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 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 247种。作为中国的典型热带地区,海南岛具有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该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信息,以海南岛19个行政县为基本分布区,构建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 analysis of 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 analysis)两种方法,探讨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低保护区组合和区域保护优先序问题。结果表明:海南岛约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77属202种(30个中国特有种),其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基于物种相似性,两个区域被建议作为优先保护区域:一个是以保亭、三亚和陵水为代表的区域,另一个区域以昌江和乐东为代表;基于互补性原理,最低保护区组合为10个分布区,按照其保护优先序依次排列为保亭、三亚、五指山、陵水、白沙、乐东、琼中、东方、昌江和琼山等地,其中陵水、保 亭、琼中、乐东、三亚和五指山等6个分布区就包含了30个特有科在内。我们认为,基 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1植物名称 崀山唇柱苣苔(Chirita langshanica W.T.Wang)。 2材料类别 成熟种子(种子采集于2008年9月18日,湖南省新宁县崀山乡公路旁干旱的丹霞地貌红色砂砾石的石壁上)。  相似文献   
3.
环境塑造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富于变化, 也可能带有系统演化的信息。由于完整或具有系统学代表性的专属植物收集存在较大困难, 使得次生代谢产物与系统学的关联研究尚不多见。通过文献汇总获得了存在于丁香属(Syringa)植物根、茎、叶和花中的10类377个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涉及甲戊二羟酸途径、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以及莽草酸途径。在叠加丁香属的系统演化背景后发现: 在先分化的组系中特定类型次生代谢产物的优势度较高, 后继分化的组系成分优势度降低, 化学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各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对占比趋于均衡; 苯丙素类和环/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系统保守性。在叠加了地理分布跨度后发现: 部分后继分化的局域种比在先分化的广布种具有更为多样的次生代谢成分; 木脂素类成分的占比优势与环境胁迫相关。该文为化学多样性与进化的关联研究及次生代谢调控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濒危植物的再引入,是在条件成熟时,把经过迁地保护的人工繁殖体重新放回到它们原来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或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重建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再引入技术的目标在于提高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建立可自我维持种群,它是继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保护策略之外的一种新兴的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方式。国际上再引入技术的研究刚起步,高度成功的还不多,目前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通过分析国内外已经开展的若干珍稀濒危植物再引入技术案例,重点介绍国内外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的研究现状、技术体系和评价标准,讨论了再引入技术的类型和方法,并总结了可能影响再引入成败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了适用于兰科植物的再引入技术要素。由此提出濒危兰科植物再引入的重要现实意义,为今后的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利于指导其他濒危植物再引入技术规程的制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