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2005年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与流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与流行关系,对1995~2005年中国分离的550株H3N2流感病毒的HA1序列进行分析.HA1基因进化树显示出以很长的主干和很短的侧枝为特征.HA1的氨基酸位点变异主要位于5个已知的抗原位点及其附近,同时其它位点也有改变.通过对HA1序列资料分析发现这期间导致H3N2流行的序列改变的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同时出现多位点变化,第二种是位点变化逐渐发生累积到多个位点变化,第三种是单个抗原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同时改变,均可以引起H3N2流行. 相似文献
2.
在MDCK细胞上高产的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的筛选及其全基因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因此需要及时地生产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的流行.乙型流感病毒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制备疫苗的方法是使用鸡胚生产,存在很多缺陷,应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流感疫苗是个更好的选择.但是,乙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很难得到持续的高产.此实验筛选到的乙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连续传代15代后,PFU值从第1代的8×104到第15代2×109,TCID50从第1代6.5到第15代的8.0.将筛选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用两套引物获得乙型流感病毒的全部8个节段.此结果为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高产毒株与流行毒株重配,进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生产基因工程流感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甘丙肽及其受体在嗅成鞘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从新生大鼠嗅球中分离出嗅成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在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中的表达;运用MTT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嗅成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嗅成鞘细胞表达甘丙肽(GAL)及其受体GalR2,而不表达其他两种受体GalRl和GalR3;甘丙肽及两种受体激动剂GALl-11和GAL2-11能够明显地抑制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的增殖,这一效应可被非特异性甘丙肽受体拮抗剂M35所阻断。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根系内生菌的种类和固氮活性进行了首次报道。试验以田间栽培的文冠果一、二年生植株为材料, 以Ashby和YMA为培养基, 对根系内生菌进行了分离, 通过对菌落形态的观察, 划线挑取单菌落培养,并对7个代表性的单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提取其DNA, 采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 胶回收、测序后, 进行Blast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YMA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和种类均明显多于Ashby培养基上的菌落。田间一年生文冠果与田间二年生文冠果的根系内生菌情况存在差异。一年生文冠果的根系内生菌数量与种类略多于二年生文冠果。一年生文冠果根系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内生菌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等; 田间二年生文冠果根系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内生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固氮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所分离的7个菌株中, 6个测到了固氮酶活性, 其中鉴定为产酸克雷伯菌的菌株固氮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菌株,达到9.688 nmol·mg–1·h–1, 为文冠果固氮菌肥的菌种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丙肽及其受体在嗅成鞘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从新生大鼠嗅球中分离出嗅成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在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中的表达;运用MTT法检测甘丙肽及其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嗅成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嗅成鞘细胞表达甘丙肽(GAL)及其受体GalR2,而不表达其他两种受体GalR1和GalR3;甘西肽及两种受体激动剂GAL1-11和GAL2-11能够明显地抑制体外培养的嗅成鞘细胞的增殖,这一效应可被非特异性甘丙肽受体拮抗剂M35所阻断。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甲型流感病毒重配株(H1N2)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株H1N2亚型毒株基因分析表明,它们仅HA基因节段类似于A/广东/6/91(H1N1)病毒,即PR8类似毒株,而其他7个基因节段均类似于1995年人群中流行的H3N2毒株,故可认为新分离出H1N2亚型毒株是由PR8类毒株与1995年人群中流行的H3N2毒株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由于1995与1998年分离到的H1N2毒株间基因组非常相似,故可认为1998年分离到的H1N2毒株并不是由PR8类毒株与1998年人群中流行的H3N2毒株重配而来,而是由1995年H1N2毒株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8.
猪流感病毒H1N1血凝素基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表达和鉴定猪流感病毒H1N1 HA,NA基因序列,为制备抗体和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在成功克隆猪流感病毒H1N1全长HA、NA基因并测序的基础上,将部分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全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HA(截短),pET32a(+)/NA(截短),pGEX4T-1/NA,转化大肠杆菌BL2.1/Rosetta,IPTG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和GSTrap 4B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计大小一致.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猪流感病毒H1N1 HA、NA基因序列,为猪流感病毒H1N1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等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心梗后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心动图(2D-STE),评价犬心梗后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杂种犬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导致前壁心肌梗死,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结扎术后两周二次开胸手术,经心肌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 mL;B组为治疗组,结扎术后两周二次开胸手术,经心肌注射含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1 mL。应用STE对12只犬结扎术前、术后左室短轴基底段及心尖段心室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方向应变(CS)以及局部心肌旋转(Rot)进行分析,并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RS、CS及Rot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后梗死节段的RS、CS以及Rot均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梗死段RS及Rot较对照组好转。结论 STE能够评价左室短轴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心肌梗死后梗死段短轴各方向应变减低,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H9N2血凝素基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在真核酵母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表达和鉴定禽流感病毒H9N2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euramidinase,NA)序列,为制备抗体和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在成功克隆禽流感病毒H9N2全长HA、NA基因并测序的基础上,将部分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MET 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META/HA(52~1 545bp),pMET A/NA(121~1 254bp),电转化真核酵母菌pMAD16,甲醇诱导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用Westem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重组蛋白在酵母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蛋白表达后形成了二聚体,蛋白纯度占总蛋白的95%以上,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9N2 HA、NA基因序列,为禽流感病毒H9N2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开发等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