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泓;杨哲;李可晴;李柏林;谭仕明;廖旻晶 《生命科学研究》2025,(2):115-122
近年来,结直肠癌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并且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相比,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CAC)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了约20年,并且该病对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应答不佳,预后较差。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CA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粪菌移植或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成为防治CAC一个极具潜力的策略。本文就肠道菌群在CAC进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肠道菌群调节策略在CAC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聚果糖(FOS)对慢性应激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C组小鼠每天给予正常护理,S组和SF组小鼠每天随机给予1~2种应激源,持续8周,SF组小鼠在应激造模的同时经食物补充FOS。在造模4周和8周后,分别通过强迫游泳、蔗糖偏好试验评估各组小鼠抑郁样行为。造模结束后通过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并收集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结果 应激造模8周后,C、S和SF三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与C组相比,S组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t=3.970,P=0.0009),蔗糖偏好率显著降低(t=3.890,P=0.0011),脑内GR的表达显著降低(t=4.311,P=0.0125);与S组相比,SF组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t=3.495,P=0.0026),蔗糖偏好率和脑内GR表达有增加趋势。结论 益生元FOS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慢性应激诱发的精神情绪异常。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饲料喂养对黄牛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用芒草单一喂养和农家混合饲料喂养两年的黄牛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四个胃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包埋裂解法和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提取微生物总 DNA,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使用细菌16S rRNA 引物341F /534R 及真菌18S rDNA 引物 NS1/GCFungi 进行降落 PCR 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扩增产物进行区分,使用硝酸银染色。电泳扫描结果通过 Quantity one 软件进行分析,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瘤胃样品共性条带和特性条带测序并比对。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大,UPGAM聚类图上被分为两支,相似性只有0.35。且香农多样性指数及条带丰度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真菌 DGGE 图谱条带差别不大,聚类图上显示实验组四个样品与对照组四个样品相似性在0.43~0.68之间。多样性及条带丰度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0.0027~0.5999。测序结果,细菌与数据库中未培养细菌种类较为接近,而真菌中部分与已知菌种接近。芒草单一饲养对牛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极大的影响,对细菌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精神致残的重要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症状和伴有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此为切入点,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ASD和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上。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肠―脑轴及ASD患者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变化,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ASD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引入带突变模板的人端粒酶RNA亚基(MT-hTR)是一种新颖的抑 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MT-hTR真核表达重组体,初步观察其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及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hTR表 达重组体,将空载体及重组体分别与质粒pEGFP-C1通过脂质体共转染HeLa细胞,经药物G418的筛选得到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TRAP分析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通过MTT法绘制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发现,重组体在细胞内能成功表达目的基因,并且在Mutant1转染细胞中检测到相应的突变型端粒酶活性.构建的4个MT-hTR重组体中,有3个能使HeLa细胞生长速度减缓.以上结果提示,在HeLa细胞内表达MT-hTR能抑制细胞的生长速度,并且突变模板的设计可能会影响到抑制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8.
探讨益生元低聚果糖(FOS)对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小鼠肠道辅助性T细胞的调节作用。
将6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重18~20 g)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通过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构建CAC小鼠模型,干预组每日使用2 mg/kg b.w. FOS灌胃,持续10周。造模期间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变化,造模结束后测量结肠长度和肿瘤数目。采用微球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肠系膜淋巴结内Th1、Th2、Th17细胞亚群比例。
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增加(
FOS可调控CAC模型小鼠结肠内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抑制肿瘤的发生。
9.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疱疹病毒,在人群中感染比较常见,但在免疫缺陷个体与新生儿中可引起严重的疾病。HCMV Pp65是HCMV活动感染的主要标志,也是临床检验检测HCMV感染的重要靶标。为研发抗HCMV Pp65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临床免疫检测HCMV感染的关键原料,本研究采用重组表达的HCMV Pp6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淋巴结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与效价测定,再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最后用免疫捕获PCR和免疫荧光法评价其应用前景。最终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的抗HCMV Pp6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8D6。Western blotting及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分别达1∶4 000和1∶105;细胞免疫荧光与免疫捕获PCR实验结果说明,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具有作为外周血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捕获PCR检测HCMV临床感染的关键原料,也可作为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CMV临床感染的关键原料,为建立HCMV感染快速灵敏的临床诊断试剂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妙恬;朱诗熠;宋坤;蒙亮宇;全梅芳;苏小平;刘如石;廖旻晶 《生命科学研究》2025,(2):139-147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通过益生菌、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是一类极具潜力的HUA防治方法。本研究拟探讨格氏乳杆菌与海洋鱼低聚肽组成的合生元制剂是否具有改善HUA的作用,为后续开发相关特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每日饲喂添加酵母浸粉、腺嘌呤和氧嗪酸钾的液体饲料诱导健康小鼠发生HUA,持续4周;在此期间,干预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益生菌(5×10~8CFU格氏乳杆菌)或合生元(5×10~8CFU格氏乳杆菌+3.75 mg海洋鱼低聚肽)。结果显示:HUA模型组小鼠血清尿酸、尿素、肌酐水平以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小肠内菌群多样性降低,拟杆菌门及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减少,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加;肠道内与蛋白质消化吸收、氨基酸及核苷酸生物合成相关的多种代谢物出现含量改变。与HUA模型组小鼠相比,益生菌和合生元干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UA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组变化;而且,与单独补充益生菌相比,合生元可更有效降低HUA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并显著增加粪便排泄的尿酸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