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9,42(4):411-417
报道了鞘蛾科 (Coleophoridae) 脉鞘蛾组 (Colephora follicularis group) 5个分布于中国的种, 其中有3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矛尖脉鞘蛾(新种)Coleophra jaculatoria sp. nov. 分布于陕西(周至);奇脉鞘蛾Coleophora frankii Schmidt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隐脉鞘蛾 Coleophora pseudociconiella Toll 新记录于新疆(塔城),国外分布奥地利,意大利,捷克和土耳其;四叉脉鞘蛾(新种) Coleophora quadrifurca sp. nov.分布陕西(杨陵、澄城);榆中脉鞘蛾(新种)Coleophora yuzhongensis sp. Nov. 分布甘肃(榆中)。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82.
83.
自然界传播疾病的媒介种类繁多;蚊子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更为普遍如蝗虫、螟虫、菜青虫等等,这些害虫也常遭受一些微生物的侵害而致死,生命科学工作者从其死体中分到致病原,其中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等,就害虫致病细菌而言,国内外的研究十分活跃,已从生产实践中选育出高效杀虫菌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84.
农药     
852417单蜡素(m。noeerin)的生物合成〔英J/Scott,F.E.…1 J.Chem.Soe.Che-m .Commun一1984,12一756一758〔译自DBA,1984,3(19),84一09184〕 向培养的Drechslera rave”el公掺入“H、,‘C和‘“O标记的醋酸盐研究除芬剂单蜡素 (1)的生物合成。用碳核磁共振(CMR)和质子核磁共振(PMR)分析的富化代谢物表明,酷酸盐的掺人是高效率的。(1)的结构显示它是多聚乙酞的起源,掺入研究确定是一种heptaketide的起源。已经提出一种融合糠苯并咄喃酮(furobenzopyrone)系统的一种方法。并且得到了在多聚乙酞的生物合成中还原和脱氧合成过程的较重…  相似文献   
85.
翎翅野螟属Epiparbattia只包括模式种,分布在中国南部和印度。本文记述了采自云南和贵州的1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6.
记述中国稻弄蝶属Parnara Moore,18814种,其中圆突稻弄蝶Parnara apostata(Snellen,1866)为1新记录种。制作了分种检索表,进行了新记录种的成虫形态描述,提供了特征图。  相似文献   
87.
报道中国锦织蛾属3种:新种柳叶锦织蛾 Promalactis saligna sp. nov.与棒锦织蛾P. clavata Du, Li & Wang, 2011外形相似,但其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端部2/5分叉,阳茎基环近似柳叶状,无侧叶,阳茎约与抱器瓣等长等特征可与后者区别;首次在中国记录了三岛锦织蛾P. tamdaoella Lvovsky, 1988和斑翅锦织蛾P. vittapenna Kim & Park, 2010。通过核对P. tamdaoella Lvovsky 正模的成虫及灰斑锦织蛾P. griselocula Kim & Park 正模的雄性外生殖器和副模成虫的原始照片,发现P. griselocula Kim & Park 的成虫外形和雄性外生殖器与三岛锦织蛾P. tamdaoella Lvovsky 的一致,提出 P. griselocula Kim & Park, 2010, syn. nov.是P. tamdaoella Lvovsky 的新异名,并重新描述了三岛锦织蛾P. tamdaoella Lvovsky。文中提供了每个种的成虫及外生殖器图。研究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8.
报道了毒蛾科16属幼期的毛瘤特性及其分属检索表,并对毒蛾科各类中存在的2个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松毛虫赤眼蜂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桃源  杨其佑 《昆虫知识》1991,28(3):160-162
在森林害虫天敌中,松毛虫赤眼蜂是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天敌昆虫。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发现有局限性和一些问题,如防治对象主要是鳞翅目昆虫;效果尚有不稳定现象;幼龄林中利用适宜,中龄林高树林地的效果明显降低,甚至无效果;特别是大量中间寄主来源困难等等。正是如此,国内在研究和应用中发展不平衡,时起时伏。但从大量的实践和连续十多年的应用中,充分地证明了松毛虫赤眼蜂在松毛虫防治的应用方面是经济有效的,特别在低虫口的控  相似文献   
90.
陕西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瑶  许升全 《四川动物》1996,15(1):2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