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稀有节肢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澄江动物群的3个新的节肢动物:Dongshania foliiforms gen.et sp.nov.,Pisinnocaris subconigera gen.et sp.nov.和Pseudoiulia cambriensi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澄江帽天山和小滥田剖面下寒武统筇竹寺组Eoredlichia带下部,3个新属种分别有1枚或2枚标本为代表。新属种拓宽了我们  相似文献   
2.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两个保存附肢的节肢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1984年7月,笔者在云南澄江帽天山详测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剖面并系统采集金臂虫化石时,首先发现了保存附肢的Naraoia完整个体和保存完美的水母、蠕虫、海绵,具软体和附肢的其它节肢动物等标本。1985年4月和10月,笔者又两次到帽天山剖面进行补充采集,发现许多更完美的标本,为这个动物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资料。帽天山位于云南澄江县县城东偏南20°5km处,东径102°57′30″,北纬24°39′30″(插图1)。澄江帽天山古地理位置为西靠康滇古陆,  相似文献   
3.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蠕虫化石——Maotianshania gen.no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5年,侯先光曾几次赴云南考察,在澄江县帽天山(24°39′N,102°57′E)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下部,发现了一大批门类众多保存精美的后生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海绵、水母、蠕虫、软舌螺、腕足类、腹足类、金臂虫、三叶虫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等。这个以含有大量的软体后生动物的新化石组合,已被命名为“澄江动物群”(张文堂、侯先光,1985)。根据伴生的三叶虫化石,澄江动物群的层位为早寒武世筇竹寺组Eoredlichia-Wutingaspis带下部,距今大约为570百万年,略新于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的梅树村阶(见孙卫国、侯先光,1987,表I)。澄江动物群中的蠕虫化石数量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4.
杨杰  侯先光  董渭 《古生物学报》2008,47(1):115-122
昆明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乌龙箐段所产的节肢动物Guangweicaris Luo,Fu et Hu,2007,为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节肢动物辐射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罗惠麟等(2007)在报道该节肢动物时,因标本不完整,对其头部和尾部特征均作了错误鉴别和描述。笔者根据完整且保存有软体附肢的标本,对Guangweicaris Luo,Fu et Hu,2007作了重新研究和复原,据此讨论了该节肢动物的分类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5.
澄江动物群在云南晋宁梅树村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位于北纬24°44',东经102°34'(插图1),是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之一.1984年8月,侯先光在此剖面工作时,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Eoredlichia-Wutingaspis 带一层灰绿、灰黄色泥岩内(野外号 AEF-k10)发现了少量水母、蠕虫、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等化石.  相似文献   
6.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水母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母(jellyfish;medusa)是现代腔肠动物(Coelenterata)刺胞动物门(Gnidaria)中较为常见的代表。大多数水螅水母(hydrozoanmedusae;hydromedusae),又称缘膜水母(cras-pedote medusae),各种具浮囊(pneumatophore)的群体多态的软壳水母(chondrophorans)和所有的钵水母(scyphozoan medusae;scyphomedu-sae),又称真水母(true medusac),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腔肠动物只具有双胚层,身体辐射对称,是后生动物(Metazoa)中最低等的门类。水母在地史上也是后生动物中出现最早的类型之一。水母的演化分异可以追溯到寒武纪以前的时代。澳大利亚南部前寒武纪末期的埃  相似文献   
7.
前言寒武纪早期生物辐射性演化事件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底栖生物造型方式的辐射性的演化,以便适应于海床表面,以及海床表面之上和之下的不同生态空间;与此同时它们采取了形形式式的相应食性行为和采食方法。以海水中悬浮营养颗粒为生的生物不在少数,在竞争过程中,不同生物发展了不同的采食模式。本文所描述的早寒武世高足杯状海生动物Dinomischus是一种极为稀少的底表固着生物,以食悬浮性营养粒为生。这种生物以其固着柄将其采食器官(萼部)举起,以便提高采食器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Naraoia在亚洲大陆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araoia是一种奇特的三叶虫,它没有胸节,外壳尚未矿化,只有头部和尾部。一些作者认为它是三叶虫停滞发生(paedomorphosis)的典型例子(Whittington,1977;Conway Morris,1979)。这一三叶虫是加拿大落基山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中寒武世早期,世界上著名的布吉斯页岩(Burgess Shale)动物群当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澄江生物化石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寒武纪大曝发所产生的保存软躯体的澄江生物化石群,它们是生活在5.3亿年前的海洋中,代表了地球上是为古老的动物。对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生物内容及其意义作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前言蠕形动物虽是非常常见的生物,由于缺乏坚硬的矿化的外骨骼,其遗骸易于腐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得以保存成为化石。因此,蠕形动物化石在地质记录中是极其罕见的。这就是科学家对于蠕形动物化石给予极大关注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各地质历史时期中蠕形动物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对痕迹化石的研究。但同一物种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痕迹,而完全不同的物种也可能形成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