有135种,其中优势种是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针阔混交林带(1 200~2 200 m)有73种,其中优势种是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秦岭东段南坡鸟类群落与中段南坡以及西段南坡和巴山北坡鸟类群落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是和秦岭北坡、巴山南坡的鸟类群落相似性较小,反映出秦岭和巴山对鸟类物种组成的阻隔作用和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的过渡性。和30年前相比,秦岭东段南坡鸟类物种增加了64种,但是有8种鸟类在2008和2010年的调查中未见到。总体上,秦岭东段南坡的繁殖鸟类群落组成在过去的30年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甘肃盐池湾盘羊幼体日活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盘羊(Ovis ammon)在国际狩猎中,是猎手们羡慕的目标,盘羊角作为装饰品受到国外收藏家的青睐。1989年6—8月,我们在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对栖息于该区的盘羊幼体活动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1日,在陕西秦岭太白山南坡海拔3150m的药王殿(N33°55′40″,E107°46′02″)进行鸟类调查时,捕获1只雌性成体栗背岩鹨(Prunella immaculata)。其主要特征描述如下:额苍白,头顶深灰色,头侧、颈侧、颏和胸灰色。背、肩、下背暗栗色。尾暗灰褐色,两翅暗褐色。腹至尾下覆羽栗红色。虹膜外圈橙色,内圈黄色;嘴黑色;脚肉色。量衡度为体重19g,体长138.5mm,嘴峰11mm,翅76mm,尾56mm,跗23mm。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采集号:太白山270。栖息地为稀疏的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林,林下着生高山草甸和灌丛。该鸟具明显的孵卵斑,解剖…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区鸟类区系30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路线调查法,在1977-1980年和2004-2007年两个阶段对西安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比较来说明西安地区鸟类30年来的变化.将调查地区分为4种生境类型(浅山地带、农田村落、水域和城市建筑区),并在每种生境类型中进行鸟类物种和种群数量统计.结果表明:2004-2007年调查的物种数(149种)比1977-1980年调查的物种数(138种)略有增高,在人为干扰相对较少的浅山地区鸟类物种在两次调查中均最多,而人口集中的城市建筑区物种在两次调查中均最少.比较两个阶段的鸟类,有24种在2004-2007年的调查中没有见到.但又新增了鸟类34种,每种生境类型中的物种组成和每个物种的数量在不同阶段也不同.在城市建筑区植食性鸟类增多,而在浅山地区食虫鸟类相对更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关注城市鸟类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7月5日,笔者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海拔3135 m的药王殿附近(33°55'37″N,107°46'33″E)观察到一只体型较大的黄黑色鸟类,并拍摄到清晰照片。该鸟嘴为灰蓝色,头、喉、两翼及尾部为具有光泽的黑色,身体其余部分为鲜艳的黄色。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志(下卷雀  相似文献   
7.
太白山北坡夏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5月~7月(夏季),9月~10月(秋季)在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北坡根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划分生境类型,在6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绝对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绝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境类型中优势物种和常见物种。共观察到鸟类144种,其中留鸟102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1种。不同的海拔和不同生境类型中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有较大差异,而且同一生境中鸟类多样性的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无论是夏季还是秋季,低海拔农田带生境中鸟类的总密度最高,而高山灌丛草甸生境中的鸟类总密度最低。优势物种和常见物种在不同的生境类型组成也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季节也有变化。夏秋季的鸟类食性组成在农田带有显著差异,而其它生境类型中的鸟类食性夏秋季无明显差异,但是秋季植食性鸟类在各个生境类型中都有增多的趋势。物种丰富度和海拔梯度的关系显示在中海拔地区的鸟类丰富度最高。总体上,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太白山北坡的鸟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陕西宁陕野化放飞朱鹮秋季觅食地选择与食物丰富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8年秋季应用样方法对陕西宁陕县寨沟野化放飞朱鹮(Nipponia nippon)的觅食地和食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朱鹮秋季的主要觅食地是冬水田,影响朱鹮觅食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干扰、觅食地开阔度和土壤松软程度;宁陕野化放飞区朱鹮觅食地中共发现记录动物36种,冬水田翻耕对朱鹮的食物丰富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总体上,在秋季游荡期朱鹮的食物并不丰富。  相似文献   
9.
太白山南坡夏秋季鸟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 生物区系成分复杂。为了研究太白山鸟类区系在过去20年间的变化, 我们于2007年5–7月(夏季)和9–10月(秋季), 根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在太白山南坡选定5种生境类型(退耕林、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 并在各种生境中选择样区采用样线法对鸟类组成进行调查。两个季节共观察到鸟类122种, 其中留鸟85种, 夏候鸟31种, 冬候鸟1种, 旅鸟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不同, 而且在夏秋两季也有变化。中低海拔退耕林带鸟类物种数最多, 夏季有60种, 优势种为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黄腹山雀(P. venustulus)和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reguloides); 秋季有59种, 优势种为大山雀(Parus major)。中海拔阔叶林带夏季有鸟类40种, 优势种为绿背山雀、黄腹山雀和异色树莺(Cettia flavolivaceus); 秋季37种, 优势种是黄腹山雀、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和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fuliginosus)。 中高海拔针阔混交林带夏季有46种, 优势种是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极北柳莺(P. borealis)和黑冠山雀; 秋季有37种, 优势种是黑冠山雀、褐冠山雀(Parus dichrous)和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高海拔针叶林带夏季有36种, 优势种是黄腰柳莺和黑冠山雀; 秋季有27种, 优势种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黑冠山雀。高山灌丛草甸带物种最少, 夏秋季都只有7种。各生境中鸟类物种组成的季节周转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物种丰富度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太白山南北坡鸟类物种组成有较高的相似性。与20年前相比, 尽管在每种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组成仍相似, 但太白山南北坡的鸟类物种组成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