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4篇
  免费   2315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9385篇
  2025年   136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细胞表面受体到核的信号通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细胞外各种刺激通过和膜受体偶联的G蛋白和酪氨酸激酶介导了一系列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介导的级联反应,即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MAPK级联反应把细胞外信号传递到核,并汇总了各种信号通路来的传息,因此研究细胞内MAPK的信号通路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ERK,JNK和p38三种MAPK途径,着重叙述了p38MAPK信号途径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和某些疾病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3.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GF、GM-CSF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BamHI位点上,再将重组融合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的EcoRI,BamHI位点上,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表明EGF-GM-CSF融合蛋白获得表达,并且具有EGF、GM-CSF的免疫学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的功能和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基因产品.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筛选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诱导的胸主动脉重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功能和机制的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利用GEO数据集(GSE64613)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Fold change≥2, P<0.05)。利用在线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通路分析及转录因子富集分析。利用Ang II缓释(1μg/kg/min)的方法诱导小鼠胸主动脉病理性重构。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目标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Ang II诱导的主动脉重构共发现325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表达上调251个,表达下调74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进程、细胞外区域等成分、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PPAR和AMPK等信号通路。Ang II缓释4周后,小鼠胸主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弹力纤维明显断裂。实时定量PCR结果证实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变化与GSE64613数据集结果一致。转录因子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PARG和FOXM1是转录因子协同调节网络的中心枢纽,且在胸主动脉病理性重构中表达明显增加。结论:Ang II诱导的胸主动脉重构可能涉及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调节,可作为高血压相关主动脉疾病防治药物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转录因子与造血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转录因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而转录因子的表达具有阶段和细胞系特异性。在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髓系和淋巴系细胞等的成熟过程中,众多转录因子既相互作用又表现出各自的特异性。转录因子数目较多,该文仅就一些与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相关的转录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了解植物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对土壤因子的响应,对预测脆弱而敏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以敦煌阳关湿地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研究芦苇不同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芦苇各器官C、P含量为叶>根>茎,N含量及N∶P为叶>茎>根,C∶...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2,(3):I0003-I0004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VCAM-1 Promotes Osteolytic Expansion of Indolent Bone Micro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by Engaging α4β1-Positive Osteoclast Progenitors”的文章。揭示了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癌症转移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出这一因子也许能作为一种防止骨转移复发的靶点。相关成果公布在癌症研究权威刊物《癌细胞》(Cancer Cell)上,并被作为亮点文章特别推荐。  相似文献   
10.
NAC转录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单叶蔷薇(Rosa persica)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研究其耐旱能力对治理荒漠地区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单叶蔷薇NAC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基因家族特征和表达模式,利用RT-qPCR验证NAC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情况。NAC基因家族的基因特征变化较大,而基因结构和基序相对保守。启动子分析表明RbeNAC在调节激素合成和适应环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RbeNAC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组织特异性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表明,7个基因(RbeATAF、RbeSOG1、RbeNAC17、RbeNAC71、RbeNAC72、RbeNAC90和RbeNAC96)在根和叶中积极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鉴定了单叶蔷薇NAC基因,初步探究了不同基因可能发挥的功能,获得了7个响应干旱胁迫的候选基因,为后续开展单叶蔷薇抗逆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