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ar-4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4(prostate apoptosis response-4.Par-4)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但能够促进多种细胞包括神经元的凋亡已得到证实。Par-4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元凋亡过程复杂.且有望成为筛选治疗AD药物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2.
NF—κB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它分布广泛,并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调控,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最近研究表明,NF—κB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塑型有关,并在急、慢性神经退行性变如脑损伤、脑缺血、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K-B法)中,亚胺培南(IPM)诱导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出现D-现象的概率,并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其中,将TZP、PIP分别贴在IPM的两侧,纸片中心距离为25 mm,看IPM能否诱导TZP、PIP出现D-现象。结果可见,15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中,出现D-现象的有120株,占80%;未出现D-现象的有30株,占20%,其中5株耐IPM。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中,IPM诱导TZP、PIP出现D-现象非常普遍,这可能与IPM可诱导AmpC酶的大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研究冠状动脉移植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及传统切开方式获取大隐静脉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内窥镜组(EVH,n=178)和开放手术组(OVH,n=202)。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EVH组术中共计完成静脉桥血管总数为376支,平均每例2.11支。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失访19例(静脉桥血管43支),发生桥血管再狭窄总数为21支/共333支,平均每例为0.0631支。OVH组术中共计完成静脉桥血管总数为458支,平均每例2.27支。术后1年行冠脉CT检查,失访11例(含静脉桥血管31支),发生桥血管再狭窄总数为26支/共427支,平均每例为0.0609支。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移植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与传统切开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相比较,在术后1年时桥血管通畅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 例肺放线菌病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43 岁,男性,以咳嗽、咳血性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 提示右肺上 叶结节,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确诊肺放线菌病,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肺放线菌病是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呼吸系统 疾病,起病隐匿,呈渐进性过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放线菌可在肺部引起化脓性肺炎,并经叶间隙、胸膜侵犯胸 壁、肋骨,形成窦道及破坏骨质。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或微生物学证据,主要可采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在疑似肿瘤的情况下,需通 过外科手术治疗,既可以明确诊断也避免病变进一步引起肺、胸壁等组织的不可逆性破坏。  相似文献   
96.
使用荧光猝灭法测定植物液泡膜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 比较了两种常用荧光染料吖啶橙和喹亚因在不同浓度的测定灵敏度. 探讨了不同蛋白量和缓冲系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得到了用5 μmol/L吖啶橙,200~250 μg蛋白质含量,Hepes-Tris(pH 7.0)为缓冲介质,ATP-Na为底物的最适体系.  相似文献   
97.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的作用是降解所有细胞外基质,其活性受其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抑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与重组在动物生殖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变化可以通过MMPs和TIMPs两者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监测。大鼠虽然没有月经形成,但是在其子宫内膜也出现类似灵长类的生殖生物学变化。本文从MMPs和TIMPs两者的表达水平,对大鼠子宫内膜的这些变化进行了研究。于大鼠动情周期的不同时期,将算处死,取子宫制备酶粗提液和组织切片,采用酶谱法(zymography)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MMP-2和-9的活性变化以反MMP-2、-9和TIMP-1、-2、-3mRNA的表达。并通过光密度扫描方法对酶谱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所用杂交探针见Table 1.酶谱结果显示:在动情周期大鼠子宫中只检测到67kDa的MMP-2活性,而没有检测到MMP-9的活性(Fig.1)。MMP-2的活性在动情前期最高,动情期和动情后期次之,同情期最低(Flg.2)。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MP-2、-9、TIMP-1、-2、-3m RNA主要在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MMP-2和-9 mRNA在动情前期、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和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表达均较强,在间情期表达较弱。MMP-9 mRNA在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也有较弱的表达(Fig.3)。TIMP-1 mRNA在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及动情期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表选较强,在动情前期和间情期表达较弱(Fig.4)。TIMP-2 mRNA在动情期和间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以度在动情期上皮细胞中表达较强,在动情前期和动情后期表逮较弱(Fig.4)。TIN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内膜基底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最强,在动情后期和间情期次之,动情前期表达最弱。TIMP-3 mRNA在动情期子宫环行肌层中也有较强的表达(Fig.5)。由此可见,MMP-2的活性和MMIP-2的基固表达基本一致,MMP-2和-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也基本一致。提示:MMP-2,-9及TIMP-1、-2、-3共同参与了动情周期大鼠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98.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种子散布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顺序远离母株取样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Puccinelliachinam poensis Ohw i)的种子散布机制。结果表明,在8个方向中仅西南方向表现为近母株散布距离,其它7个方向均表现为远母株散布距离的种子散布机制。经相关性分析,朝鲜碱茅向不同的方向散布的种子数量与种子散布时期顺风向的风速和风向频率呈正相关,反映了朝鲜碱茅是借助于风媒介实现了远母株距离扩展潜在生态位空间的种群对策。朝鲜碱茅向母株周围散布的种子呈连续分布格局的散布半径平均为175 cm 。  相似文献   
99.
植物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其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植物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种类和基因结构、伤诱导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的诱导和调控机理,以及植物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在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
对鼻咽癌恶性转化基因Tx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杂交组化及Northern法,对中国人鼻咽癌细胞株恶性转化基因Tx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中表达1.3kbmRNA,但表达强度较低,在HPV阳性或阴性人宫颈癌细胞中均无表达,EBV阴性的B淋巴细胞系及HTLV-1阳性的T细胞系中为阴性,而在EBV阳性的B95-8及Raji细胞中Tx基因表达强烈,从而提示HPV及HTLV-1不增强Tx的表达水平,而EBV可能使Tx基因活化.这为进一步研究EBV与Tx等瘤基因协同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