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MP15和GDF9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对绵羊的繁殖性状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从中发现的多个高产突变位点直接提高了排卵数和产羔数。在之前的研究中,作者从贵州白山羊中找到了一个高产突变位点。为了进一步揭示Bmp15Gdf9基因突变与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对贵州白山羊Bmp15Gdf9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以人BMP7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构建了贵州白山羊BMP15和GDF9成熟肽的三维模型。贵州白山羊Bmp15Gdf9基因分别编码394和453个氨基酸的蛋白前体。对BMP15和GDF9成熟肽序列进行分析发现,除了之前确认的BMP15中的FecXB 突变(S99I)和GDF9中的V79I突变之外,还从贵州白山羊的BMP15和GDF9成熟肽分别发现7个和3个位点突变。其中,BMP15成熟肽的S32G、N66H、S99I/P99I和G107R突变可能影响二聚体与受体的结合;GDF9成熟肽的P78Q和V79I影响二聚体与I型受体的亲和力,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对Bmp15Gdf9基因编码的蛋白前体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鱼类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中,BMP15出现长度逐渐增加的现象,以BMP15成熟肽N端长度增加为主。这种演变可能使BMP15对低排卵哺乳动物繁殖力的控制更为灵敏。该文的研究结果为贵州白山羊Bmp15Gdf9基因变异与繁殖力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支持这两个因子是贵州白山羊高产性状重要调节因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82.
本文首次对贵州省赤水地区新发现的一种主要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进行了报道。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紫斑谷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紫斑谷螟在赤水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吐丝连缀茶叶形成的隧道内越冬。其中以越冬代历时最长,共经历约200d,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历时最短,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仅经历约60d;第2代历时较长,从7月中旬到9月下旬,共经过约90d。  相似文献   
83.
贵州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尧兰村地下河中的金线鲃属一新种,命名为尧兰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yaolanensis Zhou, Li et Hou, sp. nov.新种的胸鳍、腹鳍和臀鳍等性状以及体形大致与东兰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donglanensis和高肩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ltishoulderus相似.但是,新种的侧线鳞与二者都具有一定差距,新种的侧线鳞为52(20-21)/(10-11)54;东兰金线鲃为44(14-17)/(9-11)52;高肩金线鲃为54(14-17)/(9-11)58.  相似文献   
84.
封闭群实验用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 mino guizhounensis Yu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实验用小型猪种群之一(甘世祥, 1994).开展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的控制与监测,对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孙靖,2005).本研究探索了环境消毒、体内外驱虫、疫苗接种等措施对贵州小型猪病原生物的携带和免疫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产于贵州江口新元古界陡山沱组上部黑色碳质泥岩和硅质泥岩中的宏体生物群,多数为发育固着器的固着底栖生物。宏体藻类固着器的形态和保存方式可提供生物群生活环境和埋藏环境的信息。黔东北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群生活于相对平静、较为清澈的水体之中,固着基底为富含水份的粥性基底。可能与洋流有关的水流事件将宏体藻类折断或“连根”拔起;水流事件之后,沉积物将宏体藻类的遗体掩埋于还原性较强的环境之中,新生的和水流事件未致死亡的宏体生物在新的沉积物表面上继续生长。  相似文献   
86.
贵州蕨类植物资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亮鳞肋毛蕨 贵州新记录 Ctenitis subglandulosa (Hance)Ching in Bull.Fan Mem.Inst.Biol.Bot.Ser.8:302.1938;T.Nakaike,New Fl.Jap.(Rev.& Enl.)334.1992;K.Iwatsuki,Ferns & Fern All.Jap.203.t.129.f.1-3.1992;C.F.Zhang & S.Y.Zhang,Fl.Zhejiang,1:287.f.1-297.1993;C.H.Wang in S.H.Wu,Fl.Reip.Pop.Sin.6(1):36.1999.--Alsophila subglandulosa Hance in Ann.Sci.Nat.ser.5,5:253.1866.  相似文献   
87.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及程度评价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生态学报》2005,25(5):1057-1063
由于碳酸盐岩岩性的不同,发育的喀斯特在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和质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石漠化类型。在大量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岩性、小生境种数、小生境组合、裸露石面面积、石砾含量和土壤总量6个因子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喀斯特石漠化分为2大类型,即显性石漠化和隐性石漠化,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主要特征。同时,分别石漠化类型选择了程度评价指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和欧氏距离公式建立了石漠化数量评价模型,即石漠化程度指数模型,用石漠化程度指数对样地的石漠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将6 4个样地划分为未石漠化,轻度、中度、强度和极强度5个等级。  相似文献   
88.
通过贵州台江凯里组中丰富的、分异度较高的、以原地埋藏为特征的遗迹化石的研究,探讨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的沉积环境和埋藏环境。凯里组遗迹化石群落以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停息迹、爬行迹和游泳迹占优势,浅层内生爬行觅食潜穴和系统觅食潜穴占有一定的地位,也见有浅的居住滤食性潜穴,属Seilacher的Cruziana遗迹相,为正常浪基面和风暴浪基面之间的浅海软质基底陆棚低能环境,那里盐度正常、光照充足、含氧量充分、水体平静、沉积速率较快。在此环境中,浮游、游泳以及底栖爬行和固着生物类型大量地生长、繁殖和活动,表生遗迹和浅层内生遗迹十分丰富。生物死亡后的腐烂和分解,使得食泥生物大量繁盛。随着沉积物的覆盖和被埋藏生物遗体的分解、腐烂,沉积物内部还原能力逐渐增强,导致分解和腐烂过程终止。  相似文献   
89.
贵州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化石含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635-551Ma)上磷矿段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磷酸盐化微体球粒化石,它们主要由多细胞藻类、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多种动物胚胎化石组成,此外还包括少量后生动物的幼、成体化石。本文以贵州瓮福磷矿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白色球粒状白云质磷块岩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瓮安生物群中不同生物化石的鉴别特征基础上,定量统计采自该层位的两组岩石样品(WA—I和WA-r1)的酸处理砂样中的所有化石。统计结果表明,瓮安陡山沱组该磷块岩中化石质量和岩石中磷酸盐组分质量成正线性相关,两个样品中化石占全部磷酸盐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均在10%左右,其中多细胞藻类和疑源类化石占全部化石含量均少于10%。这一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瓮安生物群的化石丰度,证实了保存在瓮安陡山沱组上磷矿段灰色富氧含磷埋藏相中的瓮安生物群主要由动物胚胎化石组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90.
记述采自贵州省雷公山的大属1新种:铲形大Magalestes palace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