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1.
目的:研究以改性猪小肠粘膜下层组织(SIS)为支架,利用仿生技术构建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自犬隐动脉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分别种植于改性SIS膜表面,制成3 mm 仿生三层人造血管为实验组;制成单层人造血管为对照组,分别植入修复15例犬双侧股动脉缺损,术后进行彩超、组织学检测和电镜检测鉴定。结果:植入12周,14个仿生人造血管保持通畅,通畅率93.3%,有血管样生物结构形成,管腔内壁有完整的内皮覆盖,管壁中层见大量平滑肌细胞;对照组通畅率60%,有少许内皮细胞覆盖。结论: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并能在体内保持良好通畅性, 修复动脉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
We propose a new structure for artificial joints with a joint capsule which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 of current prostheses that omit many functions of the lubricant and the joint capsule. The new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lubricant, artificial joint and artificial joint capsule. The lubricant sealed in the capsul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wear of the artificial joint but also prevents the wear particles leaking into the body. So unexpected reactions between the wear particles and body can be avoided completely. A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model was created for a bionic knee joint with capsule. The stress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artificial capsule were simulate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loadings, and flexion ang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tress occurs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artificial joint and the capsule. The effects of capsule thickness and the angles of flexion on stres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93.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田野保雄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成功地将人造视网膜植入失明患者的眼球,使患者“重见光明”。  相似文献   
94.
低温诱导淡水白鲳尾鳍细胞系早期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T cell line developed from a warm-water fish Colossoma Brachypomum,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ld stress on fish cells.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Thiazolyl blue (MTT) method and cellular ultrastructure was examin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Externaliza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PS)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 were monitored with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cell viability and MMP decreas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early events of apoptosis such as chromatin condensation, margination and PS externalization occurred, when the cells were exposed to 10 degrees C. It suggested that low temperature (10 degrees C) could induce apoptosis in Colossoma Brachypomum CBT cells.  相似文献   
95.
早在30多年前,英国医学家威尔逊就预言:人类将在自己身上安装各种人造器官。所谓人造器官,就是指用来代替人体某一器官功能的人工装置。进入80年代,由于新材料、化学工程、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造器官犹如雨后春笋。目前,除了脑和肠之外,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都可用人造器官来替代。威尔逊的预言将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6.
人造血管轴向拉伸性能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人造血管纵向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新旧两种方法的原理,论证了新方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
《生物学通报》2004,39(6):54-5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通过对人造卵浆配方、人造卵机器、人造卵取代昆虫卵繁殖赤眼蜂方法的研究,形成了人造卵赤眼蜂生产工艺流程,为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做出贡献。2001年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下设立的“人造卵赤眼蜂应用示范与推广”项目,目前进入了大面积应用阶段。适时进行赤眼蜂的田间释放,是目前直接用于生产的面积最、防治害虫对象最多、效果最好的生物防治措施之一,是省工省力、低耗高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绿色”防治技术。大面积应用示范证明,人造卵赤眼峰与昆虫卵所繁殖的赤眼蜂性能相当,对我国重要农…  相似文献   
98.
21毫米人造心脏瓣膜泵的设计及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外的解剖空间.血泵能像自然心脏一样直接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主动脉,不需要连接管道和旁路,因此对自然生理循环的干扰可以减到最低.血泵流量由最大到零周期变化.血液动力学测试表明,当血泵转速为17500转/分钟时,可以产生流量5升/分钟、压力增益50毫米汞柱的血流;同一转速下,当流量为零时,血泵能保持主动脉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99.
大黄鱼仔稚鱼脊柱、胸鳍及尾鳍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二重染色法对3-28日龄人工培育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仔稚鱼的部分骨骼系统的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仔鱼的脊索从6日龄(平均全长MTL3.9mm)开始分节,8-10日龄髓弓、脉弓先后开始发育,14日龄(MTL7.5mm)脊椎骨、髓棘、脉棘均已形成,至28日龄(MTL19.5mm)已发生骨化;大黄鱼仔鱼孵化时,胸鳍的上匙骨、匙骨、后匙骨、支鳍骨原基已形成,27日龄(MTL19.0mm)稚鱼具5块支鳍骨,鳍条发育完整;尾鳍发育以8日龄仔鱼脊索后端腹部2块尾下骨的形成开始,至14日龄仔鱼尾鳍已初具雏形,尾杆骨、尾上骨和尾下骨均发育完全,21日龄稚鱼尾下骨排列成弧状,第三与第四块尾下骨之间的缝隙增大,把尾鳍鳍条分为上下两部分,鳍条分节明显,28日龄稚鱼尾鳍尾杆骨及鳍条发生钙化。    相似文献   
100.
以色列福利生物集团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从脂肪组织中提取的间叶干细胞,在实验室培育出了人造骨,将其插入实验鼠腿骨的中间,结果发现,人造骨能成功地与动物骨头融合在一起。它将使骨移植病人借此修复或替换受损的骨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