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缕梅科系统发育的古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描述了现代金缕梅科中主要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孢粉学的资料探讨 了金缕梅科的系统分类及其演化规律。 文中还详细记述了金缕梅科中化石花粉的形态、出现的地质时代及分布;并进一步探讨了金缕梅科的地质演进历史。文章认为.早白垩世时期为金缕梅科的发生期,晚白垩世为金缕梅科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金缕梅科中的主要属——金缕梅属Hamamelis、蜡瓣花属Corylopsis,弗特吉属Fothergilla均已出现。被子植物第一次在植物界中占据优势。进入早第三纪时期金缕梅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花粉形态由三沟型演进出散孔型。最后,本文通过对金缕梅科孢粉形态学的研究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详细的论述了金缕梅科演化的古孢粉学证据。文章认为金缕梅目可能由棒纹粉(Clavatipollenites)直接演进而来,而后再演进金缕梅科中其他各属种。文中还根据孢粉形态学的分析和孢粉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提出金缕梅科中的枫香属Liquidambar是和金缕梅科中的主要类群(三沟型)完全不同的两个类群,从而同意枫香属应当从金缕梅科中独立出来,另建立一个阿丁枫科Altingiaceae。  相似文献   
72.
孢粉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粉学的研究对象是植物的花粉和孢子。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人们把某些个体很小的植物体如藻类和菌类也作为孢粉学的研究对象。孢粉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可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已知母体植物的孢子花粉进行研究,确定一定分类单位内的孢子或花粉在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方面定量或定性的特征,独立地或与植物其他方面特征相结  相似文献   
73.
长白山针叶混交林的现代花粉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5年夏至1986年夏,笔者用漏斗作为花粉收集器,收集长白山红松暗针叶林的现代花粉雨,用体积及外加花粉两种方法计算出花粉沉积率,将植物与其所产生的花粉作数量比较,得到各类乔木花粉的代表性,并讨论在同一植被带内用花粉收集器所得与从表土中分析所得两者的花粉谱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75.
第四纪孢粉学利用现代和化石孢粉重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学科领域。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数据可视化和计量分析模块,以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0–2020年间的共计6081篇第四纪孢粉学相关文献为基础,梳理了近30年来第四纪孢粉学的过去和现在,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第四纪孢粉学领域发文量呈增加趋势,中国的总发文量和国际影响力整体呈增长趋势;第四纪孢粉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聚集性;中国科学院是外文发文量最多的国际机构。第四纪孢粉学近30年的研究主要涉及古植物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定性和定量重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表土花粉研究、花粉与人类活动、亚洲季风演变和孢粉分类学是近几年发刊的热点。虽然一些关键词如花粉产量、代表性以及现代花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定量关系等出现频次低,但对第四纪孢粉学十分重要。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湖泊表层沉积物的花粉研究,探讨花粉与植被、气候的定量关系,为准确解译化石花粉提供坚实基础。随着孢粉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模型模拟技术的发展,孢粉研究的精细化和模型化趋势也将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定量重建的准确性及植被、气候模型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6.
我国是蜂蜜生产大国,棉花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种植的棉花大多为转基因抗虫棉,棉花蜜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引起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以抗虫棉种植地采取的棉花蜜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在DNA提取过程中,用PBS缓冲液除去其中大部分的可溶性多糖,并提高CTAB提取缓冲液中NaCl浓度以去除残余多糖,从蜂蜜中成功提取出片段完整、纯度较高的DNA,DNA得率为486ng/mL,OD260/OD280为2.01,能够满足后续PCR定性检测的需求。从以转基因棉花为蜜源的蜂蜜中检测出外源DNA片段,建立了蜂蜜中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技术。本研究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减少贸易摩擦以及保证消费者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类型蜂箱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我们在综合考虑甘肃南部地区中华蜜蜂饲养模式、规模、当地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选用标准蜂箱、原始蜂箱和生态蜂箱3种类型蜂箱在当地主要流蜜期进行蜂蜜生产试验。【结果】结果发现,蜂箱类型对蜂群的年产蜜量、存蜜量和取蜜次数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标准蜂箱在4个试验点的年产蜜量最高,原始蜂箱的存蜜量最高,而生态蜂箱在这2个指标上表现适中,标准蜂箱的年取蜜次数稍多。本研究中海拔和蜜源植物对蜂群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采用何种类型蜂箱进行中华蜜蜂养殖,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蜜源条件、文化及养蜂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李的起源,应用扫描电镜对7份李(Prunus salicina L.var.cordata Y.He)、2份中国李(P.salicina Lindl.var.salicina)、1份樱桃李(P.cerasifera Ehrhart.)及3份杂种李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聚类分析,开展李的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这13份李属植物的花粉具条纹-穴状或脑纹-穴状纹饰,花粉形状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N3P4C5类型。李的P/E(1.82~2.02)、花粉大小(823.70~970.42μm2)介于供试的其他6份李属植物之间,但其穿孔密度(0.520~1.141μm–2)除早圆油和早熟油外均远大于其他6份李材料;李花粉外壁具条脊,表面均形成大小、疏密不等的穿孔,且在条脊隆起、脊沟深窄等方面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油早熟品系和晚熟品系的花粉纹饰、穿孔密度等还表现出了2种特征,因此,李的孢粉学特征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在遗传距离6.19水平上,13份李属植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中均有李分布,李与李属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综合李花粉形态特征和聚类分析结果,推测李具起源于李属杂交后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79.
新技术,新方法在孢粉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来,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微机(Computer)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孢粉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扫描电镜孢粉样品的制作方法 扫描电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比较,它有放大倍数范围大、分辨率高、立体感强,和样品的制备手续简便等特点。所以,从扫描电镜问鼎到现在,虽然才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它却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在孢粉学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孢粉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Airborne pollen grains in the atmosphere of Bozuyuk were investigated over a 2 yr period from 2000 to 2001 using a Durham sampler. A total number of pollen grains of 5 170 pollen grains belonging to 32 taxa were identified and recorded along with some unidentified pollen grains. Of all the pollen grains, 78.66% were arboreal, 19.20% were non-arboreal, and 2.12% were unidentified. The majority of pollen grains investigated were Pinus, Platanus, Quercus, Cupressaceae, Poaceae, Fagus, Salix, Rosaceae, Urticaceae, Asteraceae, and Chenopodiaceae. The maximum number of pollen grains was recorded in M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