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0篇
  免费   1633篇
  国内免费   730篇
  695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8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139篇
  1983年   128篇
  1982年   165篇
  1981年   130篇
  1980年   133篇
  1979年   111篇
  1978年   61篇
  1966年   49篇
  1965年   75篇
  1964年   138篇
  1963年   100篇
  1959年   10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珠绵蚧Neomargarodes gossypii Yang是以两种大小不同的珠形体(二龄幼虫)过冬(大珠为雌性,小珠为雄性)。据文献记载,此虫1年发生1代,在不良条件下部分珠形体可隔年发生或延长其滞育期多年,但最长滞育期未见结  相似文献   
2.
1972年我们合成了氨基甲酸(酉亏)酯类化合物——“灭多虫”,并在浙江农大、浙江茶叶研究所、浙江萧山县东方红公社以及北京郊区县等单位大力协助下,进行了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认为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杀虫剂。 一、“灭多虫”的理化性质 及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陈建  李枢强 《蛛形学报》1995,4(2):137-139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省勐腊的盖蛛属1新纪录种-鹤嘴盖蛛Nerienemacella(Thorell.1898)。  相似文献   
4.
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CBBEBB111111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96.97.98.99.100.1.2.3.4.5.6.7.8.9.10.1.2.3.4.5.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DHBGJIFCAEBBDCBEAB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1/51/51/51/51/51(BH)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101.102…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同翅目瘿绵蚜科卷叶绵蚜属一新种丁香卷叶绵蚜Prociphilus gambosae sp.nov.和白蜡树卷叶绵蚜Prociphilus fraxini(Fabricius,1777)及忍冬卷叶绵蚜Prociphilus xylostei(De Geer,1773)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文中系统研究了该属的标本,给出了无翅孤雌蚜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山萤叶甲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的高山萤叶甲系指分布在海拔2500m以上的中国种类,总计131种,分隶于49属,分别占萤叶甲亚科我国已知种,属的1/6和1/2,其分布区域以青藏高原,特别是横断山区种,属分布最为密集。部分属,种也涉及到台湾,而且表现出台湾与中国西部横断山区间断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7.
1.麻蝇复眼x200 2.麻蝇足垫、指勾x200 3.麻蝇后翅特化为平衡棍(维持身体平衡),基部有一排排感受器(感受温度、气味、风向等)x180 4.感受器放大x1 4"00 5.一个感受器的超薄切片放大X8000麻蝇外部形态电镀照片@卢宝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电镜室  相似文献   
8.
根据鲍威斯(Bowers)等报道,在大鼠垂体离体培养液中,如加入甲硫氨酸脑啡肽类似物(酪·D-色·甘·苯丙·甲硫酰胺Tyr·D-Trp·Gly·Phe·MetNH2)能促进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此外,还证实它对促黄体生长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激素(PRL)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H)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5月和9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选择流动沙丘、含砾沙漠、固定沙地、荒漠灌丛、防护林带、灌耕草地、灌耕农田和河岸草地等8种代表性生境,采用活捕法(4,800铗日)共捕获啮齿动物254只,隶属于3科8属9种。利用捕获记录计算了群落结构特征指数,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了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境的啮齿动物群落作了聚类分析。群落结构特征指数表明,啮齿动物物种多样性(用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在灌耕草地中最低(0.6859),在固定沙地中最高(1.7036);物种均匀度(用Pielou均匀度指数测度)在流动沙丘中最低(0.6531),在河岸草地中最高(1.00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可以分成荒漠型群落和绿洲型群落两大类。三趾跳鼠(Dipussagitta)在荒漠型生境中密度较高,总体上具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流动沙丘生境中占据绝对优势;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在植被较好的绿洲型生境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流动沙丘外的其他荒漠型生境中也有发现。除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外,其他种类的跳鼠只在荒漠型生境中发现。本次调查没有在防护林内部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但在林缘区域仍有捕获记录。啮齿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捕获率间无显著关联(r=0.240,P=0.566)。本研究提示人为干扰可能对维持研究区域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LH-RH-A可明显抑制人蜕膜组织在离体下对~3H-尿嘧啶和~3H-亮氨酸的摄取;低剂量LH-RH-A无明显影响。在人蜕膜组织中也发现有高亲合力(K_?=3.83±1.36×10~?M~(-1))的LH-RH-A特异受体。上述发现表明,高剂量LH-RH-A可通过直接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而调节蜕膜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