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康琅  程云  汪良驹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297-2301
以秋冬季塑料大棚中盆栽西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50~200 mg/L 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低温弱光条件下西瓜植株光合特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LA处理显著提高了西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ALA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叶片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但对CAT及APX活性影响不大,暗示ALA处理可能主要通过提高植株SOD和POD活性来促进西瓜幼苗活性氧代谢,从而保护细胞光合性能。处理后30 d分析表明,ALA处理植株干物质重量比对照高出42%~54%,淀粉含量增加62.2%~207.0%,可溶性糖含量也增加32.0%~87.1%。以上结果说明,ALA处理可以增强低温弱光条件下西瓜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促进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积累,并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92.
通过鉴别寄主反应、病毒部分序列测定确定了采自广州白云区表现花叶、斑驳症状的节瓜上的病毒为ZYMV。采用RT PCR方法扩增和克隆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 ,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 )上。获得的重组子pET ZCP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后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 33 0kD。将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兔子 ,获得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 1 4 0 96  相似文献   
93.
转Bt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年的研究发现,棉大卷叶螟SyleptaderogataFabricius的种群数量在不同棉花品种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转基因抗虫棉“国抗2 2”的为害程度及百株虫量均小于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虫的室内饲养结果表明,2个棉花品种均有利于棉大卷叶螟的增殖,但“国抗2 2”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明显优于“泗棉3号”,且对棉大卷叶螟成虫存在一定的产卵排斥效应。  相似文献   
94.
1植物名称大花细辛(Asarum maximum Hemsl.). 2材料类别茎段.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芽增殖培养基:(1)MS 6-BA 1.0~2.0 mg·L-1(单位下同) NAA 0.1;壮苗培养基:(2)MS 6-BA 0.5 NAA 0.1;生根培养基:(3)1/2MS IBA 1.0 NAA 0.2.以上培养基蔗糖浓度(1)和(2)为3.0%,(3)为2.0%;琼脂7.0g·L-1,pH 5.4~5.6.培养温度为(25±2)℃,连续光照12 h·d-1,光强40μmol·m-2·s-1.  相似文献   
95.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固定面积法调查了青林三个主要演替阶段森林(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鸟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鸟类物种数、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种团多样性最高,阔叶林最低。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鸟类群落组成差异显著。所记录到的35种鸟类中有11种差异显著。其中,山雀科和科在阔叶林中占优势,而柳莺亚科在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占优势。食性种团中,阔叶林以食虫鸟和食果食虫鸟为主;混交林和针叶林均以食虫鸟、食果食虫鸟、食谷鸟和食果鸟为主。鉴于阔叶林和混交林有向顶级群落(针叶林)演替的趋势,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来维持三种演替阶段森林的面积,以便从景观水平上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6.
植物小G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昕  种康 《植物学通报》2005,22(1):1-10
近年来,小G蛋白的调控途径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热点问题.小G蛋白家族包括Ras、Rab、Rho、Arf和Ran亚家族,它们起着许多不同的重要细胞生理作用,例如基因表达、细胞骨架重组装、微管的形成以及囊泡和核孔运输机制.这些小G蛋白作为重要的分子开关,具有一个非常保守的功能区域,即I-Ⅳ结构区,它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基因组预测分析得出,拟南芥含有93个小G蛋白同源序列,包含Rab、Rho、Arf和Ran亚家族,但没有Ras亚家族.本文主要阐述了迄今在植物中研究小G蛋白各个亚家族功能的最新进展,并对植物、酵母和动物相关的同 源蛋白的生理功能进行比较和推测.  相似文献   
97.
siRNA对SARS冠状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si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SARS冠状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针对BJ0 1株SARS冠状病毒复制酶基因(Pol)和刺突蛋白基因(S) ,设计4个siRNA ,并构建相应的siRNA表达载体及克隆细胞系.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所设计的siRNA对SARS冠状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针对Pol基因的siRNA(psOe)在Vero细胞中可阻断BJ0 1株SARS病毒RNA的复制及其蛋白的表达.该结果为深入阐明SARS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探讨SARS病毒防治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采用区系调查、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及数学聚类等方法,研究了白石砬子植物区系的特点及与邻近区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辽宁白石砬子保护区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共有维管植物114科,442属,1 056种;植物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但特有程度低;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比较少.(2)白石砬子区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多样性比较,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明显(1.547~2.042),其中徂徕山和泰山较高,白石砬子、长白山和大兴安岭较低,而Simpson指数差异并不显著(0.711 4~0.818 9).(3)经相关性分析,不同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相似程度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835~0.994.聚类分析支持长白与华北植物区系地理分界在凤凰山和白石砬子之间;建议加强植被管理和保护,维护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9.
汉江中游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掌握汉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现状,2004年5~8月分别设固定断面和流动采集鱼卵(仔鱼)。鱼卵漂流距离(S)用当时水温条件下胚胎发育经历时间(T)乘以江水平均流速(V)估算,即S=V.T,把产卵集中的江段确定为产卵场;产卵规模(M)根据采样点采获的相近发育期的鱼卵数(m)、采样点断面江水流量(Q)、采样网口流速(V′)、采样断面卵(仔鱼)密度系数(C)和采样网口面积(0.39)估算,即M=m.Q.C/0.39.V′。结果表明,汉江中游干流有四大家鱼产卵场5个,产卵场长度占该江段干流长度的36.22%,产卵总量为0.933×108粒,其中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分别为7.28×106粒、6.125×107粒、2.067×107粒和4.10×106粒,左岸支流唐白河无四大家鱼产卵;四大家鱼产卵和产卵的规模与江水的温度、涨水持续的时间、流速、流态紧密相关;2004年四大家鱼的产卵量仅相当于1976年监测结果的6.71%,汉江中游四大家鱼资源已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00.
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俊华  种康 《植物学通报》2006,23(5):466-477
生长素极性运输特异地调控植物器官发生、发育和向性反应等生理过程。本文综述和分析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调控机制。分子遗传和生理学研究证明极性运输这一过程是由生长素输入载体和输出载体活性控制的。小G蛋白ARF附属蛋白GEF和GAP分别调控输出载体(PINI)和输入载体(AUX1)的定位和活性。并影响高尔基体等介导的细胞囊泡运输系统,小G蛋白ROP也参与输出载体PIN2活性的调节。本文基于作者的研究工作提出小G蛋白在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可能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