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差异表达蛋白,为阐明卵巢癌发生机制及寻找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卵巢癌新鲜组织标本冻存于液氮中,经病理学确诊为高级别浆液性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两种类型各收集15例。应用i 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及鉴定高/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卵巢高级别和低级别浆液性癌组织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314个,其中与低级别浆液性癌组比较,高级别浆液性癌组上调蛋白有97种,下调蛋白有217种。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在分子功能、生物学功能、细胞成分方面均具有一定分布特点。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结论: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之间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涉及复杂的功能和信号通路可能在两型卵巢癌发生机制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差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实验测定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红瘰疣螈体温及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在10~35℃环境温度范围内红瘰疣螈体温(Tb)与环境温度(Ta)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3.99+0.86Ta(R2=0.99,P0.01);其代谢率(MR)在15~3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其代谢率由于体温过高而急剧降低;在15~35℃之间的6个温度条件下雄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1=0.374 1-0.355 1Ta+0.113 9T2a-0.010 5T3a(R2=0.47,P0.01,df1=3,df2=46);雌性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MR2=0.478 8-0.420 3Ta+0.130 4T2a-0.011 8T3a(R2=0.40,P0.01,df1=3,df2=46)。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红瘰疣螈的体温调节表现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体温生理调节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l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再用套式RT—PCR、免疫电镜法鉴定病原。结果用人胚肺、Hep-2细胞在75份漱口液和3例尸解组织中分离出13株病原体,经套式RT—PCR扩增出110bp的特异产物,经测序证实为冠状病毒。制备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30份SARS病人恢复期血,其中26份血清lgG抗体阳性。同时检测30份普通发热病人血清作对照,IgG抗体全部阴性。由此证明,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的病原体是引起SARS的致病因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序后证实为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以台湾香檬(Citrus depressa)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川陈皮素并用高效液相分离鉴定,探讨台湾香檬果皮川陈皮素的抗肿瘤活性。采用MTT法检测川陈皮素对肺癌、肝癌、卵巢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采用双染法检测川陈皮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台湾香檬果皮川陈皮素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广谱抑制作用,并能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血管的发生和发育不仅对胚胎形成中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十分重要,并且对成体的创伤修复和生殖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是形成心血管封闭管道系统的形态基础,体外多种细胞可经诱导分化产生出内皮祖/内皮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endothelial cells,EPCs/ECs),但是存在一些不足.鉴于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诱导分化的全能性和长期增殖能力,为EPCs/ECs提供了新的来源.现有文献报道,hESCs诱导分化为EPCs/ECs的比例较低,为了提高该诱导分化效率,我们使用分阶段的二维诱导方法,首先将细胞接种在超纯层纤连蛋白(Matrigel)上,之后通过在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的因子,最终获得CD31+KDR+细胞的比例可以达到16%.进一步内皮诱导分化的结果显示,获得的EPCs/ECs的比例可以达到约32%,这些细胞具有在Matrigel上形成血管样结构的能力,可结合植物凝集素.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诱导分化所得的细胞表达众多内皮相关基因,并且免疫荧光的结果也表明部分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CD31.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构建优化的内皮细胞用于造血干细胞(HSCs)的支持培养,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建立稳定表达腺病毒E4区开放读框1(E4orf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人胎肝窦内皮细胞(HFLSECs)株。方法:利用Plat-A细胞将质粒MSCV-N E4orf1和p MX-GFP分别包装为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FLSECs,将原代培养的HFLSECs和转基因的HFLSECs分别在含有0.5、1、2、4μg/m L嘌呤霉素的EGM-2培养基中培养,以测试最适药物筛选浓度,药筛1周后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稳定转染E4orf1的GFP~+HFLSECs(E4orf1-GFP/HFLSECs)。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柱分选获得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s),以E4orf1-GFP/HFLSECs作为饲养层联合SCF、TPO、Flt-3L等3种基础造血相关因子进行体外扩增和半固体造血细胞集落培养。结果:0.5μg/m L嘌呤霉素在5 d内即能完全杀死HFLSECs,而转基因的HFLSECs可以正常存活,以此药物浓度加压筛选1周,后续通过流式分选GFP阳性细胞,阳性率为90.5%,在E4orf1-GFP/HFLSECs饲养层支持下,人脐带血来源的CD34~+细胞15 d扩增了360倍,是单纯细胞因子悬浮培养组的2.2倍,且扩增后的HSPCs在体外仍具有多种造血集落形成能力。结论:该细胞株的建立将为构建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研究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苯肼致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苯肼致小鼠发生溶血性贫血,建立急性溶血性贫血模型,筛选苯肼致小鼠贫血最佳浓度和红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经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苯肼溶液,于注射前和注射后第1、3、5、7、9天采集小鼠外周血进行检测,记录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筛选出最佳溶血效果的给药浓度和红细胞移植治疗介入的时机。结果:注射苯肼溶液可使C57BL/6小鼠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症状,皮肤黏膜颜色苍白;外周血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降低;随着苯肼溶液浓度的增加,小鼠体重显著减轻,存活率下降。结果表明,苯肼注射小鼠致贫血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2mg/10g体重,小鼠贫血状态可维持7d。结论:建立了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此模型可应用于红细胞输注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大绒鼠幼仔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热特征,本实验测定了1-49日龄大绒鼠幼仔的体重、体温、静止代谢率(R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依据逻辑斯蒂曲线的拐点(24 d),大绒鼠的体重生长可划分为加速生长相和减速生长相,幼仔的体温在19日龄前逐渐升高,22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RMR和NST分别在28日龄、19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增加,RMR在28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BAT产热活性在7日龄内被激活。结果表明,大绒鼠胎后发育及产热能力符合晚成性动物的一般特征,即具有短的妊娠期,较少的胎仔数,较长的哺乳期,这些特征对适应横断山特殊多变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28例,占同期双胎分娩的1.63%,占同期双胎胎盘送检的4.33%。6例孕28周,14例孕28~34周,8例孕周34周。全部孕产妇均无出血倾向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年龄23~45周岁,平均31.3周岁;初产妇23人,经产妇5人。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5例,自然受孕23例;剖宫产7例,顺产21例;确诊一胎儿死亡时间为孕12周余~34周余。主要致死原因为脐带因素13例次(46.43%),胎盘因素12例次(42.86%),双胎输血综合征及纸样胎共5例次(17.86%),胎儿畸形4例次(18.18%)。结论: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4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单绒毛膜囊双胎34周后可以分娩,双绒毛膜囊双胎可妊娠至36周。  相似文献   
10.
肝干/祖细胞是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s)共同的前体细胞,为了对这一前体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报告基因来监测肝干/祖细胞的分化走向.首先,通过PCR方法从肝癌细胞系HepG2的全基因组中克隆了细胞角蛋白19(CK19)启动子片段,构建了CK19启动子调控的海肾荧光素酶和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双报告载体(pSicoR-CK19-hrl-mrfp).其次,将上述慢病毒载体转染肝干/祖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分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再次,将上述细胞株与表达“上皮形态发生素”(Epimorphin,EPM)的PT67细胞共培养后,整合有pSicoR-CK19-hrl-mrfp表达载体的肝干/祖细胞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排列为二维环状结构,另外还检测到由CK19启动子启动表达的海肾荧光素酶和RFP,细胞形态和基因表型都证明肝干/祖细胞经诱导已经分化成为BECs.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肝干/祖细胞与不表达EPM的PT67细胞共培养后,没有观测到上述的变化.所以,CK19启动子调控的双报告载体不仅可以实时地显示肝原始细胞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的分化走向,而且还可以定量地检测CK19启动子活性的变化情况.总之,这一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为研究肝干/祖细胞的分化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同时也有助于筛选可诱导肝干/祖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