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与环境因子的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子午岭地区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显示:(1)TWINSPAN将50个样方划分为14个群系;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相互印证。(2)第一排序轴上显示出植被由草地、灌丛到森林的恢复演替系列,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速效磷逐渐减少,全氮和有机质逐渐增加;第二排序轴反映环境因子的梯度不明显,但植被的演替过程会受到海拔、坡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植被恢复演替的进展群落结构在变化,乔木层的重要值增加,所在群落中的全氮、速效磷、有机质等亦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2.
子午岭典型植被凋落叶-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任家台林区内刺槐、油松、侧柏等3种人工林以及桦树、辽东栎等两种天然次生林的凋落叶C、N、P含量、林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3种酶的活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凋落叶C、N、P含量与土壤C、N、P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该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结果发现:刺槐、辽东栎凋落叶碳氮比值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凋落叶分解速率相对较快;辽东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9.18、1.60g/kg,刺槐土壤全磷含量最高(0.61g/kg);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容重及p H影响,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著;人工林中,侧柏土壤中3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植被,且侧柏凋落叶碳氮比值相对较低,分解速率较快,相比于刺槐作为造林树种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93.
木论喀斯特林区翠柏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木论喀斯特林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南缘。据600m2翠柏群落样方调查结果:有维管束植物76种,隶51科69属,其中单种的属占89.9%。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的71.0%,温带分布占25.8%,但群落的种类组成是以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按Rar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高位芽植物占82.9%,地面芽植物占15.8%,一年生植物占1.3%,缺少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从生理角度分析,叶级以小型叶(包括微型和鳞型叶)为主,占59.2%;叶型以单叶占的比例最大,为86.8%,群落结构可分为乔、灌、草三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出二个亚层。对该群落各乔木种群的大小结构分析,显示出翠柏群落是相对稳定性较大的群落。  相似文献   
94.
木论林区稀有濒危植物元素背景值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研究分析了木论喀斯特林区12种稀有濒危植物中11种元素的背景值。结果表明,在12种稀有濒危植物中,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的背景值差异较大,多数元素的背景值与生长于林区内和林区外石山的其他植物的元素背景值相似,但有一些较高,一些则较低,其中Ca、N的背景值最高,而Al的背景值比其他植物低10~30倍。12种稀有濒危植物的元素背景值与土壤的元素背景值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这些稀有濒危植物对土壤中的多数元素都有较强的吸收和累积能力,Ca、N的Ax值达100n以上,P、Cu的Ax值在10~100n之间,K、Mg、Mn、Zn的Ax值在1~10n之间,Si、Fe、Al的Ax值最小,仅0.1~1n,11种元素的Ax值大小顺序与林区外石山和土山植物的Ax值大小顺序相似。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元素归还系数大小及其顺序与Ax值相似。  相似文献   
95.
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连家砭林场油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采用ITS序列对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研究了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为菌剂的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油松根际分离培养出的真菌为龟裂秃马勃(Handkea utriformis),能够与油松形成外生菌根。采用MMN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纯培养条件下,龟裂秃马勃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5℃。以蔗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龟裂秃马勃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麦芽糖和葡萄糖,生长最慢的为乳糖,在以几丁质和碳酸氢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有机氮源中,对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利用能力最好,其次是酪蛋白,尿素最差;无机氮源中,以磷酸氢二铵为唯一氮源时生长最好,其次是硝酸钙,最差为酒石酸铵。该研究首次报道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外生菌根真菌龟裂秃马勃,并初步确定了其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96.
为了阐明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结实规律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山和桥山林区辽东栎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间伐强度(对照、10%、20%、30%)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5年后的林分密度与结实母树比例、平均单株结实与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种子在树冠上空间分布特征及种子特征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结实母树的比例、平均单株结实量及发育种子比例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30%>20%>10%>对照;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在20%强度间伐时达到最大,表现为20%>30%>对照>10%.从辽东栎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来看,73.6%的种子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26.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结实量占总结实量的65.8%,树冠阴面仅占34.2%,间伐强度对树冠下层、阴面结实量的提升幅度分别大于树冠上层和阳面.辽东栎种子的长径、短径及千粒重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30%间伐强度时达到最大.10%强度间伐对辽东栎林结实影响不显著,间伐强度达到20%时,才能显著提高辽东栎种子的数量和品质,继续提高间伐强度到30%时,并不能有效提高其结实,而其林分总结实量却下降.建议在对该林区进行抚育间伐时,应选择20%的间伐强度(保留郁闭度0.7),可有效提高辽东栎种群的结实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7.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岳  周琪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2):456-46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数量的增多和日趋严格的水质标准促进了其设计手段的进步.本文从水动力学、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参数的不确定性3方面入手,系统回顾、评价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设计模型,包括负荷法、衰减方程、一级k-C*模型及其若干改进型模型和动态机理模型.在比较上述模型的建立依据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型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在工程设计中应用各类模型时需要考虑的主要事项,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99.
子午岭产4种百合科植物的核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子午岭产百合科黄精属大苞黄精(P.megaphyllum)、玉竹(P.odoratum),百合属的细叶百合(L.pumilum),葱属的糙葶韭(A.anisopodium)4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玉竹2n(2x)=20=12m(2SAT)+8sm,核型为2B型;大苞黄精2n(2x)=22=4m+12sm+6st,核型为3B型;细叶百合2n(2x)=24=4m+10st  相似文献   
100.
都江堰林区小型兽类取食林木种子的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肖治术  张知彬 《兽类学报》2004,24(2):121-124
在都江堰林区, 采用活捕喂养法调查了取食栓皮栎、枹树、栲树、石栎、青冈和油茶种子的小型兽类及其对这些种子的选择。结果表明, 捕获的小泡巨鼠、针毛鼠、青毛鼠、大足鼠和褐家鼠大都取食这些林木种子,且存在一定的选择差异性。小泡巨鼠对6 种林木种子的选择指数均较高, 其他鼠种的选择有显著差异。在6 种林木种子中, 所有鼠种均喜好取食栲树种子, 很少取食石栎种子。小型兽类个体的大小、种子质量和取食林木种子所耗用的时间可能是影响小型兽类选择和利用不同林木种子的主要因素。活捕喂养法虽然能够了解小型兽类对林木种子的选择差异, 有其优点, 但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