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猪Mx1基因第14外显子多态性分析及新突变位点的 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方法对国内外7个猪种Mx1基因第14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 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 6种基因型。其中杜洛克中仅存在AA基因型, 苏太猪中存在全部基因型, 只有在梅山猪和具有梅山猪血统的苏太猪中出现基因型BB。所有猪种中, 只有在地方猪种和培育猪种中出现等位基因B, 所有猪种除松辽黑猪外均以A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检验结果表明, 不同猪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较大, 梅山猪和松辽黑猪与其他所有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 , 苏太猪与除皮特兰猪外的所有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差异也极显著(P<0.01) , 淮猪与杜洛克和约克夏这两个国外猪种基因型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 而与皮特兰和其他地方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通过测序在扩增片段中新发现了3种类型的碱基突变, 前2个分别导致了Thr和Glu向Ala和Arg的替换, 最后一个突变不引起氨基酸的变化, 且后两个突变位点为BB基因型所特有。  相似文献   
982.
在排除天敌情况下,用生命表方法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5个常用栽培水稻品种扬粳9538、淮稻9号、扬辐粳8号、扬稻6号和汕优63上的半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淮稻9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低,表现为较强的抗耐性;扬辐粳8号的稻纵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各品种间稻纵卷叶螟不同虫期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卷叶率有一定差异;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品种与对照(未接虫)相比含量有增有减;还原糖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83.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了中国广西B/C重组亚型HIV-1病毒株的Env蛋白(共851氨基酸残基)氨基酸的疏水性、潜在的抗原表位,与其它亚型的Env蛋白在氨基酸组成的保守性方面进行了比较,选择了env基因的469-511aa,538-674aa和700-734aa三段保守性及抗原性都较强的氨基酸序列构建成嵌合基因,将嵌合基因构建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αB中,利用甲醇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了Wester blot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三段基因能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产物为40kD的特异性诱导糖蛋白,通过Ni-sepharose 4B金属Ni螯合层析柱分离纯化表达蛋白,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抗原有很强的抗原特异性,可以用于HIV检测试剂的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84.
SO2的衍生物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和染色体损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SO2对生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其进人生物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对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作用而实现的。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亚硫酸氢钠能够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产生。鱼类对化学物质的反应与哺乳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而鱼类中泥鳅具有较高敏感性,它们较之蝌蚪及其他鱼类,具有取材容易.  相似文献   
985.
水分胁迫下AM真菌对枳实生苗叶片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对水分胁迫下(正常水分为对照)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实生苗叶片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分胁迫显著抑制AM真菌对枳实生苗根系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在水分胁迫下,AM真菌的感染显著提高枳实生苗叶片P、K和Ca的含量,水分胁迫下的菌根贡献率均高于对照;AM真菌的接种对叶片N、Mg和Cu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未接种处理相比,AM真菌处理仅对水分胁迫下的枳实生苗叶片Fe和Zn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还表明,接种处理降低叶片Mn含量,正常水分下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86.
吴鹏举  张宏  张恩迪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569-1573
2002年3—5月,在藏东南的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随机设置14条样线,对主要偶蹄类动物在春季的垂直分布和栖息地分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野猪、黑麂、(赤)斑羚、羚牛和鬣羚都有非常明显的海拔相对集中的分布区,除了羚牛和鬣羚的空间垂直生态位高度重叠外,其它类群之间重叠较小;为进一步研究羚牛和鬣羚之间的共存机制,设置了187个10m×10m样方,调查了10类生态因子,通过联结检验和判别分析,发现羚牛和鬣羚之间并没有空间联结关系,栖息地差别明显;通过计算Vanderloeg选择系数和Scavia选择指数,发现羚牛和鬣羚在饮水距离、林分郁闭度、隐蔽度、乔木密度具有明显的选择差异;食物的不同需求导致了这些偶蹄类动物垂直分化的差异,而羚牛和鬣羚对小尺度生态因子上的选择差异和在时间维度点的差异则是维持同域共存的机制。  相似文献   
987.
目的制备乳腺特异性高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转基因奶山羊。方法采用牛β-乳球蛋白基因(BLG)调控元件和hEPO全长编码序列基因组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应用受精卵原核注射的方法制备hEPO转基因山羊。结果在原核注射获得的188头羔羊中,经Southern blot法检测有4头羊含有hEPO基因,其中3头为母羊,1头公羊于出生后20d死亡;3头转基因母羊hEPO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1、10、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羊乳中的hEPO分子质量为32kDa;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在泌乳10d的3只转基因羊乳汁中,每毫升乳汁中hEPO活性分别达到1.17×10^2IU、1.90×10^4IU、1.91×10^4IU。结论牛BLG能够调控hEPO基因在山羊乳腺中高表达,为实现其他药用蛋白在山羊乳腺中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证病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成模标准,建立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应用STZ造成大鼠糖尿病(FBG≥16.7mmol/L)后应用中药造成中医阴阳两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气滞证候模型。结果(1)造模后出现饮水增多、尿量增多、生长迟缓、身体消瘦、拉尾排便、排尿等糖尿病大鼠共同特征。阴阳两虚组大鼠还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阴虚热盛组大鼠出现大便干燥、舌红等征象;气阴两虚组大鼠出现精神萎糜、倦怠懒动、舌胖大,少津;血瘀气滞组大鼠还出现背毛减少、臀部毛色枯黄、性情暴烈、易激惹、捕捉时叫声频繁、抵抗力大、攻击行为频繁、大便质稀色深、舌质暗等血瘀气滞气滞的症状。(2)实验室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应用传统的糖尿病造模方法与糖尿病病证特点和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相结合,研制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9.
实验昆虫在生物学学科的多个领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昆虫的环境要求、营养、疾病控制和管理,用人工饲料成功饲养了多种实验昆虫。  相似文献   
990.
目的:为了从环境中分离透明颤菌(Vitreoscilla),对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对透明颤菌生长的培养基成份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在培养温度为32±2℃,50ml/500ml三角瓶,pH 7.8,醋酸钠浓度为0.02%,摇床转速120r/min条件下,透明颤菌生长最佳培养基是:酵母粉0.7%,蛋白胨0.3%。结论:透明颤菌在上述培养基中生长12h可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