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α-半乳糖苷酶催化棉子糖的水解,可以提高甜菜制糖中的蔗糖得率。我们从专性嗜热芽孢杆菌中筛选到α-半乳糖苷酶的菌株T59(尚未鉴定)。该菌株生长温度在45—60℃范围内,本实验培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92.
浩瀚的海洋是我们星球的最大宝库。水下通讯则是打开海洋宝库的一把金钥匙。由潘来星、于永源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水下通讯》一书,以生动的故事情节,通俗流畅的语言介绍了海洋生物通讯  相似文献   
93.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外来植物入侵反馈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植物群落竞争演替、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及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植物群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样也能影响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互作,影响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进程,甚至决定入侵的成败。因此,AMF与外来植物共生及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已成为国际上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过程,从AMF对外来植物生长、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关系的影响,以及外来植物入侵对AMF的影响及AMF对入侵的反馈3个方面综述了AMF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机制。外来植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土著AMF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而土著AMF也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甚至逆转外来植物与入侵地植物的互作关系。未来的研究不仅需要考虑AMF与外来植物共生的菌根特性和对竞争关系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大尺度条件下的野外试验及室内补充试验深入探究影响AMF在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演替中的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以全面解释AMF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 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 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种独立照片1,793张, 鉴定出野生动物25种, 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 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机数量增加到23台的时候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全部25种野生动物, 并且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180天时, 物种数达到饱和。保护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29.28)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5.78); 大熊猫的相对丰富度为8.09;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中华鬣羚和黄喉雉鹑的相对丰富度在2-5之间; 中华斑羚、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黑熊、四川羚牛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相对丰富度最低, 不到1。综上所述, 红外相机能够有效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调查, 对于相对丰富度较低的物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些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5.
非洲爪蟾GATA 1因子分为GATA 1a和GATA 1b两种亚型。与其他种类的GATA 1因子相类似 ,GATA 1是红细胞分化成熟所必需的因子之一。二种亚型在造血方面具有同样的作用 ,但只有xGATA 1b具有抑制神经发生的功能。比较二者的结构 ,发现二者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虽然都非常相似 ,但并不完全一致。为探讨这些差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xGATA 1b中与xGATA 1a差异的Ser1 6 8和His1 6 9位点进行缺失突变 ,并定点突变Thr30 4和Thr359位点。之后将体外制备好的野生型或突变型xGATA 1bmRNA单独或与DN BRmRNA共同导入非洲爪蟾 2细胞胚胎内 ,利用动物帽系统分析突变体在神经发生和造血方面的功能。结果发现 ,Ser1 6 8和His1 6 9以及Thr359位点突变后 ,xGATA 1b再不能抑制DN BR诱导的神经发生 ;但所有突变都未影响xGATA 1b在造血方面的功能。由此 ,我们首次证实了Ser1 6 8和His1 6 9以及Thr359位点可能是导致xGATA 1b和xGATA 1a之间功能分离的结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6.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植物群落竞争演替、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及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植物群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样也能影响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互作,影响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进程,甚至决定入侵的成败。因此,AMF与外来植物共生及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已成为国际上外来植物入侵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过程,从AMF对外来植物生长、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关系的影响,以及外来植物入侵对AMF的影响及AMF对入侵的反馈3个方面综述了AMF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机制。外来植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土著AMF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而土著AMF也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甚至逆转外来植物与入侵地植物的互作关系。未来的研究不仅需要考虑AMF与外来植物共生的菌根特性和对竞争关系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大尺度条件下的野外试验及室内补充试验深入探究影响AMF在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演替中的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以全面解释AMF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7.
neurexin家族在突触发生和突触传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urexin家族属于神经细胞表面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和细胞黏附,可能介导细胞信号转导。最近研究表明,neurexins在突触发生和突触传递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影响学习记忆功能。这些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揭示neurexins在神经突触可塑性及其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neurexin家族的研究概况、NRXN1在突触发生和突触传递中的功能及其在学习记忆功能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8.
郭倩倩  周文彬 《植物学报》1983,54(5):662-673
自然界中, 植物通常面对多重联合胁迫。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多重联合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阐明植物响应和适应联合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对人们理解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理, 及培育耐受联合胁迫的新品种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植物响应联合胁迫的机制是特异的, 不能简单地从单一胁迫响应叠加来推断。植物遭受联合胁迫时, 各种生理、代谢和信号途径相互作用, 使得植物响应联合胁迫非常复杂。该文综述了植物响应联合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的最新进展, 并阐述了植物响应联合胁迫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群中最普遍的痴呆类型,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紊乱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快速老化小鼠亚系P8(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8,SAMP8)是研究增龄相关性认知缺陷机制以及研究脑老化机制的良好动物,同时也是研究AD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之一。cDNA芯片技术可以同时规模研究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尤其适于AD这种多机制、多靶标、多途径的复杂疾病的研究,为了揭示AD的发病机制,发现用于治疗AD的药物靶标,以SAMP8和SAMR1海马抑制消减cDNA文库中的cDNA片段为材料,以β-actin和G3PDH为内参,设计了16×(1×14)点阵方案,并点制了含有3136个点的SAM海马差异表达cDNA芯片。芯片背景均匀一致,点的大小均一,排列规则整齐。在靶分子与探针杂交过程中,进行了杂交条件和洗涤芯片的优化。将杂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差异表达的cDNA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实时定量RT-PCR对部分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验证,检测了芯片筛选结果的可靠性。该芯片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并将成为揭示SAMP8脑老化和AD发病机制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0.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处理基因芯片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芯片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大量基因在同一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有力工具.利用前期工作筛选的2210个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和Biocarta信号通路资源库,构建了一个基于信号通路的基因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筛选出一批对该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具有重大影响的基因(特别是RAN、CEL、RELA).随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候选基因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发现RAN和CEL基因在高达80%的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进一步将网络分析结果和ArrayXPath软件分析的结果比较,共计有40%(32/80)基因结果吻合,这验证了网络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探索建立了新的分析基因芯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