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81.
不同花粉来源对一年生植物种子性状和扩散能力的影响 与扩散有关的性状进化和表达与其他生活史功能交织在一起,并在各种生理约束条件下表现出 来。这种关系可以在近交水平和扩散性之间得到预测,而且在解剖学和个体发育上联系在一起,从而使 某个选择压力可能影响另外的一个。虽然近交对生殖成功和扩散策略的影响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只有 少数研究同时考虑了这两者。此外,此类研究通常依赖于繁殖和扩散的表示:使用自交与异源杂交表示繁殖水平,使用扩散比表示扩散策略。本研究利用菊科Crepis sancta的授粉实验,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扩展 繁殖和扩散的二分表示法。首先,我们使用授粉处理来表示一种统一连续体,即从亲缘授粉的自交到距离较远的邻居授粉。其次,我们不仅测量了繁殖成功率和扩散比,还测量了一整套连续的与形态和扩散相关的性状。研究结果显示,头状花序的比例,以及扩散的和非扩散的瘦果在自花传粉处理中都显著低于异源杂交处理。尽管自花授粉的植物很少产生不扩散的种子,但花粉来源对扩散比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瘦果的生物量随亲本植物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但冠毛宽度没有增加,从而导致授粉对下落速度的影响不显着。总之,花粉来源主要影响与生殖产量有关的性状,但对主要与扩散有关的性状没有显著影响。繁殖和扩散性状对花粉来源变化响应的这种差异表明,与扩散有关的选择可能很弱和/或被其他因素所掩盖。  相似文献   
682.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524-528
为探明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对寄主植物上11种挥发物(4-溴丁醚苄酯、1,2-二甲苯、3-蒈烯、乙酸叶醇酯、苯甲腈、α-法呢烯、奎诺二甲基丙烯酸酯、柏木烯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法呢醇)的野外引诱活性,本试验分别通过不同挥发物引诱板及不同颜色引诱板对刺桐姬小蜂进行了野外引诱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腈的引诱效果最好,除了和1,2-二甲苯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挥发物的引诱效果差异显著;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与1,2-二甲苯、3-蒈烯差异不显著,与其他成分差异显著;对雄成虫的引诱作用苯甲腈和水杨酸甲酯的引诱作用最好,与其他成分均差异显著;在引诱板颜色试验中,刺桐姬小蜂成虫对带荧光的翠绿色具有较强的趋性,该颜色除了和无荧光的黄色差异不显著外,跟其他颜色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8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77-84
对广东曲江区4个柑橘园4种橘类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 (Linn.) Osbeck, 沙田柚Citrus grandis (Linn.) Osbeck var.shatinyu Hort,温州蜜橘Citrus unshiuMarcovitch和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iyue Ju)上的瓢虫进行种类调查和食性观察,共采集320头瓢虫标本,鉴定结果为24属51种,多数为蚜虫的捕食性天敌,其中龟纹瓢虫、六斑月瓢虫、红肩瓢虫、黄斑盘瓢虫、台湾隐势瓢虫、后斑小瓢虫和细缘唇瓢虫为优势种。对大多数种类的食性作了观察或进行室内饲养,基本明确了它们在橘类上的猎物。   相似文献   
684.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4):479-485
本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雌雄成虫的触角和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触角形态,感受器形态、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孟氏隐唇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及8个鞭小节组成。观察到7种触角感受器:四种锥形感受器(sba),四种刺形感受器(sch),四种毛形感受器(str),一种腔锥形感受器(sco),一种耳形感受器(sau),一种腔形感受器(scl),一种Bhm氏鬃毛(sbm)。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其他类型感受器数量都较少。Bhm氏鬃毛只存在于柄节和梗节。第八鞭小节的顶端感受器种类最丰富,被六种感受器稠密覆盖。雌雄触角大小、感受器类型都没有明显差异。根据感受器的分布和以前的相关报道,推测孟氏隐唇瓢虫的毛形感受器可能是信息素接收者,刺形感受器可能是机械性刺激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锥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可能都是植物挥发物接受者,化学和温湿度感受器,耳形感受器或许承担物理或者嗅觉器官的功能,而Bhm氏鬃毛或许能感知触角的位置和活动。  相似文献   
685.
鉴别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蛹及成虫雌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如何在林间迅速、准确地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区分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Meyrick)幼虫、蛹及成虫雌雄的方法。这对于了解其在林间的性比,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开展预测预报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