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玉米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S)及其近等基因恢复系是研究核 质互作机制的重要遗传资源和理想模式体系.目前认为,CMS-S花粉败育是由其线粒体内细胞质不育基因orf355-orf77表达的毒性蛋白引起,而核育性恢复基因Rf3可通过引发orf355-orf77转录本的降解而解除其毒性作用,使花粉育性得以恢复.本研究采用Northern杂交和3′-RACE技术确定了orf355-orf77转录本的剪切位点,并发现在育性恢复的花粉中,orf355-orf77转录本被剪切成小片段之后聚合了poly(A)序列,推测这一过程加速了mRNA分子的降解,是育性恢复的关键环节.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orf355-orf77转录本6个剪切位点的侧翼序列,发现在剪切位点下游10个碱基的位置均含有5′-CCACA-3′序列,推测该序列受到特定功能蛋白的识别,然后募集核酸内切酶对其进行剪切.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玉米CMS S育性恢复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2.
退化农地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但是植被恢复中植物群落特征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仍存在不确定性。以农田为对照,选取自然恢复8、15、25、35 a草地为对象,探讨退耕还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盖度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恢复35 a时达到最大值(64.0%),优势种从达乌里胡枝子、赖草、茵陈蒿演变为长芒草、铁杆蒿;禾草类、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Shannon-Weiner指数、Patrick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第15年达到最大值。地上植被碳储量和地下植被碳储量在恢复期间呈直线增加的趋势,且均在35 a达最大值,分别为0.83 Mg C/hm2、1.49 Mg C/hm2,而凋落物碳储量在第25年达到最大值,为0.40 Mg C/hm2。土壤碳储量与有机碳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第8年达到最低值,在第35年恢复到农田水平之上,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3.3%-99.6%;表层0-10 cm土壤碳储量占0-30 cm碳储量的38.9%-50.3%,呈表聚现象。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土壤碳储量趋势一致,即恢复到第8年最低,为24.32 Mg C/hm2,恢复到第35年最高,为43.70 Mg C/hm2。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禾草、豆科以及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与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杂草和一年生植物重要值与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植被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通过增加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实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增加,而多年生植物、杂草与禾草的重要值和地下生物量与凋落物生物量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的重要植被因子。  相似文献   
973.
任康  郭坤  郑景明  周金星 《生态学报》2020,40(3):910-920
在西藏措那湖沙害区采用不同物种搭配方式和混播比例对红豆草、紫花苜蓿(三得利)、披碱草、高羊茅进行播种,并在播种当年和第二年生长期结束后对生物量等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到适合在措那湖沙区植被恢复中可应用的适宜草种及最佳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1)播种当年混播方式对两种禾本科植物披碱草和高羊茅的株高、根长影响不显著,但会使两种豆科植物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增加;2)混播方式对草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有明显的影响,豆禾草种混播处理中生物量会随着豆科植物比例的减小而增加,播种当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5∶5)的混播处理有较高的生物量,分别为(756.33±96.29) g/m~2、(720.25±35.63) g/m~2,次年披碱草单播及披碱草+高羊茅(7∶3)的处理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32.13±124.71) g/m~2、(723.83±57.14) g/m~2;3)披碱草+高羊茅3个混播比例的处理两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盖度,其中播种当年披碱草+高羊茅(5∶5)的处理盖度最大为87%,次年盖度均达到60%以上;4)在高寒气候下的混播草种实验中,禾本科植物对草地恢复的贡献要明显大于豆科。  相似文献   
974.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成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婷  吕一河  任艳姣  李朋飞 《生态学报》2020,40(23):8593-8605
黄土高原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背景下地表格局及植被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评估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成效及影响因素是促进区域植被恢复政策优化的关键环节。基于不同时间尺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趋势变化,提出了量化区域植被恢复成效的新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对植被恢复成效的影响及其随时间产生的变化,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探索气候和关键社会经济因子对植被恢复成效的空间非平稳影响。研究结果刻画了2000-2015年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持续改善过程:截止2015年,黄土高原88.20%的面积植被恢复成效明显,高值区集中于陕北地区及山西省各县区。农村劳动力的下降使得植被恢复所受人口压力减缓,负影响由-0.95变为-0.86;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成效改善的重要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及社会经济因子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成效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多年平均降水对黄土高原东部29.30%的地区影响最大,且为促进作用,平均温度是北部和西部风沙草地植被恢复成效的主导影响因子(占总面积20.93%);黄土高原中西部47.02%的地区则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当前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效果及关键影响因子,可为区域植被恢复政策的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75.
植物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对森林土壤养分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群落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中基于群落整体水平的凋落叶养分含量特征研究相对匮乏。在位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中的20 hm2动态监测样地进行,收集凋落叶并测定其碳、氮、磷含量,结合不同生活型物种的凋落高峰,春季和初夏为常绿树种凋落高峰;秋季为落叶树种凋落高峰,以及地形特征对凋落叶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表现为不同凋落高峰之间的差异,碳含量表现为秋季高峰 < 春季高峰 < 初夏季高峰,氮、磷含量为秋季高峰大于春季和初夏季高峰;在空间尺度上,凋落叶养分含量则表现为沟谷地形和山脊地形之间的差异性,在秋季凋落高峰时碳含量在沟谷地形显著低于山脊地形,氮、磷含量在山脊地形显著低于其他地形。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生活型差异是造成森林群落水平凋落叶养分含量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6.
段晨松  张全建  龚旭  张远彬 《生态学报》2020,40(18):6584-6596
地震滑坡是大陆山区常见的次生地质灾害,其会带来植被损毁、土壤破坏、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进行调查研究,但对其恢复效果的综合评价鲜有报道。以龙门山东坡的地震滑坡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恢复方式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并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定量地综合评价地震滑坡迹地恢复十年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地震滑坡迹地的乔木层平均高度和胸径显著小于未受损区(P<0.05),灌木层平均基径和草本层α多样性与未受损区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的灌草层α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地震滑坡迹地的土壤容重显著大于未受损区(P<0.05),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显著小于未受损区(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脱氢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小于未受损区;(3)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性质综合得分小于邻近未受损区,人工恢复滑坡迹地的综合得分小于自然恢复;(4)与自然恢复相比,水平阶整地滑坡迹地的综合恢复率小于0,栽植不同树种对其恢复率无显著影响(P>0.05);穴状整地后,栽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滑坡迹地的综合恢复率大于0,且显著高于栽植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滑坡迹地(P<0.05);进行穴状整地的综合恢复率显著高于水平阶整地的滑坡迹地(P<0.05)。龙门山东坡地震滑坡迹地恢复十年,其植物群落与土壤还未恢复到未受损区水平,通过穴状整地并栽植适宜树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恢复率。  相似文献   
977.
全球变化背景下野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野火是森林和多种植被生态系统面临的最重要自然干扰,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灾害;而人类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影响了野火的发生与分布,因此野火成为全球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国际野火研究的文献搜索和统计分析,从野火的观测-评估-预警技术、野火时空格局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野火的影响、野火的环境-生态-进化效应等方面入手,综述了自21世纪以来的国际野火研究进展。概括起来,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野火观测的时空分辨率不断提高,对野火时空格局的刻画从单一因子向多重指标的火烧体系评估转变。气候变化在某些区域已经显著影响了野火的发生频率,预计随着全球变暖野火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并且极端大火的发生机制和生态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人类活动一方面通过增加火源提高了野火频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的强度、扑救火灾以及降低可燃物的连通性抑制了野火的发生。植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火的功能机制,这些功能属性影响着生态系统对野火的响应,并对火后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科学指导价值。未来野火研究将向跨时空尺度、观测和模拟深度融合、典型机制和大尺度效应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78.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源自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形成的胚胎冷冻复苏后卵裂球完整性及是否恢复卵裂与生育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8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根据精子来源将其分为手淫精子组(ICSI组)445周期,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组(TESA组)213周期。ICSI组根据复苏2枚胚胎后完整个数(0、1、2枚)分为3组(A、B、C组),TESA组也据此分为D、E、F组。ICSI组根据2枚胚胎复苏后恢复卵裂个数(0、1、2枚)分为3组(G、H、I组),TESA也据此分为J、K、L组。综合比较各组之间的生育结局。结果:①ICSI组与TESA组复苏后胚胎完整率、复苏18-20 h后胚胎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SI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TESA组。②ICSI中B组与C组上述妊娠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TESA三个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CSI与TES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CSI中I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H组(P0.05),且I组与H组均显著高于G组(P0.05)。I组活产率显著高于G组和H组(P0.05)。TESA中L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J组(P0.05)。ICSI与TES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睾丸活检或睾丸显微取精的精子质量较差,但一旦形成有效胚胎,FET结局与手淫精子来源的胚胎并无差异。至少移植一枚完整胚胎较移植两枚均破损胚胎具有更好的生育结局。至少移植一枚恢复卵裂的胚胎较两枚均不卵裂胚胎具有更好的生育结局。解冻后无完整胚胎且过夜培养后又均未恢复卵裂的胚胎应慎重考虑该周期是否取消移植。  相似文献   
980.
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是青藏高原草原的主要害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药剂防控这一害虫。因此,有必要以生物农药控制这种害虫。本试验室内测定5种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X-7,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和H. indica LN2)对草原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两种线虫对草原毛虫的侵染效果较好。适宜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线虫的侵染活动的环境温度为25℃;低温环境下两种线虫随着剂量的提高,对草原毛虫的致病力均有着显著地增长(P<0.05),且S. feltiae SN线虫的活性高于S. carpocapsae All线虫。因此,昆虫病原线虫S. feltiae SN品系具有效防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草原毛虫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