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25-(OH)D的水平,为临床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儿童肥胖症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200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儿童依据体重指数分成3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通过分析25-(OH)D水平,肥胖组婴儿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儿和瘦婴儿,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肥胖婴儿较正常儿和瘦婴儿25-(OH)D水平低,更易患佝偻病。提示防治佝偻病,对肥胖婴儿尤应重视,更要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 freundii) 1,3-丙二醇合成的代谢过程。【方法】构建甘油脱氢酶基因GSR-lacZ、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PDO-lacZ和甘油脱水酶基因GL-lacZ等报告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3个相应的转座子突变文库。【结果】筛选到6株突变子,其相应关键酶表达水平提高1?11倍,1,3-丙二醇产量提高幅度为3%?50%。对转座子插入位点分析显示,5株突变子插入位点均为β-内酰胺酶(CKO_02592)编码基因,1株突变子插入位点为二氢硫辛酰胺基转移酶(CKO_02433)编码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显著提高甘油脱水酶和甘油脱氢酶的表达水平,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表达水平没有变化;二氢硫辛酰胺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显著提高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表达水平,其他两种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不变。【结论】β-内酰胺酶和二氢硫辛酰胺基转移酶基因能够分别影响1,3-丙二醇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表达,为构建工程菌株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3.
土壤种子库是植物潜在的种群,对生态系统稳定和未来植被的结构、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入侵已对山东省胶南市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危害。为调查该物种在公园内的潜在扩散能力,于2009—2014年调查了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刺槐黑松混交林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林(灌丛)4种林分类型,以及2009年采用物理和化学控制入侵危害严重的刺槐林内的土壤种子库。结果表明:垂序商陆种子在4种林分中均有发现,在刺槐、黑松林内表现为由林缘至林内逐步降低的趋势。垂序商陆种子只存在于枯落物层和5 cm以上的土壤中,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枯落物层土壤种子库由林缘到林内呈递减趋势。与2009年相比,2014年黑松林和灌丛中平均种子库密度分别降低46%和44%,刺槐林和混交林分别增加299%和355%。垂序商陆种子发芽率在10%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依次降低。采用物理、化学控制措施的刺槐林内垂序商陆的更新量、结实量、种子库含量均明显高于紫穗槐林的。调查结果表明垂序商陆土壤种子库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且保持了较强的繁殖潜力,营造紫穗槐灌丛可以有效控制垂序商陆的扩散,可为经营沿海防护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4.
曲畅游  许崇梅 《广西植物》2015,35(6):848-852
两栖蓼是一种水陆两栖植物,植株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外部形态差异较大,同时两栖蓼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被归入春蓼组(sect.Persicaria)或提升为两栖蓼组(sect.Amphibium)。该文选取两栖蓼及春蓼组植物12种,以及刺蓼组、头状蓼组、神血宁组、拳参组、萹蓄组和外类群掌叶大黄共23种植物进行研究。植物总DNA的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所测序列以及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序列,以掌叶大黄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对核糖体ITS序列和叶绿体trn L-F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ITS序列对位排列的长度为735 bp,包括489个可变位点,272个位点是信息位点。简约法得到9个简约树,步长为1 084,CI指数为0.680,RI指数为0.614。trn L-F序列对位排列的长度为1 121 bp,包括427个可变位点,239个位点是信息位点。简约法寻找到9个简约树,步长为551(CI=0.911,RI=0.910)。贝叶斯法和简约法得到的树基本一致。分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trn L-F序列树类似于ITS序列树。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上,两栖蓼与刺蓼组植物、春蓼组其他植物形成3个并列的分支;在trn L-F序列树上,两栖蓼则与其他春蓼组植物形成两个并列的分支。由此可见,两栖蓼与春蓼组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成一独立的分支。两个分子证据支持将两栖蓼提升为两栖蓼组的处理意见。此外,两栖蓼的花粉具散沟,与典型的春蓼组的具散孔花粉不一致。再加上两栖蓼水陆两栖的特性,因此支持把两栖蓼提升为两栖蓼组的观点。两栖蓼组的界定为多年生草本,水陆两栖,根状茎横生,生于水中茎漂浮,叶长圆形或椭圆形,生于陆地茎直立,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托叶鞘为筒状、薄膜质,总状花序穗状,瘦果近圆形,花粉具散沟。  相似文献   
75.
目的:将治糜灵栓剂(《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改为治糜灵凝胶剂,建立治糜灵凝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治糜灵栓剂项下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黄柏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水(6:3:1.5:1.5)为展开剂;苦参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8:3:0.5)为展开剂;儿茶鉴别中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冰片鉴别中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9:1:2)为展开剂。结果:薄层色谱上具有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鉴别特征,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重现性均很好。可作为质量标准的控制依据。证明治糜灵凝胶剂研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6.
77.
为了解释动物细胞胞质分裂的力学机理 ,基于大量的细胞卵裂实验数据 ,在Zinemanas和Nir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 ,对微丝的局部集中函数改为随同质膜移动 ,增加了由于生化刺激引起主动微丝的影响系数。数值计算表明 :此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细胞在胞质分裂过程中 ,细胞的总体和局部变形 ,以及卵裂沟处的张力和细胞内压。  相似文献   
78.
脂肪酶高产菌株选育和菌种库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山东省济南市植物油厂、肉联厂、乳品厂、菜市场等处的含油土壤中分离筛选到80余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产生菌,包括细菌、霉菌、酵母等各种类型,我们对其中的部分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Y-11经鉴定为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用紫外线及亚硝酸对其进行了双重诱变、然后用制霉菌素及琥珀酸钠筛选耐药性突变株,使酶活提高155%,并将筛选到的菌株建立一个能够产生各具特色的脂肪酶的菌种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脂肪酶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9.
废纸酶法脱墨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浆造纸工业面临着原料短缺、污染严重和能源紧张等问题 ,脱墨废纸浆作为一种二次纤维用于造纸生产 ,不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 ,更可以部分解决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纸浆紧缺的问题。脱墨浆生产成本低、节电节水 ,排污负荷远低于其他浆种 ,1t脱墨浆可替代 2 7m3 木材[1] 。近十年来回收纤维的利用有显著发展 ,在欧洲就有人把废纸原料市场称为“新的造纸森林”[2 ] 。废纸化浆后并不能直接用于抄造新纸。一是张纸的植物纤维在干燥、贮存过程中会发生角质化现象 ,从而对纤维乃至纸浆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使回收纤维在许多性能方面不…  相似文献   
80.
一株极端环境光合细菌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山西运城盐厂解化池分离获得一株嗜盐嗜碱细菌,编号为Y。其纯培养物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DNA G+C含量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在盐度ρ(NaCl)/gL-1为160和pH9.0碱性条件下生长。单细胞为杆状,大小为0.4-0.8×0.9-1.5μm。二分裂繁殖。革兰氏阴性。光合内膜为片层堆积并与细胞质膜相连,但并不与细胞质膜平行。细胞含有细菌叶绿素a,液体培养物呈玫瑰红色。Y菌株不仅可将硫化物氧化为元素硫沉积于细胞外,也可光同化多种有机物,并具有固氮和产H2特性。DNA中 G+C含量为61.6%。根据以上鉴定特征及相关资料,Y菌株应归于嗜盐红螺菌属(Halorhodospira)。但其生长所依赖的盐度、pH、细胞内色素成分及鞭毛着生方式与该属正式承认的3个种有明显的不同。该菌株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对于极端环境微生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