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1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毛萼香茶菜的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coetsoidinA和毛萼晶P,它是目前从香茶菜属分离到的仅有的两个B环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事物,其中毛萼晶P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Rabdoepigibberellolide是日本学者越智雅光 (Ochi等 ,1 982 )从日本产四国香茶菜〔Isodonshikokiana (Makino)Hara〕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也是迄今为止从香茶菜属 (Isodon)植物中得到的唯一一个具 6 -表 -对映 -赤霉素烷 ( 6 -epi-ent-gibberellane)型的新奇二萜化合物 ,经NMR波谱测定和X -射线衍射分析 ,其结构如图 1所示。但基于当时的条件 ,未能对其1H和13 CNMR的数据进行全指定。我们研究组于 1 992年从河南省新县产毛叶香茶菜〔Isodonja…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了小叶铃子香分布于华中地区(湖北省),小叶铃子香植物以往仅在中国西部(陕西和甘肃省)有分布,这也是铃子香属在华中地区的首次分布记录。此发现为进一步阐明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涠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现为国家级海洋公园。经过两次的实地调查,采集到标本共348号。整理后发现:2个新记录属,即细穗草属(Lepturus)和蒭雷草属(Thuarea);6个新记录种,即疏花木蓝(Indigofera colutea)、滨豇豆(Vigna marina)、留萼木(Blachia pentzii)、滨海白绒草(Leucas chinensis)、细穗草(Lepturus repens)、蒭雷草(Thuarea involuta)。这些都是适应沿海生境的种类。这些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资料,而且为沿海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疏花毛萼香茶菜中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叶中分离得到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命名为疏花丁素(1),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它的结构。此外,还分离得到6个已知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疏花甲素(2),毛萼晶A-C(3-5)和Q(6),毛萼乙素(7),以及cirsimaritin(8)和2α-羟基乌索酸(9)。  相似文献   
6.
毛喉鞘蕊花的微量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唇形科毛喉鞘蕊花全草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到2个新的微量成分,鞘蕊花戊素和已素。基于光谱分析,鞘蕊花戊素和已 素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α,7β-二乙酰氧基-8,13-环氧-6β羟基勒丹-14烯-11-酮(1)和7β-乙酰氧基-8,13环氧-6β,α-二羟基勒丹-14烯-11-酮(2)。  相似文献   
7.
8.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又名西洋红、墙上红、爆竹红等,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 L)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一串红是重要的花坛花之一,更是"五一"、国庆等节日的主要花坛用花,它在国际上栽培已十分普遍,特别在欧美国家和日本,每年销售的一串红种子十分可观。我国一串红的栽培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统计甘肃省香茶菜属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经初步研究,甘肃省有12种该属植物,记述了它们在省内的主要分布范围及药用价值。结论:甘肃东南部香茶菜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六种唇形科种子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六种唇形科植物种子营养成分研究的结果表明: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其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在90%以上。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花生烯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成分。并从种子中测定了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质元素的含量。这六种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药用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