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0篇 |
免费 | 1633篇 |
国内免费 | 730篇 |
专业分类
695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87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211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251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331篇 |
2001年 | 375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37篇 |
1996年 | 131篇 |
1995年 | 138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147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99篇 |
1989年 | 95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104篇 |
1985年 | 137篇 |
1984年 | 139篇 |
1983年 | 128篇 |
1982年 | 165篇 |
1981年 | 130篇 |
1980年 | 133篇 |
1979年 | 111篇 |
1978年 | 61篇 |
1966年 | 49篇 |
1965年 | 75篇 |
1964年 | 138篇 |
1963年 | 100篇 |
1959年 | 10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珠绵蚧Neomargarodes gossypii Yang是以两种大小不同的珠形体(二龄幼虫)过冬(大珠为雌性,小珠为雄性)。据文献记载,此虫1年发生1代,在不良条件下部分珠形体可隔年发生或延长其滞育期多年,但最长滞育期未见结 相似文献
2.
1972年我们合成了氨基甲酸(酉亏)酯类化合物——“灭多虫”,并在浙江农大、浙江茶叶研究所、浙江萧山县东方红公社以及北京郊区县等单位大力协助下,进行了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认为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杀虫剂。 一、“灭多虫”的理化性质 及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省勐腊的盖蛛属1新纪录种-鹤嘴盖蛛Nerienemacella(Thorell.1898)。 相似文献
4.
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CBBEBB111111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96.97.98.99.100.1.2.3.4.5.6.7.8.9.10.1.2.3.4.5.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FGHIJ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ABCDEDHBGJIFCAEBBDCBEAB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1/51/51/51/51/51(BH)问题题号选项答案分数101.102… 相似文献
5.
6.
7.
1.麻蝇复眼x200 2.麻蝇足垫、指勾x200 3.麻蝇后翅特化为平衡棍(维持身体平衡),基部有一排排感受器(感受温度、气味、风向等)x180 4.感受器放大x1 4"00 5.一个感受器的超薄切片放大X8000麻蝇外部形态电镀照片@卢宝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电镜室 相似文献
8.
9.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5月和9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选择流动沙丘、含砾沙漠、固定沙地、荒漠灌丛、防护林带、灌耕草地、灌耕农田和河岸草地等8种代表性生境,采用活捕法(4,800铗日)共捕获啮齿动物254只,隶属于3科8属9种。利用捕获记录计算了群落结构特征指数,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了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境的啮齿动物群落作了聚类分析。群落结构特征指数表明,啮齿动物物种多样性(用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在灌耕草地中最低(0.6859),在固定沙地中最高(1.7036);物种均匀度(用Pielou均匀度指数测度)在流动沙丘中最低(0.6531),在河岸草地中最高(1.00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可以分成荒漠型群落和绿洲型群落两大类。三趾跳鼠(Dipussagitta)在荒漠型生境中密度较高,总体上具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流动沙丘生境中占据绝对优势;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在植被较好的绿洲型生境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流动沙丘外的其他荒漠型生境中也有发现。除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外,其他种类的跳鼠只在荒漠型生境中发现。本次调查没有在防护林内部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但在林缘区域仍有捕获记录。啮齿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捕获率间无显著关联(r=0.240,P=0.566)。本研究提示人为干扰可能对维持研究区域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