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本文通过青木香栽培(二年生和三年生)品与野生(三年生以上)品挥发油红外光谱,薄层层析图谱、气相色谱、折光率、颜色和性状的比较研究,证实了前者可以代替后者作为药用,为推广应用栽培青木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汤敬杉   《广西植物》1991,11(2):141-145
倭竹族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本族计有10属约15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季风带的印度、越南、中国及日本等国,我国产8属约120种,占该族全部属种的80%。其中唐竹属、短穗竹属、筇竹属、八月竹属等均为我国所特产,唐竹属1种早期引入日本栽培,倭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刚竹属等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只有少数种分布于其它国家,业平竹属和阴阳竹属为日本特产。 刚竹属计有70种之多,我国产50种以上,是本族中种类最多的属,其中有许多种类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用途多、产量大。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鉴别竹类植物.了解竹类植物的演化关系。使竹类植物的系统安排更加合理都是有益的。倭竹族的花序属于假花序.与真花序相比较属于原始类型。本族中花序轴反复分枝.具有极多小穗的短穗竹属,业平竹属等是比较原始的,大节竹属、唐竹属的花序简化、花序轴不分枝或仅有少数分枝,含小穗数很少是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74.
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全长为173个核苷酸,它被分成8个寡核苷酸,分别在DNA合成仪上合成。经分离纯化后的寡聚核苷酸进行酶促连接,然后被克隆到噬菌体M13mpl8中,克隆经分子杂交、限制酶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检测,证明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设计的完全一致。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休YFD59 HindⅢ位点中,建成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质粒YFDl04,再将此质粒转化酿酒酵母,所得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发酵上清液用受体结合试验表明有人表皮生长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75.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作物生态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不同作物生产力及其生态效能,对于合理调控农田生态系统,探讨提高系统生产力途径具有重要意义。60年代以来,在国际生物学计划(IBP)的影响下,美国、日本、菲葎宾等国先后进行了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农田生态效能研究。我国于“六·五”期间分别在南方稻区、黄淮海平原以及北方灌区等不同农业区开展了多种作物种植制度生产力问题研究,并取得重  相似文献   
76.
漫谈皮纹学     
狡猾的犯罪老手,一定会戴上手套作案。这些惯犯心里明白,在作案现场留下指纹,无疑会给公安人员破案提供线索和佐证。我国西安出土文物秦简的“盗穴篇”就显示了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了“手迹”的含义。利用指纹破案,由来已久。人的手指、手掌、足趾、足蹠等皮肤上出现的纹理图型,就称皮纹。皮纹是人类重要的遗传特征,具有家族遗传性、高度稳定性及个体特异性三大特征。皮纹的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经形成,终生不变。每个人的皮纹,绝不相同。英国科学家高尔顿(Gaiton)在1892年就曾推测,当地球上增至60亿人口时,也许才能找到指纹特征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皮纹可作为绝妙的天然“身份证”。科技先进国家的  相似文献   
77.
轮叶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8.
陈佩惠  胡昌仁 《动物学报》1990,36(4):330-334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间日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卵囊内成孢子细胞及子孢子形成过程形态变化。疟原虫采自带有配子体的间日疟自愿者。蚊虫在感染后8天作解剖。本研究观察结果与前人所描述的柏氏疟原虫和鸣疟原虫的成孢子细胞与子孢子形成过程相似,即成孢子细胞形成开始于卵囊被膜下的周围出现液泡,而随着膜下液泡增大,逐渐向胞质延伸并联接成裂缝,使胞质再分裂而形成。子孢子周围的膜下微管分布不对称,其数目和排列型式,多数为:7+4、7+5、8+4和8+5,少数为10+1,与前人报告不同(10+1)。  相似文献   
79.
Two strains which belong to the same serotype of Shigell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bloody-pus stool of two patients (in 1986) and 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were identical both showing agglutination in low titer with serotype 8 of S. dysenteriae and serotype 4 of S. boydii when the two strains were checked well with all kinds of diagnostic antisera and vice versa, ie the antisera produced by the two strains were also checked well with sera prepared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all Shigella spp. No cross agglutination with O6, O7, and O150 of E. coli were found. Consequently, It appears to be a new serotype of Shigella. These two strains possess the ability of causing keratitis in guinea-pigs as well as invading epithelial cells, the DNA of both strains in agarose-electrophoresis showed a large plasmid,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virulent strains possessing invasive abilit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se two strains belonged to Shigella boydii as they fermented mannitol and non-related antigenically with Shigella flexneri. Since serotype 1-18 of S. boydii have been reported recently, we propose that this new serotype should be serotype 19 of Shigella boydii.  相似文献   
80.
松梢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梢蚧又称松针蚧,是同翅目珠蚧科松蚧属专寄生在松树针叶上的害虫。由于它发生起始于松树梢头的新针叶,有些地区的群众称它为松梢蚧,表达了它发生的特点。松树受害严重的可使枝梢上的针叶大部脱落,影响松树生长。 在我国浙江早已发现中华松梢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Ferris(1950)重新描述了在昆明云南松上采到的所谓中华松梢蚧。我们研究了从昆明采集的标本,发现它不是中华松梢蚧,而是一个新种。Ferris的鉴定和重新描述,很容易引起对中华松梢蚧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