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8篇
  1966年   14篇
  196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牦牛卵泡细胞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艳红  余四九  巨向红  崔燕 《动物学报》2005,51(6):1050-1057
采集成年母牦牛卵巢,通过光镜和电镜对牦牛卵泡及其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当卵母细胞被单层立方卵泡细胞包围时,微绒毛开始出现,而皮质颗粒、透明带则在包被2-4层卵泡细胞时开始出现。随着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透明带增厚,微绒毛由粗短变为细长,密度增加;皮质颗粒、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数目不断增加,并逐渐移行到质膜下;在移行的过程中,皮质颗粒成团存在。在囊状卵泡中,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线形分布于质膜下,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又移向胞质中央。卵母细胞借助微绒毛穿过透明带与卵泡细胞胞质突起相联系。结果证明牦牛卵泡和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变化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92.
分别以采自沅江水系142例和西江水系92例稀有白甲鱼标本为材料,采用差异系数法、方差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稀有白甲鱼沅江种群、西江种群包括10个可数性状和31个比例性状等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性.方差分析表明,2个种群之间共有6个可数性状和27个比例性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判别分析筛选出了9个对区分2个种群贡献较大的比例性状,并建立了2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式.主成分分析显示,稀有白甲鱼种群鱼体沿背腹轴、头尾轴分别有16和6个比例性状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在尾部有2个比例性状差异明显.可见2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已显示了明显的分化.这可能是两个种群长期隔离,在不同水系生态环境中产生了适应性进化的结果.然而,差异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两个种群之间形态度量学性状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分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93.
细菌冷休克蛋白cspB是原核生物RNA的分子伴侣,含有原始型的冷休克结构域,具有与核酸结合功能,可以防止RNase对mRNA的降解,也能纠正mRNA的折叠错误.为了寻找作物改良的潜在基因资源,从枯草芽孢杆菌XS-01基因组中克隆出cspB基因,并与pBI121构建成pBI121-cspB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圆盘转化法转化烟草,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和PCR、Southern杂交鉴定5个转化体株系.除TN010外,其他转基因株系在外观形态与野生亲本的没有差别,但TN001和TN011育性降低,TN010和TN012则完全丧失育性.干旱处理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在土壤水分恢复后10d,其平均单株干物质质量较之野生亲本的显著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处理时,转基因植株和对照亲本叶片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在土壤水分恢复后,转基因植株的光合速率能快速恢复,但对照亲本的恢复缓慢.实验结果说明,cspB能够促进植物细胞从逆境伤害中快速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94.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蕙  赵文智  常学向 《生态学报》2007,27(5):1731-1739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绿洲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过渡带土壤湿度和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了解荒漠绿洲过渡带的重要科学问题,从而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是在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一条1700m×200m的样带(包括3条平行样线),在对土壤湿度、植被高度、盖度等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和地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荒漠绿洲过渡带上,0~200cm土层中土壤平均湿度介于1.45%~3.85%,变异系数在27.7%~83.2%;植被盖度介于9%~80%,变异系数为80%。植被盖度、冠幅与0~20、20~4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120~140、140~16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水分和植被空间分布在样带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小于100m的尺度上随机分布,而在100~3110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5.
由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共同协办的"第四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8-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本届研讨会受到了全国广大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55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的近17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较稳定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参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鼠,雌性Wistar大鼠为受鼠,受体大鼠随机分成A、B、C、D、E 5组,移植当天所有受鼠均接受8.5 GY的全身照射(TBI),于照射后4~6 h内,A组回输等量培养液,B组经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C、D、E组分别回输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不同比例的脾细胞。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期、外周白细胞计数、及有无aGVHD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结果A组大鼠于15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减低,骨髓病理示造血组织减少,提示死于造血衰竭。B、C、D、E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恢复,B组大鼠8只存活超过50 d,C、D、E组大鼠均于50 d观察期内死亡,并有aGVHD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但C组大鼠aGVHD的程度较轻且时间不集中,其中D、E组大鼠可于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观察到典型aGVHD临床及病理。结论TBI预处理的方式是可行的,单纯输入异基因骨髓细胞不能引起明显的aGVHD,骨髓细胞与脾细胞1∶1及1∶1.5混合组均可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理想的aGV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7.
采用改进的饱和硫酸铵盐析和DEAE-52纤维素层析两步法提纯猪血清IgG,并分析了IgG得率低的可能原因。利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法、SDS—PAGE测得盐析粗提蛋白得率为12.96mg/mL血清,纯度为61.4%;DEAE层析第一峰蛋白纯度达95.7%,得率为3.9mg/mL血清。结果表明两步法能获得免疫实验要求电泳纯IgG,也发现明显分开的两个层析峰含有相同分子量成分IgG,这是纯化得率低的主因。  相似文献   
98.
Pilophyllia Ge et Y,1974具有典型的包珊瑚型隔壁,是包珊瑚科的主要分子。该属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地层。首次对采自贵州石阡中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爱隆期(Aeronian)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的大量Pilophyllia Ge et Y,1974标本进行详细研究,经鉴定,共计有9种,其中包括6新种,1未定种,它们是:Pilophyllia simplex Chen,1986,P.fenggangensis Ge et Y,1974,P.vesiculosa Tang sp.nov.,P.conica Tang sp.nov.,P.ultimuma Tang sp.nov.,P.stylaris Tangsp.nov.,P.raritabulata Tangsp.nov.,P.lei-jiatunensis Tang sp.nov.,Pilophyllia sp.。此外,根据新的研究材料补充和修订Pilophyllia部分属征,并将石阡地区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的Pilophyllia种群特征与川北、陕南宁强组(Telychian阶)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9.
红花玉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目前仅发现在湖北五峰狭域分布的红花玉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10对引物对6个居群的43个个体进行了选择性扩增,共检测到623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95个.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红花玉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5.51%,Nei s基因多样度(HT)为0.211 0±0.028 6;红花玉兰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AMOVA分析表明总变异的93.37%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的变异只占总变异的6.63%.Nei s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1 9,居群间基因流(Nm)2.105 5.鉴于红花玉兰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而居群数目及居群内个体数量均很少,应该对红花玉兰各居群的所有个体实施及时的就地保护,并对其生境进行保护;并在原产地营建基因保存林,营建时应加大各居群内的取样数量,使得红花玉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保存;同时积极开展异地引种栽培,使红花玉兰在观赏应用中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Jacquelin du Val的热适应特性,将杂拟谷盗分别于15,25和35℃下驯化2周后,用温度梯度仪测量在不同温度驯化下杂拟谷盗的最适温度、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结果表明,驯化温度对杂拟谷盗最适温度、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的影响极显著(P<0.01),最适温度、临界低温、临界高温均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适温区的范围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扩大。驯化温度对杂拟谷盗最适温度的影响最大(0.317),对临界低温的影响(0.310)大于临界高温(0.2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